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靈奇旅》(Soul):你的生命,值得一活

作者:榛果筆記

瀕死體驗(NDE)在醫學領域是一項嚴肅的研究,《柳葉刀》上有大量相關論文。被嚴肅研究的瀕死體驗親曆者,基本能夠準确描述自己「死亡」狀态下,事故現場或手術室裡所發生的全部細節,即使腦電波也已停止。

在所有報告瀕死體驗的案例當中,肯定有一部分人撒謊、有一部分人經曆了幻覺,但「大腦能産生幻覺」≠「瀕死體驗就是幻覺」,且瀕死體驗具有很高的一緻性。具體不再詳述,有興趣可以搜尋論文。以下僅描述瀕死體驗本身。

我讀過近千個瀕死體驗案例,總結一下親曆者普遍提到的:黑暗的隧道,很多人一起走;光,亮度超過在世時所看到的一切光,但并不刺眼,而且靈魂本身就沒有眼睛;愛,感到一切都被原諒、被接納,也忏悔自己過去對他人的傷害;時間的消融,好像是十幾分鐘,又好像是永恒;語言的喪失,所有靈魂用思想交談,心心相印;「我」既存在,又不存在,「我」像一滴水落入海洋,與所有人合一,又知道自己依然獨特;色彩,好像沒有色彩,但又确實存在着絢麗、溫柔和流動的色彩,其豐富程度又超過人類肉眼所能看見;智慧,一瞬間知道全宇宙的事情(但醒來之後隻能記住很少的核心事實,比如時間不存在);過世的親人,樣子和在世時不太一樣,但是能認出是自己的親人;萬物之源,語言無法描述,但确切地知道這是萬物之源。其中有一部分人會來到一個非常美麗的大自然,在這裡見到萬物之源,然後就被送回來了。還有一部分人會遇到一個成年男子來接自己,感覺「他是大人,我是小孩,他知道我的一生,要我自己說給他聽」。到這裡為止,所有人感受到的都是愛、光明、活力。隻有極少數人會說自己看到了可怕的、類似地獄的景象。還有一點是自殺者們提到的:自殺和殺人是被禁止的,所有重新活過來的自殺者都會後悔自殺——但也不是因為被禁止,而是因為知道了靈魂是永恒的,生命是值得一活的;不管是在生之彼岸,還是在地球上,都有無數個靈魂愛着自己,隻是自己過去不願相信他們的愛。

《心靈奇旅》對「隧道」的描繪相當震撼,很接近 NDE 親曆者的描述。

《心靈奇旅》(Soul):你的生命,值得一活

1)很多人認為,不需要存在一個所謂的靈魂,一切意識都依賴于大腦活動,都是神經生物電信号。這種觀點叫做「還原論」,它不是一個徹底的科學事實,而是一種範式。有些科學家狂熱地信仰還原論,有些則表示反對。往深了說又要說到科學哲學,這裡暫不展開,隻引用一條我以前總結的、關于「還原論」的筆記:

「愛、情緒、決策等都取決于神經活動/生物電信号」,這種觀點直到今天仍是一種假說,不是和萬有引力一樣的定律。它是還原論在神經科學領域的應用。①神經活動和認知/行為的協同性、②認知/行為的改變可以部分地反映在大腦活動中、③腦機接口技術可以部分地應用于「通過植入電極改變腦電信号以治療某些疾病、做出某些動作」——這些統統不等于「存在一一對應的還原結構」「……取決于……」「……決定……」。我們無法建立一個可靠的架構以推導出還原論的必然性。所有「愛是幻覺」「不存在自由意志」的假說,以及「我們終将證明愛是幻覺」的假說,都一樣是情感上的期待。

2)《心靈奇旅》中的設定是,每個人隻有一個靈魂。喬伊第一次死去之後,就得去生之彼岸,不去,那就暫時到心靈學院去給未出生的靈魂當導師。林肯總統、特蕾莎修女、喬治·奧威爾等人都當過 22 号靈魂的導師。

