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作者:怡樂兒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拍攝于故宮“萬紫千紅”展

今日是九九重陽,我們來說說菊花。為什麼重陽節這一日要飲菊花酒?為什麼九月的花神是菊花?菊花在各種器物中是怎麼表現的?慈禧又是怎麼将菊花發揚光大的,咱接着往下看

九月,秋風漸起,百草凋零,而菊花往往于此時盛開,引得文人雅士競相歌詠。或被贊為長壽之方,有“延壽翁”之稱;或被用于修仙之術,有“食之者通神”之譽;或被認為是隐逸君子,有“正直渾厚之氣”、“清逸沖穆之光”。到清代,菊花更是被尊為九月花神,受到皇家的尊崇。人以菊名,菊以人重。由隐而神,由壽而仙,菊花的種種意象交織在一起,為人們傳唱至今。

在古人的意識中,數字往往有神秘的意味。古人采用十進位制,九是進位前最大的數字,《黃帝内經·素問》:“天地之至數,始于一,終于九。”是以“九”往往用來形容事物的極緻。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數字又分陰陽,偶數為陰,奇數為陽,九是最大的陽數。九月九日兩個陽極之數與月日相應,故稱“重陽”。陽極而衰,又是兩陽相并,今人雖稱佳節,在漢人看來,實在是一年中的大限。既逢大限,總要想個克制、躲避的法子。一派蕭條之中,唯有菊花欣欣向榮。唐代以前的古書中記載菊花隻有黃色一種,而黃色被看作後土之色,代表“中正”,九月季秋,五行屬金,金土相生,菊花也就成了蕭瑟秋景中人們唯一的慰藉,因而有了辟邪祛惡的意味。《西京雜記》記載,漢初皇宮内九月九日要飲菊花酒,東漢時又有了登高避厄的風俗。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盆菊幽賞圖卷 明 沈周 遼甯省博物館藏

亭兩側擺放數盆菊花,盆中菊花綻放,紅白花朵,煞是好看;亭内三人對飲,一僮持壺侍立,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

魏晉時期,國家分裂,社會動蕩,緻力于在大一統體制下诠釋世間萬物的陰陽五行思想逐漸消退。時人注意到,“九”與“久”諧音,“重九”反而成了寓意長久的佳名。因避忌而飲酒登高的傳統變成了慶賀佳節的享宴高會。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胤禛圍屏美人圖》之“持表對菊” 故宮博物館藏

《東京夢華錄》記開封重陽賞菊,有名的菊花有萬齡菊、桃花菊、木香菊、金鈴菊、喜容菊等等,為了攬客,“酒家皆以菊花縛成洞戶”。而種菊、賞菊、聞菊、簪菊、品菊、詠菊、畫菊,在中國曆史悠久,作為秋天的代表、長壽的象征,兼具君子的品格,千百年來,菊花又被人們用文學、書畫、工藝等各種形式去表現、歌頌。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王原祁藝菊圖》卷,清,禹之鼎作

此圖是禹之鼎為王原祁所畫的肖像,畫中描繪王原祁于庭院内品茗賞菊的情景,以表現其文人雅趣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晚唐五代時期已有以菊入畫的記載,北宋以前菊花還沒有成為獨立的題材,而是于其他禽鳥花卉一起出現,元以後,随着文人花鳥畫的興起,菊花開始大量進入繪畫領域,并多與風、竹、蘭、瓶、籬、兔、鳥、蝶、蜂、小蟲等組合出現。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元 王淵《花卉冊》故宮博物院藏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王淵,元代花鳥畫巨擘,被譽為“元代的黃荃”、“元代絕藝花鳥畫家”。《花卉冊》共十二開,有兩開描繪了與菊有關的内容,第一幅為竹菊,第二幅為菊蟲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清 任熊 姚大梅詩意圖冊之“乞菊”頁

此圖是依據姚燮(姚大梅)詩句:爾花冷苦當怨秋,翻似春鬟列修整,所畫的各色菊花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桂菊山禽圖 明 呂紀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桂樹一株,花葉繁茂,桂樹前後各有太湖石一塊,盛開的菊花在湖石之後,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花木樹叢間有紅绶鳥4隻,鹆3隻,歡呼跳躍,活潑生動。

