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PC大放光彩,後有智能手機熠熠生輝,現又輪到人工智能市場風潮疊起。在這些浪潮中,享受了前兩波紅利的智能終端廠商和上下遊企業,正卯足了勁要「吃」上下一波的「蛋糕」。
在這些廠商中,全球人機界面互動技術領先廠商Synaptics尤具代表性。一項資料表明,目前Synaptics的主要收入來自PC和手機市場,一個占88%,一個占12%。
随着全球PC市場的持續走衰和智能手機市場的高度飽和,Syanptics也一直在尋求變通之道。今年6月,Synaptics以收購科勝訊和Marvell多媒體解決方案事業部的實際行動,宣告了自己進軍消費物聯網市場和引領人機互動變革的決心。
雷鋒網注:Synaptics CEO Rick Bergman
10月19日,在一場媒體溝通會上,Synaptics CEO Rick Bergman和Synaptics副總裁兼語音和圖像部門總經理Saleel Awsare分享了Synaptics在人機互動技術上的變革以及對消費物聯網市場的重度聚焦。
進軍30億消費物聯網市場的野心
據Rick Bergman介紹,5年前,Synaptics開始深耕人機互動技術,現已在該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目前,Synaptics共有六種支柱技術,包括電容式傳感技術、顯示驅動和內建的傳感技術、視訊和圖像處理技術、光學成像技術、遠場語音和語音采集技術和聲學及音頻輸出處理技術。這些技術的內建,将為Synaptics布局人機互動變革打下堅實後盾。
談及Synaptics的四大目标市場時,Rick Bergman如此描述消費物聯網市場:
消費物聯網市場有很多不同的産品,每年都有30億解決方案的機會。
事實上也确是如此。據第三方資料顯示,從2016到2020年底,消費物聯網的規模将會從17.5億增長至26.9億。這無疑會成為整個産業的一次巨大機遇,也是人機互動技術廠商能否「吃」到下一波紅利的關鍵據點。
除此之外,Synaptics還關注PC、手機和車載這三個市場。暫不提已占據60%以上份額的PC市場,Synaptics在手機市場也一直和三星、Vivo、OPPO等廠商保持着密切關系。而在車載領域,Synaptics也縱深已久,不僅聯合比亞迪、福特和保時捷共同研發汽車觸控屏等相關技術,在國内和科大訊飛也有緊密合作。Saleel告訴雷鋒網,科大訊飛采用了Synaptics的系統和矽片解決方案,二者正在進行AI引擎的相關合作。
Rick Bergman指出,收購科勝訊系統公司和Marvell多媒體解決方案事業部後,Synaptics将繼續保持人機互動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還将增強在語音和音頻方面的上司地位。
遠場語音,離不開智能音箱這個終端産品
經曆過兩筆收購案的Synaptics,現在在物聯網領域已經具備了成功的基礎。Saleel指出,新成立的物聯網部門将有三個主要業務,包括VideoSmart(視訊技術),ImagingSmart(成像技術)和AudioSmart(語音技術)。這三大部門的集合,将使Synaptics成為擁有語音、生物識别、觸控、顯示、處理和成像于一體的技術方案商。
圖:Synaptics副總裁兼語音和圖像部門總經理Saleel Awsare
『我們在市場中最主要的差異化技術,就是遠場語音。』Saleel說。目前,Synaptics的遠場語音解決方案出貨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在接下來幾個月,市場上還将陸續出現30到40款搭載該方案的産品。其中,已有多家廠商利用該公司的遠場語音技術進行了智能音箱等産品的開發,如出門問問、哈曼卡頓、Eufy Genie、Anker等,還有幾個月後即将釋出的騰訊小微。
從遠場語音的市場來看,2017年,全世界隻有1600萬台AI語音助手出貨。但據IDC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20年前,這個資料将會達到1.5億,增長近110%。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音箱市場的應用中,『Synaptics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兩個麥克風和四個麥克風解決方案的廠商』Saleel說。
Synaptics中國區銷售總監施鐵勇告訴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與國内大部分采用波束成形的語音技術廠商不同,Synaptics使用的是盲源(BlindSource)分離技術,該技術可以模拟人類的聽覺神經,把一切可以用的條件通過各個複雜的算法智能地篩選、甄别各個聲源,進而達到極佳的遠場互動體驗。
Saleel指出,使用盲源分離原理的兩個麥克風和四個麥克風,就能實作和使用波束成形原理的6-7個麥克風一樣甚至更好的識别效果。
布局AI生态 推動人機互動深度變革
随着人工智能的強勢挺入,對Synaptics而言,布局AI生态也尤為重要。
Saleel指出,目前,Synaptics已經擁有自己的DSP(數字信号處理)、固件、語音技術、AI算法和專利。而在軟體方面,該公司也正在加強研發,未來還将在喚醒詞等方面做出新的突破。
而在全球範圍内,Synaptics還在和不同市場的AI上司廠商都有深度合作,而且均推出了合作産品,如中國的百度、騰訊,美國的亞馬遜、谷歌、微軟,南韓的SK,NAVER等。
Saleel介紹,我們提供完整系統解決方案,通過差異化技術與技術專長提供最具說服力的使用者體驗。這也就是像亞馬遜、百度和騰訊等大公司選擇跟我們合作的原因。
除去上文提到的AI音箱,數字化耳機解決方案也是Synaptics瞄準AI生态的殺手锏之一。随着越來越多的廠商(如蘋果、谷歌和華為)在部分産品移除了耳機接口,Synaptics在這一市場将擁有極大優勢。據Saleel介紹,其在該市場已經有超過5000萬USB和USB-Type C産品的出貨。為此,該公司已經建立了從遊戲耳機市場、新興的USB-Type C市場到主動降噪技術、通信耳機、USB拓展塢、螢幕等全方位的與各版塊領先廠商的合作關系。
Saleel強調,Synaptics将繼續聚焦在消費物聯網市場。Saleel最後說,『相對于成熟的PC和智能手機市場,消費物聯網市場才剛剛起步,未來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此,Synaptics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将繼續推動人機界面的發展。』
本文作者:李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