天天看點

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令人悲戚,而他的兒子嶽雲卻少有人知

作者:隻相信真像

常言道“自古忠臣無好死,自古忠誠無善終”,說到忠心報國所有人第一印象都是嶽飛。嶽飛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令人悲戚,而他的兒子嶽雲卻少有人知。虎父無犬子,嶽飛被害時年方39歲,嶽雲随後也接連被害。

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令人悲戚,而他的兒子嶽雲卻少有人知

嶽飛功高震主,與皇帝趙構的政治目标截然不同,故導緻殺身之禍。但人們一直很難了解為什麼嶽飛的“莫須有”罪名為什麼會加到嶽飛之子嶽雲的頭上?常理來講這罪名與子無關。讓我們來了解被忽略的嶽雲:自古許多皇帝殺過大将卻很少殺其子,嶽雲為何被殺。

少年英雄

嶽飛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是其子嶽雲卻少有耳聞。人們隻知道嶽雲與父親同在一個軍營中但從未聽說有什麼戰功,這其實是嶽飛錘煉嶽雲的一個方法。目的就是為了讓嶽雲不被軍功俸祿所纏身,專心學習成長。

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令人悲戚,而他的兒子嶽雲卻少有人知

在嶽飛的子嗣年紀都很小,其中隻有嶽雲能與之從軍,初入軍營時嶽雲年方12歲,是個“童子軍”。嶽雲也是嶽飛眼中唯一指定繼承人,但并不溺愛,相反對待嶽雲要比普通軍士更加嚴格,所有艱苦的訓練嶽雲沒有一樣落下的。

年輕的嶽雲進入軍營時隻是一個普通的小軍士,在訓練中不慎跌入馬下險些喪命。按理來講嶽飛作為父親應該馬上表示關心,但他沒有,看到兒子沒大礙反倒嚴懲嶽雲100軍棍可見其嚴格,但也是對嶽雲的磨砺。

在這樣的環境下嶽雲迅速成長成為一名骁将,幾場大戰下來早已能夠獨當一面,嶽雲手持一對鐵錐槍,百戰百勝,嶽家軍内部稱之為“嬴官人”,就是類似常勝将軍的稱号。穎昌大戰更是以身作則,與金人拼的你死我活,扭轉了戰局,沒有辜負嶽飛的期望。

在記載中,嶽飛經常為軍士們請功,卻唯獨扣押嶽雲的軍功不報,并且幾次婉拒對嶽雲的加官封爵。在生活中,嶽飛堅決不讓嶽雲沾酒,在艱苦的學習訓練中一旦有時間還會指令嶽雲去耕種,讓他體會耕耘的辛苦。

嶽雲難逃一死

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令人悲戚,而他的兒子嶽雲卻少有人知

嶽飛被趙構與秦桧以十二道令牌召回陷害,也牽連了一衆将士。秦桧的目的是對嶽飛進行嚴刑拷打,逼他承認嶽家軍密圖謀反的罪證然後将他秘密處死然後翻篇。可是什麼原因讓秦桧和趙構改變想法非要連同嶽雲和張憲等人一同處死呢?

這就要歸咎于秦桧了,當時大理寺卿周三畏、大理寺丞李若樸、何彥猷等人,都認為嶽雲罪不當死,将其收押打入大牢是最妥當的。并且按照條例法令,就算是真的謀反未遂,嶽雲也不會是死刑。

秦桧所批之詞:“嶽雲因父罷兵權,辄敢交通主兵官張憲,節次催令與得心腹兵官擘畫,緻張憲是以要提兵謀叛;及傳報朝廷機密,惑亂軍心。情重奏裁。”寥寥數語就将罪責安放的頭頭是道,足見秦桧用心險惡,鐵心要置嶽家于死地。

秦桧

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令人悲戚,而他的兒子嶽雲卻少有人知

對于嶽雲的處理,秦桧對趙構發表了意見,并上書将拟定好的罪名一一寫了進去,并對趙構說:嶽雲所犯必為死刑,罪行之嚴重最好具體情況具體處理。讓趙構自己來裁決。當然上書的罪名也都是“莫須有”,但是趙構與秦桧君臣兩人早已明白對方心意。

嶽家軍在南宋時期是數一數二的軍隊,其戰鬥力如果真的謀反那趙構必定是無力回天。而嶽雲在嶽家軍中早已是精神領袖,其武藝、謀略都受到嶽家軍的承認,如果知道父親嶽飛含冤而死難保嶽家軍不會倒戈。

另外一點,嶽家軍是大宋朝的私兵,本身已經很讓趙構心生畏懼,如果嶽飛死後就算不殺嶽雲,将其發配或者扣押都影響不到嶽雲在嶽家軍的地位。趙構對嶽家軍會更加的難以控制,就算嶽雲同意繼續統領嶽家軍恐怕年少的嶽雲也不會被輕易馴服。

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令人悲戚,而他的兒子嶽雲卻少有人知

還有趙家從趙匡胤開始本能的小心謹慎,想當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就是因為地方勢力過大,自己難以控制。對趙構來說,而嶽家軍又是當時最龐大的軍隊,是以才漸漸下定決心嶽雲必須殺。嶽雲在世一天,嶽家軍對趙構來說就多一分危險。

趙構

并且嶽雲是嶽家軍分支背嵬軍的統領,背嵬軍是嶽家軍先鋒軍,曾在幾次大戰中力挽狂瀾,戰功赫赫。是以在考慮如何處理嶽雲的時候秦桧很難不把嶽雲的威望考慮進去。是以處死嶽雲也是反複斟酌之後的結果,因為曆史上這樣的案例真的很少。

比如晉朝嵇康被司馬昭所殺,他的兒子卻死于護駕司馬衷。罪臣的子嗣不一定要連坐,有些還會得到重用。隻可惜嶽雲一身的本領二十幾歲就慘死于奸臣之手,和其父嶽飛一樣空有一身報國志向卻難以施展。

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令人悲戚,而他的兒子嶽雲卻少有人知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一代名将嶽飛在杭州大理寺獄中被殺害,嶽雲及其部下張憲被斬首于臨安鬧市。嶽飛嶽雲死後,嶽家軍分崩離析,被趙構分解,有些部将為趙構所用,不肯歸順的最終也被暗殺謀害,還有一部分對宋朝極度失望轉而投金。

這正中趙構的下懷,最後的局面也是他最想看到的,安穩的做皇帝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嶽飛父子被害讓他如願以償。為了除掉心底的肉中刺,趙構将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上面,除掉嶽雲也是他消除隐患必須要做的事。

嶽飛嶽雲都是政治的犧牲品,被殺害也都是皇權所為,秦桧隻是按着趙構的意思去辦事,可以說趙構作為皇帝還是有些能力的,并且手段也極其殘忍。嶽家精忠報國百姓皆知,趙構反其道而行之并不在意輿論,可見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令人悲戚,而他的兒子嶽雲卻少有人知

嶽家軍解散二十年後重返昭雪,嶽飛父子被平反,秦桧死後被立多處跪姿銅像任人唾棄,但真正的兇手當然不能在當時說出來,畢竟那時還是大宋朝的天下,是以才找了秦桧這個劊子手做了趙構的替罪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