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的譚先生,1個多月以來多次出現頭暈抽搐症狀,到醫院一檢查,體内竟長滿700多條蟲,經診斷,譚先生得了腦囊蟲病。 醫生說這些豬囊尾蚴蟲的寄生蟲已造成器官損傷,部分腦組織甚至已被寄生蟲“吃掉”,造成了不可逆性損傷。

而感染的原因,竟然來源生活上的一件“小事”:涮火鍋,肉片未熟透就吃。
醫生表示,涮的豬肉、羊肉可能本身有豬囊尾蚴蟲寄生,吃火鍋時,肉沒有熟透,導緻寄生蟲通過消化道鑽入腸壁,随血液循環,進而寄生在大腦裡,以至造成病重垂危。
生活中,除了生肉外,很多人愛吃的高端料理——生魚片,也是藏“蟲”大戶,要注意少吃!
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采用最樸素的烹饪方式。用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僅僅蘸取少許調味料食用的生魚片,是很多人趨之若鹜的高端美味料理。
生魚片又稱魚生,古稱魚脍,在日本稱刺身,是以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食用的食物總稱。
中國早于周朝就已有吃生魚片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成語“脍炙人口”中的“脍”就是生魚片的意思。在日本,刺身一般都是用新鮮海魚、海貝制作,蘸以醬油、山葵等,是日本料理中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食品。
從營養學角度說,生魚片沒有經過傳統的炒、炸、蒸等烹饪方法,是以營養物質完全沒有流失,是一道極富營養的菜肴,但是從衛生角度考慮,如果生魚片沒有經過很好地處理,會成為人們患傳染病的根源。
生魚片雖然味道鮮美,但防疫專家提醒,無論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它們的身上都攜帶着寄生蟲,是以當人們大量食用沒有進行适當消毒的生魚片後,身體内是很容易被魚類寄生蟲感染的。常見的寄生蟲有華支睾吸蟲、肺吸蟲、颚口線蟲等,會導緻腦膜炎、肝硬化和癌症等嚴重疾病。
①華支睾吸蟲病:華支睾吸蟲進入人體後就寄生在膽囊内,會引起膽囊發炎和膽道堵塞,進而使肝細胞壞死,誘發肝硬化和肝癌。在廣東沿海一帶,因食用生魚片感染華支睾吸蟲的病例已大幅上升。
②颚口線蟲病:颚口線蟲進入人體後會在皮膚、内髒到處移行,引起發燒、局部腫塊,鑽進髒器則會引起嚴重病變。全國感染颚口線蟲病例已經增加3倍多。
③肺吸蟲病:據專家介紹,肺吸蟲病感染主要是食用淡水螃蟹和蟲刺蛄引起的。感染肺吸蟲病會咳嗽、胸痛,引起胸部積液和胸膜炎。
④異尖線蟲病:有些人覺得海魚不會長寄生蟲,然而并非如此,帶魚、鳕魚、三文魚都可能攜帶異尖線蟲。人感染後,輕則腸胃不适,重則引起消化道潰瘍、穿孔。
這是由于水中的哺乳類動物,其分泌物可以給寄生蟲提供一定的生長環境。這些寄生蟲附着于其它生物上,可能被魚類所食用,進而使魚類攜帶寄生蟲。
是以在深海環境中,盡管海水有着相對較高的鹽分含量以及更加清潔的環境,也不能使深海中生長的魚類比淡水中的魚類攜帶寄生蟲的機率更低。
衛生專家建議,人們在食用魚肉時最好将其煮熟,如果非常喜歡吃生魚肉,那麼事先應該把生魚肉冷凍到零下4攝氏度左右進行低溫消毒,這樣魚類寄生蟲就會被凍死,進而使得人們進食生魚肉變得更加安全、衛生。
衆所周知,我們食用的很多生魚片并非是活魚處理後被立即食用。在運輸以及儲存過程中,超低溫技術有别于傳統認知上的冷凍,它是将魚肉進行速凍後,減少其口感損失并能抑制部分細菌生長,甚至殺死部分細菌以及寄生蟲。是以,超低溫儲存的生魚片較新鮮的生魚片而言含有寄生蟲的機率更低。
許多人認為吃生魚片、海鮮等蘸點芥末就可以殺死各類病蟲,起到防治作用,其實不然,芥末可以消毒,但無法殺死寄生蟲。
就算是沒有寄生蟲的生魚片,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下面2類人就不能吃生魚片,一定要特别注意!
①孕婦
孕婦不合适吃深海魚類,像是旗魚、鲔魚等等,因食物鍊累積,重金屬量是以較多,恐影響胎兒腦部發育。
②兒童及身體虛弱的人
如果吃到較為不新鮮的生魚片,輕則上吐下瀉腸胃炎,重則發高燒,抵抗力弱者,還可能引發敗血症。
微信公衆号ID:yingyangshivivi(長按複制)
新浪微網誌:營養師Vi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