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伯虎《言志》|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作者:李白大杜甫11歲

言志

明代 唐寅

不煉金丹不坐禅,

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

不使人間造孽錢。

譯文

我不像道士那樣去煉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樣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農夫去耕田。

空閑的時候我就畫一些畫去賣,不用那些來路不正的錢。

注釋

金丹:古代方士用黃金、丹砂等煉成的藥物。坐禅:指佛家教徒靜坐潛修領悟教義。

商賈(gǔ):經商。耕田:務農。

寫就青山:繪畫。

造孽錢:“造孽”本作“造業”,乃佛教用語,即要遭報應的作惡。“造孽錢”即來路不正的錢。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禅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唐伯虎于公元1499年(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因參與洩題事件,被弘治皇帝革去功名,案情查實,被安排去浙江做一名小吏,唐伯虎表示“士也可殺,不能再辱”,斷然予以拒絕回家。回到家裡,卻遭到了家人的白眼,為此唐伯虎與兄弟分家。于是在唐伯虎後半生二十餘年時光,雖然功名未就,但自适的志趣,賣書畫為生的生活方式,給他帶來了人格的獨立,故有感做此詩向世人言志。

本詩前兩句是借觀柯九思的墨竹圖而發議論,專門拈出了畫竹的難易繁簡問題,表達了詩人對文人畫尚意崇簡美學趣味的推崇。文人畫起源于宋代,大詩人蘇轼曾是文人畫的極力推動者,文人畫家文同也以畫竹著名,柯九思畫竹就祖述文同。蘇轼曾有《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一文專門論文同的畫竹,文中指出畫竹不能隻講形似,如果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就沒有竹了;畫家畫竹應該先在胸中醞釀,做到成竹在胸,然後以意為之一揮而就。蘇轼之論,一方面說出了畫竹不能從繁而應尚簡,另一方面也道出了成竹在胸以意寫之的追意論。蘇轼在《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詩中還說道:“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更進一步表達了他重傳神寫意的藝術見解。李東陽深谙文人畫的精髓,在此詩中提出了畫竹莫論難易,要做到簡實則比繁更難的藝術創作觀。

後兩句是為前兩句尋找的'藝術個案證明,其實也是對眼前柯九思所寫的墨竹圖而作出的高度稱贊。藝術創作并不在寫繁還是寫簡,關鍵在于它是否能生動傳神,讓人感到真境逼人。柯九思所畫竹,蕭蕭數葉之間卻能産生風雨飄飒、寒氣襲人的藝術效果,可見簡便非易,數葉的竹雖簡,但卻是以虛寫實,取得了形簡而意遠的藝術成就。數葉之竹,其神态卻具備天下風雨飒然而至的意蘊,文人畫之神妙盡在畫筆間。

15-23歲:他是人生的赢家,生活幸福美滿。16 歲考中蘇州府試第一名。

19歲娶江南名仕徐廷瑞愛女為妻24-28歲:人生最悲慘的時期,父母妻兒和妹妹相繼離世,接連不斷的打擊,讓他一夜白了頭。整日消愁買醉,用來麻痹失去親人的痛苦好友祝枝山規勸他潛心讀書再次科考19歲:好不容易高中會試第一,竟被判作科舉舞弊,功名沒了不說、還坐了牢。

30-39歲:以賣畫為生,四處漂流,留下了許多傳世之作。

40-45歲:在甯王府當差,發現甯王要造反于是他裝瘋賣傻,在街上裸奔高喊,甯王信以為真就放走了他。

45-54歲:晚年的唐伯虎生活窮困潦倒依靠朋友接濟。最終在貧困交加中一代才子隕落,時年54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