各種器物上的花木紋樣裝飾更能展現故宮博物院藏品的宮廷特色,無論是玲珑的瓷器,瑩潤的玉器,還是富麗的雕漆,華貴的琺琅,各種各樣的花木紋樣都是曆久彌新的主題。

菊花與其他節氣物候、時令花卉組合的圖案出現在工藝美術作品之上,表達的可以是文人意境。更有由珍貴材料雕琢而成的菊花工藝盆景,菊花裝飾着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自身也承載着衆人美好的祝願。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清 雍正(十年) 琺瑯彩黃菊花白地茶鐘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清乾隆 松花石菊花硯 故宮博物院藏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銅胎畫琺琅菊花紋執壺,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

壺口及蓋均制成菊瓣式,蓋面繪菊瓣紋,柄、流均繪小朵菊花紋。壺身四面均凸起菊瓣形開光,開光内繪飾大朵盛開的菊花紋。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此執壺在菊花主題上标新立異,蓋、口、足制成菊瓣形邊,并突出四個菊花形開光,開光内極為誇張地繪飾大朵菊花紋。此壺的造型設計、繪畫技法、燒制工藝均屬上乘,是清乾隆時畫琺琅工藝的絕代佳品。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宋繡菊花簾圖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清 銅鍍金嵌畫琺琅盆珊瑚菊花盆景 拍攝于故宮珍寶館

用珊瑚枝展現胭脂菊的深橘紅色彩,而且珊瑚枝呈樹枝狀,與菊花多瓣的形态十分類似

清乾隆粉彩菊花鹌鹑圖瓷鼻煙壺

人們通過諧音為菊花賦予吉祥寓意。比如,菊花旁邊畫上過過,蝈諧音官,菊諧音居,菊花又是一品花,合稱“官居一品”。清宮舊藏中更為常見的是菊花和鹌鹑的組合,鹌諧音安,合起來就是“安居”之意。若是就隻鹌鹑,更有“久安”之意。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通體施白釉,腹部繪菊花鹌鹑圖,圖案寓意“長治久安”。畫面布局疏朗,色彩雅麗,運用藍、紅、黃、綠、赭諸色繪制而成,采用先勾勒輪廓再填色的方法。

在收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了一副南宋 李安忠的《鹌鹑圖》,畫面上繪二隻鹌鹑和一隻蝶外加一棵菊。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清乾隆款剔紅采菊圖盒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一些菊花題材器物是直接與陶淵明結合在一起的。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代乾隆款剔紅采菊圖盒,盒面雕刻的正是東籬采菊圖:山水之間,一老者立于松下,觀看兩童子搬弄菊花,身後一童子抱琴相随,山石前盆菊簇簇。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盒身也點綴着小菊花

此盒漆層肥厚,漆色濃煙,刻工圓潤,形象準确,布置得宜,為乾隆年間剔紅精品。松菊、南山、東籬、僮仆、稚子等等陶淵明是詩文中的元素都展現無遺,十分用心。

康熙款十二月花卉杯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一些器物雖然沒有出現陶淵明的形象,卻使用了相關的典故。如康熙款十二月花卉杯中,九月菊花杯的題詩為“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白衣酒即出自陶淵明的故事。

清乾隆粉彩菊花圖茶壺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清料花钿子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钿子是清代中期之後旗人婦女的特色頭飾,钿子上配以各色稱為“钿花”的飾件,這些飾件可以拆卸,能夠根據流行風尚進行更換。钿子一般在穿着吉服、常服時佩戴。這件钿子裝配有以碧玺制作的菊花。

清點翠菊花紋頭花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此頭花以翠鳥羽毛粘制菊花及花葉。菊花寓祝福長壽之意,是清代後妃首飾中常用的款式之一。

清光緒品月色緞平金銀團壽菊花棉襯衣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品月素緞上平金銀繡龍爪菊、虎頭菊、貫珠菊、發絲菊、松針菊、萬壽菊、牡丹菊、大麗菊等九種菊花,間飾平金團壽字。菊花在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中寓意長壽,九種菊花諧音寓意“久居長壽”。慈禧太後由于喜歡意寓長壽的菊花,是以,用菊花裝飾便服成為宮廷時尚。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慈禧獨創菊花火鍋,是以雞湯或肉湯為鍋底,加上其他原料。煮沸時,将精心挑選的金菊花瓣投入湯中,味道清香、鮮美,據說吃菊花鍋能清心肺、養肌膚,這大概是慈禧愛此一味的最大理由。唐魯孫先生雖然是慈禧太後的死敵珍妃的親戚,卻十分激賞慈禧太後對于菊花火鍋的愛好。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菊花火鍋的最大亮點當然在于菊花,唐魯孫說普通白菊花“花瓣多呈蟹爪形,花心泛綠,其味苦中帶澀“,而可以食用的白菊,花瓣花心一律純白。

