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作者:天意盛世文化

崔如琢是當今畫壇最為炙手可熱的人物。他以他傑出的藝術成就、令人仰慕的社會地位及巨大的個人财富,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他以自己的方式和不懈探索,開啟了一個現代畫家的成功模式,并讓“清貴之氣”成為現代畫家的代名詞!正是自信和與衆不同,造就出偉大的藝術家和促進輝煌的藝術時代的到來!崔如琢能有如此成就和地位并非偶然,在這“熱鬧”的背後,是他對于藝術、社會、市場獨特的認識和了解。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以十年之力寫出“指墨”大氣象

崔如琢積極探索如何在深入傳統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逐漸形成了他的“三不重複”理論:“學習曆史不重複曆史,借鑒别人不重複别人,最重要的是不重複自己”。王明明曾撰文道,“近年來,崔如琢先生繪畫創作的題材更加廣泛,尤其大寫意花鳥畫和山水畫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十分注重傳統的筆墨意趣,強調中國畫的意境。他的大寫意荷花,有徐渭、石濤的筆意,有李苦禅、潘天壽的精神,但風格上完全有他自己的面貌。他的山水畫同樣借鑒了古往今來許多大家的東西,卻創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指墨新穎而不失法度。”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崔如琢的“成功啟示錄”

其實,指墨畫僅僅是崔如琢創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他還精通大寫意山水、花鳥等。但我們從來不能單純地用“藝術家”來定義崔如琢。他還是著名的藝術評論家、作家、企業家、收藏家……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上世紀八十年代始,崔如琢就開始搞收藏,在他的居所有唐伯虎、石濤、八大、李可染、潘天壽、李苦禅等曆代名家真迹。同時,崔如琢作品的拍場表現也非常優秀。2011年《盛世荷風》在佳士得秋拍以1.28億元成交;2012年佳士得春拍28件畫作成交1.23億元;《千山飛雪圖》7715萬元成交,7年增長5倍;香港保利崔如琢精品專場總成交1.3億元;2017年保利香港春拍《秋煙漠漠雨蒙蒙》1.2億港元;2019年《冷碧清秋水,秀色空絕世》1.4億人民币;2020年《秋山煙翠》1.8億人民币;北京永樂2021年春季拍賣會《巨幅山水四條屏》以3.45億元成交,重新整理了崔如琢個人書畫作品拍賣的新紀錄…

清貴畫家,要做人生四主人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崔如琢能走到今天絕非偶然!他有着自己對藝術、社會和市場的獨特了解。“當然也有很多人質疑我,但其實很多人在享受我帶來的價格提升。面對質疑我說沒關系,他說他的,我們做我們的。中國經濟要起飛,藝術品一定會起飛”崔如琢說道。獨特的觀念讓崔如琢成為市場的焦點,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大量财富。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面對财富崔如琢也有自己的見解,“創造财富是能力,享受财富是藝術!中國幾千年來的文明史,文人慣以清貧為樂,恥于談錢,對财富有很深的偏見,認為物質醜惡,精神才是美好的,結果就是導緻類似徐青藤為貧病所迫那樣的悲劇。如果說過去文人以清雅為樂事,那麼我倒是想把它改成清貴,清貴是要以物質條件來營造的。清貴氣之于藝術家,就像書卷氣之于讀書人。”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在巨大的财富面前,崔如琢顯得很淡然。甚至他還刻了一方閑章“四主人之印”,藉以表明他的人生理念。“所謂四主人,首先要做身體的主人,其次要做思想或精神的主人,第三要做财富的主人,最後是做家庭的主人。”

我有三個夢想

1944年出生的崔如琢如今已經77歲,可謂功成名就。在常人眼中他應該“頤養天年”,但他依然有自己的憂慮。“我經常想,即使我們的GDP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時,那些西方國家,恐怕未必會重視我們,根源在于我們沒有重視自己的文明,我們的民族沒有真正在文化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崔如琢在其《談藝錄》中寫道。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為了實作振興中國文化的夢想,崔如琢試圖以自己的方式從點滴做起。他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自己有三個夢想:“一、我的藝術要超越曆史;二、我的作品在藝術市場上要超越畢加索、梵高;三、八十歲時,設‘如琢人文藝術獎’,獎金超越諾貝爾獎,成立由全世界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重獎全球有突出貢獻的藝術家。當然,重點是中國藝術家”。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至于為什麼有這三個夢想,崔如琢解釋道,“ 第一點,我作為藝術家要超越曆史;第二點,很多人說我做市場是因為我有錢,其實我是為了中華民族做市場,為什麼中國畫不值錢,價格不如西方?之是以去做市場,是為了給全世界看,活着的畫家就我最貴,連着19次破億,他們以為我在玩,說你還能漲嗎?看你能不能漲?每年都漲,一直到超越西方。當你做到了,你就是真的!在這個過程中要允許别人懷疑你,通過市場讓西方和國人都認識到中國畫的偉大。

藝術中國夢的知行境界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藝術創作從來被視作一種個性化、理想化色彩強烈的“随心随性”之行,而藝術品的價值恰在于此。似乎從這個意義出發,對于藝術家而言,藝術家的家國情懷、文化夢想是等而次之的價值标準,然而回顧中國古典文化的境界與修養工夫思想,就不難發現“知行合一”——“内聖于心,外王于世”的中和,才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達道成聖的巅峰境界。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王陽明自守一心澄明,卻能平亂治世,功蓋當世而不戀榮華,以心之澄明堅定而成就事功,崔如琢并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創作者,更是一個知行合的修養者,事功不累、心境不勸、情懷家國,崔如琢對于當代中國藝術的價值已經超出了一個畫者、一個藝術市場權威、一個收藏大家的界限,為當代中國樹立了一個“知行合而達家國天下”的夢想與情懷典範!

“清貴”畫家崔如琢:以澄明之心堅定藝術中國夢

中國藝術品市場連接配接的并不僅僅是一個區域市場和藝術風格、藝術傳統的市場價值,更是植根于中國文化的藝術創作的普世文化價值、全球文化認同的重要名額,在這個意義上,藝術市場已經成為藝術中國夢及其全球競争力的最重要名額。崔如琢堅持具有市場敏感度和影響力的藝術創作與經營模式,堅持在全球市場不斷提升中國藝術品的市場價值認同,背後恰是念茲在茲的藝術中國夢與文化中國夢。從這個意義上講,崔如琢這樣的藝術家和收藏家在中國需要普及的不僅是藝術,更是一種文化意識和夢想情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