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廬江書院新會聯合辦公室成立,六部尚書後裔獲擔任主任及政委

作者:五層樓下

廬江書院新會聯合辦公室成立,

六部尚書何熊祥後裔獲擔任主任及政委

廬江書院新會聯合辦公室成立,六部尚書後裔獲擔任主任及政委

廬江書院2021年秋祭大會現場,會長何金德宣布成立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何媒通訊社聯合辦公室。本聯合辦公室是參照省委省政府慣例配置,經省文化學會準許成立的,經廬江書院常委會讨論決定的機構設定,目标宗旨為更好擴大廬江書院廣府文化影響力,講好何家故事,進而講好中國故事。

新會聯合辦公室主任何根旺、政委何家滿,乃赫赫有名,明朝六部尚書何熊祥後裔。名人之後頗具大将之風,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為何門内外文化事業做了很多奉獻。

主任何根旺,為陳皮非遺傳承人,行業鑒定師,明朝六部尚書何熊祥後裔,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創立國内首個民間陳皮博物館及陳皮文化大講堂。

政委何家滿,也是六部尚書何熊祥後裔,多年來用實際行動做良心食品,百年傳承初心不改,是傳統廣式臘味堅守者,是赓續良心食品血脈的傳承者,多年堅持精心細作廣府馳名品牌——苟記臘味。

廬江書院新會聯合辦公室成立,六部尚書後裔獲擔任主任及政委

(何金德會長宣布新會聯合辦公室成立)

廬江書院新會聯合辦公室成立,六部尚書後裔獲擔任主任及政委

(名譽會長何耀新及一衆班子成員頒發任命書)

廬江書院新會聯合辦公室成立,六部尚書後裔獲擔任主任及政委

(一衆常委會成員何金德 何啟新 何國滿 何慶邦 何德榮 何永權及名譽會長何耀新向聯合辦公室主任何根旺及政委何家滿頒發牌匾)

新會聯合辦公室

授權書

經本會研究決定,并經會長及專委會主任同意,茲授權成立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兩會以下合稱“本會”)、何媒通訊社新會聯合辦公室。委任副會長及專委會副主任何根旺為新會聯合辦公室主任、委任副會長及專委會副主任何家滿同志為新會聯合辦公室政委,協同全面開展工作。

一、定義

本聯合辦公室,為本會直屬機構,受本會直接管理

二、用途

1、作為本會辦公、會議及文化活動等用途

2、作為本會搜集何門内外之本地文化,廣府文化、嶺南文化之聯絡處

3、作為何媒通訊社報送廣東省文化學會、各大央媒官媒、省市級媒體之聯絡處

4、作為廬江書院新會各房聯絡處

三、使命

講好何家故事、講好新會故事、講好廣府故事、講好嶺南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四、任期

任期與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在廣東省文化學會之任期一緻、與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各屆任期一緻,如無特别說明,任期屆滿自動延長至下一任期。

五、解釋權

解釋權歸屬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

授權方: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

授權人: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主任何金德

受權人:何根旺、何家滿

地點:廬江書院新會刑部房(新會司前鶴邊鄉)

時間:2021年09月26日

見證人:何金德 何啟新 何耀新 何能 何四珠 何國滿 何慶邦 何德榮 何永權

廬江書院新會聯合辦公室成立,六部尚書後裔獲擔任主任及政委

【相關閱讀】

(明朝)六部尚書何熊祥簡介

何熊祥(1567-1642年),字乾宰,又字師帝,别号玄谷,廣東新會司前河村人,後徙居會城。

【人物簡史】

明萬曆十六年鯠(冄158頭8筿 年)中舉人,萬曆二十年中進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改任監察禦史,巡按浙江道兼督理軍政。他了解到上谷軍因要繳稅款,兵士逃亡,便上奏請求罷免欠稅;

又視察福建鹽政,發現大中丞侵占關饷,又上奏揭發。一時,百官震動,風氣得到重新整理。雲南中丞李材因被禦史誣告,充軍發放到閩南,熊祥了解到他的冤情,上奏申辯,冤案得到糾正。後奉旨巡按江蘇,發現征稅奇重,又上奏罷征,先後減免皇饷銀6萬兩、旱澇銀50萬兩、舊欠金花60萬兩。巡視南都七郡,又奏免稅契15萬兩。他為官剛正,有一位稅監企圖并吞織造的稅款,他上奉揭露,得到制止;

京都有位官員吳宗堯上奏陳事,觸怒皇帝,被下诏入獄,熊祥知是冤情,一連十多次上奏為他申辯,直至皇帝認可,平了這樁冤案。他任禦史六年,任滿補京堂。之後,曆任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左右丞,直至萬曆四十三年(1615 年)才升任大理寺正卿。有人說他不會鑽營,他毫不介意。萬曆四十六年升為通儀大夫、南京刑部右侍郎。恰巧這時戶部、禮部、吏部三部未有人充任,朝廷命他兼管。

泰昌元年(1620年)升為資政大夫、南京左都禦史。時值兵部、工部的長官空缺,又命他兼管。這樣,他一身兼管六部。

天啟元年(1621年)任南京工部尚書。次年,改任吏部尚書。

何熊祥在南京統攬六部大權,為國為民辦了很多好事,故南京有“一柱擎天”的俗語,就是指他而言。他做了大官,剛直的性格并未改變。有一位禦史控告幾位大臣失職,語言過于激烈,觸怒皇帝而被削了官,熊祥便上奏為這位禦史辯護申理,使皇上息怒,收回成命。又如劾奏嚴嵩的海瑞,雖然死後名譽得到恢複,但對他的兒子沒有恩賜,熊祥又上奏陳述,得到了解決。

天啟三年(1623年)他經多次請求,才獲準辭職。離京南下那天,京效路上送行的人塞滿通途,衆大臣賦詩贈别。

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何熊祥病逝于家,終年76歲。诏下,贈太子太保,賜祭葬,谥文懿。遺著有《四巡奏疏》六卷、 《平刑八議》十卷、《南都疏略》二卷、《南疏續刻》一卷。

廬江書院新會聯合辦公室成立,六部尚書後裔獲擔任主任及政委

圖文:廬江書院

釋出: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