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到一小時,382個品牌破億!商家卻因退貨焦頭爛額

作者:電商報

這個雙11,你付尾款了嗎?退貨了嗎?

随着雙11現貨尾款付款的最後一天到來,雙11退款也登上了微網誌熱搜。

01

銷售額破億,商家卻因退貨而煩惱

今年的雙11大促終于來到了高潮階段,為了抓住最後的優惠和付尾款機會,不少消費者又開始熬夜“剁手”。

在11月11日午夜到來之後,僅僅45分鐘,天貓上就有382個品牌成交額破億。而就在消費者瘋狂買買買,主播們也急着上連結的時候,一些商家卻正在為退貨焦頭爛額,四處奔走。

電商平台的消費者會在雙11大促期間揮金如土,除了優惠豐富、熬夜囤貨的不理智之外,還有“7天無條件退貨”和“退貨運費險”。如此到位的服務,确實滿足了消費者想買就買,想退就退的需求。

直播崛起,賣爆之後再處理退款、退貨更是成了常态,退貨率越來越高,也讓商家開始發愁。一位女裝行業的商家表示,自家的退貨率已經高達60%,而今年雙11幾乎所有行業的退貨率都顯著提升。

消費者在沖動消費之後還能吃下“後悔藥”,但對于商家們來說,就十分難受了。面對“7天無理由退貨”的要求,如果是正當的理由,那商家基本也無可拒絕,但退貨的量太大,有些退貨理由太過無理,商家也很難。

不到一小時,382個品牌破億!商家卻因退貨焦頭爛額

(截圖來源:新浪微網誌@人民網)

給消費者退貨的機會,主要是因為,在網購的過程中,消費者确實會因為無法親自體驗而買到不合适的産品。一些消費者的退貨理由也非常正當,比如尺碼不對、虛假宣傳、品質問題,買家秀與賣家秀差别太大,等等。

但還有的退貨理由就令商家難以接受了:有的商品在收貨之後已經過去好幾個月,消費者卻仍要求退貨;美妝産品在拆封使用之後在尋求退貨,顯然不太合适;更有消費者使用完産品要求退貨寄回空瓶,或者用假貨牟取退款。

此外,在雙11期間,大促的優惠滿減确實拉動了銷量增長,但很多使用者為了湊滿減而下單,還沒收到貨就火速退款。

無論是合理還是無理的退貨申請,商家都必須盡量滿足,否則就會收到差評、投訴,甚至還有閉店風險,商家們直呼“賭不起”。

而在同意大量的退貨申請之後,商家們還要面臨另外的難題:怎麼處理積壓的尾貨?怎麼解決資金回籠的問題?供應鍊疲軟怎麼辦?

狂歡造就了一場繁榮,而狂歡之後的理智卻讓處理退貨的商家們,感受到了繁榮背後的虛假。

2

使用正當的退貨權利,是消費者的錯嗎?

雖然商家們面對大量退貨的申請,确實十分心酸,但消費者也表示很委屈:使用正當的退貨權利,有什麼問題呢?

在平常,大多數消費者退貨,主要是貨不對闆、不适合、虛假宣傳等常見理由,但在雙11期間,為什麼會出現大量退款退貨的現象?除了沖動消費想及時挽回外,還有其他不尋常的原因。

首先,一些供應鍊薄弱的賣家爆單,導緻發不出貨,消費者隻能退貨。雙11對商家而言不僅是個機會,更是巨大的挑戰,考驗商家們的供應鍊能力。

一些中小主播的直播間,在大促期間因為低價而大賣,但爆單之後卻發現,他們無法讓廠家迅速生産補貨,這就導緻短時間難以發貨的問題。延長發貨、發不出貨,令消費者不得不退貨。

不到一小時,382個品牌破億!商家卻因退貨焦頭爛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商家也想出了預售的辦法,既可以減輕生産壓力,通過定金鎖定銷量,也可以盤活資金,還能獲得漂亮的銷量資料,但預售時間長也會導緻消費者事後後悔購買。

此外,預售也不能完全解決發貨時間長的問題,還有寫商家不退不換,更是遭到消費者吐槽。

其次,在支付尾款時,有消費者發現有些商品的價格明降暗漲,覺得被騙,憤而要求退款。最近就有一位河南消費者在付尾款時痛哭的視訊,在網上爆火,這位消費者在付尾款的時候發現,價格還沒有活動秒殺價便宜,氣得當場崩潰大哭。

不到一小時,382個品牌破億!商家卻因退貨焦頭爛額

無論是預售發貨時間延長,還是發現虛假降價,如果消費者後悔了,不想支付尾款,那麼定金就白花了。而要拿回定金,就要支付完尾款再申請退款。

和商家相比,消費者所掌握的買賣資訊本就十分有限,處于市場弱勢地位,尤其在電商環境中,權益更容易受到侵害。是以“7天無理由退還”這樣的規則,本就是消費者的正當權利,即使是大量退款退貨也無可厚非。

當然,一些不合理的退款退貨确實損害了商家的利益,但相比起來,終究隻是少數。

03

關于退貨,商家一直在與消費者鬥智鬥勇

為了減少退貨,除了用定金與消費者“約定”之外,商家們也想出了不少辦法。

一般來說,消費者即使是沖動購物,在收到貨物後後悔了,大多數也不會馬上退貨,因為退貨也比較麻煩,況且隻要下單那也就意味着需要。

認準這一心理,有些商家就在物流上下功夫,午夜尾款支付後迅速發貨,完全不給消費者考慮退款退貨的時間。

在雙11期間,不少消費者就吐槽,晚上付款之後,早上後悔了,卻發現東西已經送到家門口了。當然,如此迅速的物流,也獲得了消費者們的肯定。

不到一小時,382個品牌破億!商家卻因退貨焦頭爛額
不到一小時,382個品牌破億!商家卻因退貨焦頭爛額

還有商家為了減少退貨以免庫存擠壓,幹脆給消費者們一個後悔的時間,明确在支付尾款的三天後發貨,能真正把握銷售數量,發貨時間也不會太晚,給消費者好的體驗,同時也減輕生産和物流的壓力。

很明顯,無論是迅速發貨還是給予适當的緩沖機會,都是從服務層面下手,盡量減少退貨。而要從本質上避免大量退貨的現象發生,商家和平台無法控制使用者的沖動消費,就隻能繼續改進自身。

首先,完善供應鍊,做好産品,為消費者帶來更加物美價廉的體驗。隻要産品品質好,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那麼沖動購買之後也極有可能留下,即時發貨,體驗良好,也能讓消費者打消退貨的心。

其次,不要被大促的繁榮蒙蔽雙眼,商家要理智,善用定金資料。大促固然是拉升銷量的好機會,定金也能很快鎖定銷量,但理智的商家應該要考慮到“後悔藥”,根據資料合理設定預期,安排生産和發貨。

最後,電商平台也需要繼續完善制度,針對虛假宣傳、虛假最低價進行嚴格監督和管理,同時也要公正處理商家與消費者的退貨糾紛。

在面對無理退貨,申請被拒絕便差評、舉報等行為,平台應合理判定,減少這種現象。

而消費者當然也需要理性購物,要追求低價,并不是一味地看雙11有多少滿減、打折力度,對于長期想要購買的商品,還是要進行長期的價格監控,真正降到最低價再出手。

根據消協組織多年的價格檢測和消費者投訴顯示,促銷價格未必是真的實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漲後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設定各種花式“買贈”,實際到手價格與平時并無差别,甚至還可能會是全年最貴。

作者:航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