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血洗朝廷,為何徐達能得以善終?究竟有什麼秘密?

作者:春秋錄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平日裡除了勤于治理國家政務,還會猜疑朝中大臣們的忠心,為了穩固明朝的根基,但凡是令朱元璋生疑的,全都被下令屠戮了,此番“大清洗”的行動中,唯獨徐達獨善其身,沒有受到牽連,同樣是開國功臣的李善長(明朝第一任宰相)都沒能逃過此劫,為何徐達能夠幸存下來并得以善終?

朱元璋血洗朝廷,為何徐達能得以善終?究竟有什麼秘密?

徐達與朱元璋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兩個人再次産生交集還是朱元璋回鄉征兵的時候,正好徐達自小便開始習武,有一定的基礎,再加上有朱元璋這個老鄉在,徐達想都沒想就加入到起義軍的隊伍中去了,之後一直跟随朱元璋打拼天下,可以說,徐達是自始至終見證朱元璋從一無所有到天下盡收的人了,徐達對于朱元璋來說是開創大明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然而重要并不代表不能鏟除,朱元璋的多疑和心狠手辣可是并存的。

朱元璋血洗朝廷,為何徐達能得以善終?究竟有什麼秘密?

徐達之是以能夠全身而退,第一點離不開他前期與朱元璋四處征戰的經曆,雖說朱元璋心狠手辣,但同時他又是極為念舊情的,徐達在帶兵打仗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出現過較大的失誤的,當時各處的起義軍隊伍都漸漸壯大起來,陳友諒則是朱元璋在一統天下最大的絆腳石,徐達在打敗陳友諒後,成功消除了朱元璋的心頭大患,随後徐達更是在朱元璋稱帝後,應召出征讨伐元朝,最後徐達不負衆望順利推翻了元朝,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每個朝代在被推翻之後都會有殘餘勢力,朱元璋又指令徐達去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并且徐達在邊境駐紮,時刻關注明朝邊境的内外形勢。

朱元璋血洗朝廷,為何徐達能得以善終?究竟有什麼秘密?

徐達不僅骁勇善戰,事事聽從朱元璋的調配,還在治軍方面相當嚴格,國家繁榮富強一大半都取決于軍隊的實力,若是不堪一擊,焉能發展經濟、紮實基礎?并且徐達每帶領軍隊攻占一處城池時,都嚴禁手下的士兵們對當地的百姓們實施殘暴行為,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複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有利于樹立威望,雖然徐達是将軍身份,但他對待下屬從來不會以權勢壓人,反而是與士兵們同甘共苦,絲毫沒有将領的架子,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官位升遷而驕傲自大,在軍營中誰會不喜歡徐達這樣平易近人的将領呢?

朱元璋血洗朝廷,為何徐達能得以善終?究竟有什麼秘密?

這第二點就是徐達視名利如糞土,戰争四起的年代難免會遇到士兵争奪百姓财富、強搶良家婦女等陋習,但徐達這些年征戰沙場,其中勝仗不計其數,尤其是攻占元朝城池時,徐達都對元朝的金銀财寶包括女色均不感興趣,不僅自己嚴守軍中紀律,還要求手下的士兵們也不能有逾矩的行為,徐達唯一一次心動是偶然在蘇州大街上看到那位姿色絕佳的女子,自那一眼後徐達再沒忘記那位女子,後來托人打聽女子的住處,待打聽到後,徐達連忙下聘,聘金一出手就是一千兩黃金,這位女子的父母看下聘的竟是當朝将軍,自然是欣喜地應允這門親事,然而這位女子對徐達一無所知,哪裡談得上喜歡二字,隻能被動的接受父母的安排。

朱元璋血洗朝廷,為何徐達能得以善終?究竟有什麼秘密?

但徐達後來并未娶這位女子,就在徐達下聘的幾天後就接到了朱元璋的調配任務,這門親事隻能日後再議了,待徐達再次回到蘇州已是一年後,他的心境發生了變化,如果自己不是個将軍,想必這位女子的父母大抵不會同意吧,正因為自己是将軍,更不能強娶這位女子,于是,徐達讓人将這門親事給退了,然而這位女子的父母卻怎麼也不肯退婚,古代女子被退婚這無疑是有損聲譽,誰能擔保自己的女兒日後還能嫁出去呢?徐達深知是自己當初太沖動了,給這位女子造成了困擾,在萬般無奈下,徐達親自登門請求女子同意退婚,女子接受了徐達的請求,本就是不相識的兩人,若是草率結為夫妻,對彼此都不是一件好事。徐達堅持自己的原則,很多人對徐達表示衷心的敬佩。

朱元璋血洗朝廷,為何徐達能得以善終?究竟有什麼秘密?

第三點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徐達雖是武夫出身,但行事卻極為謹慎,并無半點的莽夫行徑,徐達知道朱元璋在建國前後是有所不同的,在建國前,二人以兄弟相稱都無大礙;在建國後,盡管兩人之間的情誼深厚,但徐達明白往後隻有君臣關系,并無其他,他要想在明朝有安身之地,就得時時刻刻謹記臣子身份。在《明史·徐達傳》中有一段記載了朱元璋試探徐達的片段,朱元璋特地邀請徐達到自己往日的住所一起喝酒,徐達不勝酒量,幾杯下肚便醉得不省人事,後來,朱元璋讓人将徐達擡到床上睡覺,注意這一細節,徐達醉酒後被安置妥當,而朱元璋在幹什麼呢?他在一旁坐着,像以前與徐達相處那般,徐達醒後一問内侍便心中大驚,急忙跑去向朱元璋請罪,朱元璋看着徐達驚慌失措的樣子後,心中對徐達的猜忌大抵都消散得差不多了。若是換作尋常武将遇到這樣的情況,恐怕醒來後還跑去向朱元璋道謝,渾然不知朱元璋的意圖是什麼。

朱元璋血洗朝廷,為何徐達能得以善終?究竟有什麼秘密?

史上胡惟庸一案牽連的官員甚廣,徐達卻能夠置身事外,這絕不是運氣可以決定的,當時胡惟庸受李善長的推舉後得到重用,胡惟庸還特意親自上門送禮給徐達,按照徐達謹慎的性格,定然是不會收的,但徐達的做法卻讓人出乎意料,他覺察胡惟庸個性倔強,這樣的人是不能得罪的,倘若不收這個禮,往後可能被害的就是自己了,收下這個禮表示自己無意樹敵豈不是好點,隻要自己不拉幫結派、保持中立就可以了。

朱元璋血洗朝廷,為何徐達能得以善終?究竟有什麼秘密?

徐達的眼界和心性都是極廣的,能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保全自己,這足以證明徐達的能力出衆,另外,低調行事、不越線則是徐達最為高明的地方。最後,徐達五十四歲因病逝世,朱元璋還專門為徐達寫碑文、配備太廟等,此番殊榮是對徐達最好的認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