對于深受佛教影響的東方人來說,這一點不太好了解。我以前也一直覺得,「輪回」是生死課題中最難解的一環,是東西方宗教的根本性差異。但後來我看到不止一個佛教研習者說,不存在什麼真正的輪回,六道都隻是靈魂的狀态而已。可能一個人在世,貪欲無窮時,靈魂就在餓鬼道中了,而開悟的時候,又在天人道中。所謂的「前世記憶」,隻是每個人内心深處特别想得到、或者特别放不下的事物,呈現為某些特定的景象。《心靈奇旅》中設定,每個靈魂會在心靈學院養成獨特的性格,這一點也符合現代科學——神經科學等學科領域都有研究顯示,性格有環境影響的因素,也有先天的築造,比如一出生就是敏感激烈的高需求寶寶。

《心靈奇旅》中喬伊和 22 号第一次降落地球時,22 号墜入了喬伊的身體。靈魂有可能走錯路嗎?即使有可能,大概也是億分之一的機率,我們先不去探讨。我們要探讨的是本片的設定:靈魂才是本體。肉體很重要,但靈魂是本體。英國著名作家 C·S·路易斯說過一句話:You don't have a soul. You are a soul. You have a body. 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你。用你的心,去看見你的整個生命。

《心靈奇旅》(Soul):你的生命,值得一活

喬伊無疑是熱愛生活的,他有目标、有親情和愛情,也從小就享受着音樂所給予的滋養。但是喬伊依然不懂生活——他不懂,生活怎麼樣都是好的。

這一點在影片前半段就有伏筆。喬伊對母親是逃避的,對朋友是漠然的,對教職是心不在焉的。他從未想過,一切可以那麼簡單。22 号成為假喬伊後,一跟母親認真溝通,母親就了解了。假喬伊一關心街坊鄰居,大家就喜歡他,和他談天說笑。母親從來不是難溝通的人,理發店的街坊鄰居們也不是,是喬伊自己在心裡制造了很多恐懼和障礙。

喬伊害怕不被母親了解,不被人們喜愛,而他最害怕的事情是要一輩子當音樂老師。但是理發師出現了。理發師退役後想當獸醫,因為女兒生病,理發教育訓練班很便宜,又很快就能出師賺錢,是以他去學了理發。然後呢?女兒治好了,他也覺得理發很有意思,而且還被這麼多的人信任和依賴。

過去的喬伊從不主動問起這位老朋友的生活。這一次,兩個喬伊感受到了友誼,真正的「聯結」。

《心靈奇旅》(Soul):你的生命,值得一活

還有呢?還有「存在」。靈魂的 being。喬伊以為,隻有在爵士樂酒吧的舞台上,自己才能真正存在,但明明在學校教室的鋼琴邊,也可以這樣存在。就像那個在理發中存在着的理發師,就像那個坐在樓梯上吹長号的小姑娘。

就像 22 号,在走路、吃飯和看落葉中存在。

22 号的導師一直都是偉大的人物,他們把遙遠而偉大的光柱指給她看,唯獨忘了,帶她擦拭出一簇最微弱的火花。

是以這部電影是在說,當個廢柴也可以嗎?22 号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其實不知道。我們唯一知道的是,生命的火花,燃于想要活着的那一刻。喬伊、林肯、特蕾莎修女,在出生以前,想必也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麼。沒有人是為了偉大而出生。他們是看到了那些讓自己想活的東西,然後出生,長大,一步一步走出了那條堪稱偉大的路。他們在生命的終點,就想着終點的事,可生命的起點,從來都是一點點微茫的閃爍。

早期基督教有種異端思想叫做「諾斯替」(Gnosticism),宣揚徹底的靈肉二進制論,貶低肉體和物質世界。今天我們知道,即使還原論不成立,也未必就能推導出諾斯替。靈魂和身體,精神和物質,它們具有協同性。我們完全可以享受肉體和物質的美好。22号來到地球,是食物、聲音、笑容、氣味和色彩打動了她。流水,微風,雲朵,陽光曬在大地的溫度,街角聊天的人們……是這些給了她「活着」的渴望。

《心靈奇旅》(Soul):你的生命,值得一活

Your life is worth living. 你的生命值得一活,你的生活值得一過。靈魂和身體,都是禮物。肉體的生命和靈魂的永恒,都是祝福。

不要去想,什麼是「做」自己。這一刻,你隻需要「回到」自己。在你之内,那生命的氣息,時刻湧動,從未停止照顧你,啟示你。

從這裡開始,直到宇宙之外的宇宙,億萬個靈魂,始終愛你。

《心靈奇旅》(Soul):你的生命,值得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