吃菊花火鍋時,西膳房的還會備一口銀制小火鍋,裡面盛着肉湯,配有生魚片、生雞片,以及盛着醬醋等調料的味碟,随後再将菊花瓣放到兩個銀盤裡,一齊擺到膳桌上。待到吃時,小太監揭開鍋蓋,擎在手裡小心伺候着,慈禧便用銀筷子夾些魚片、雞片投入湯内,小太監趕忙蓋上鍋蓋。幾分鐘後,他上前揭開蓋子,慈禧就放入菊花瓣,隻等菊花清香滲入湯内,包裹着魚片、雞片一起煮熟,鮮美得分外可口。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清光緒銀壽字火鍋

火鍋的閉火蓋上雕有镂空“卐”字紋,鍋體滿布金銀圓“壽”字、長“壽”字、蝙蝠紋等,寓“福壽萬年”之意。此鍋為清代晚期慈禧太後經常使用的火鍋。不知慈禧當年是不是就是用它來做她最愛的菊花鍋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慈禧太後對于菊花鍋的推崇,讓京城的女客們也蠢蠢欲動。那時候婦女并不被允許吃烤牛肉,冬季下館子,隻有涮鍋和羊肉可以選擇,是以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風月女子,都和慈禧太後一樣,冬天嘴裡淡出個鳥來,幸虧有菊花鍋,好吃解饞且風雅有趣。

早年有位紅果梅蘭芳的名坤伶劉喜奎,最喜歡的便是菊花鍋,乃至于隻要她出席的應酬場合,主人不管她要不要,都提前叫一個菊花火鍋。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今年春節的時候,故宮角樓餐廳還一度推出這款菊花火鍋,可惜的是沒經營多久就停止銷售了。

看完了器物中的菊花文化,再來看看繪畫作品中的菊。它們中既有筆墨灑脫的寫意花卉,也有工筆寫實的菊花花譜。而且菊花色彩豐富,并非一味孤寒之态,曆代畫菊者,多為着色畫,不比墨梅、墨竹、墨蘭者衆。雖菊花以其君子品格為世所稱,但卻從未拒人千裡之外,豐富的色彩,挺拔的姿态,旺盛的生命力,菊花是百姓喜聞樂見的觀賞花、裝飾花。人們通過它來親近自然,表達祝福,寄托情懷,裝飾生活。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圖繪叢菊盛開。花分黃、白、藍、紫四色,構圖繁複,燦若文錦。雖是籬邊野景,卻饒富貴典雅氣象。蜜蜂逐花而至,蛱蝶上下翻飛,為畫面增添了動感。花瓣、葉片的勾染皆極為精工,花心用白粉點染,立體感很強,望似凸出于絹素之上。畫史稱作者“描染精邃,遠過流輩”,信是不虛。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月曼清遊圖》冊描繪的是宮廷嫔妃們一年12個月的深宮生活,這幅九月重陽賞菊,描繪了金秋宮中貴婦賞菊的情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菊是高貴、高潔的象征,又賦予吉祥、長壽的涵義。

乾隆三十七年(1772),圓明園長春園内仿建蘇州“獅子林”落成,在兩側太湖石上陳設四十四種洋菊,乾隆皇帝在此登高賞菊,并寫下四十四首詠菊的五言絕句。錢維城、汪承霈、關槐,以及擅繪花卉的皇族弘旿紛紛揮毫繪制洋菊以邀恩寵。此次在故宮“萬紫千紅”上展出了汪承霈的《洋菊四十四種圖》卷。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清汪承霈 洋菊四十四種圖卷-碧霞剪,拍攝于故宮“萬紫千紅”展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清汪承霈 洋菊四十四種圖卷-卷雲绡

還記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嗎?重陽日,簪菊繪菊吃菊一個都不能少

清汪承霈 洋菊四十四種圖卷-玉燕翎

(之前專門寫過,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

金佛座、搓粉妝、绶帶紫、鶴頭丹,44種菊花名一次認清

一場菊花賞,乾隆收上四份作業,其中一件定為上等,還入藏養心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