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菜是北方地區比較有鮮明特色的一種菜肴,而其中就有一道以人名來命名的大鍋菜就是河北的名菜“李鴻章燴菜”。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道菜的曆史。

李鴻章燴菜也叫李鴻章雜碎或李鴻章雜燴菜,它是河北省比較經典的名菜之一,菜系上屬于直隸官府菜。李鴻章燴菜的創始地并不在中國,它的創始人其實也并不是李鴻章,而是李鴻章手下的一名廚師。
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十月,光緒皇帝授李鴻章為欽差頭等出使大臣,前往俄國祝賀沙皇加冕典禮,并去英、法、德、美等國遞交國書,聯絡外交事宜。
李鴻章出使俄國和歐美各國時間頗長,尤其是出使美國多日,李鴻章想吃家鄉的飲食,常去旅美華僑開的餐館進肴馔。美國人問李鴻章吃的什麼菜?中國菜又不好翻譯,李鴻章便籠統地回答吃的雜燴。李鴻章回到直隸總督署後,曾給膳食總管董茂山談及此事,董茂山心領神會。董茂山的師弟為保定名飲食店——長春園的掌櫃王喜瑞,二人根據保定府擅長做燴菜的傳統,精選上等海參、魚翅、鹿筋、牛鞭等配以安肅(今徐水)貢白菜、豆腐、寬粉條等,加以槐茂甜面醬精心燴制。李鴻章品嘗後,翹指稱贊。因李鴻章對此菜情有獨鐘,後來直隸官廚便将此菜定名為“李鴻章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