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編者按
為了徹底消除貧困,就需要有人奔赴貧困。他們義無反顧,信念堅定,将夢想“駐”在田野鄉間,每個故事都令人深深感動。
中原網聯合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推出 “他們的脫貧攻堅”系列報道,聚焦鄭州市獲獎代表的事迹,用鏡頭和筆觸記錄脫貧攻堅征程上的那些風雨和彩虹,獻禮建黨百年。

從鄭州到三門峽盧氏縣,300多公裡,兩年多的時間,陳超往返于兩地之間,跑遍了盧氏158個貧困村,他的足迹遍及盧氏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
2018年的冬天,陳超來到了盧氏縣,擔任盧氏縣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主要負責鄭州市結對幫扶盧氏縣脫貧攻堅工作。在陳超的心裡,他早已把盧氏縣當做自己的家,把鄉親們當做自家人。
脫貧緻富是靠腳底闆走出來的,陳超堅信這一點,早出晚歸也成為了家常便飯。這些年,陳超就磨壞了8雙鞋,他總是笑着說:“盧氏縣的每條路、每道彎,我比當地人還要熟悉呢。”
陳超在盧氏工作期間,真正把幫扶項目建成樣闆工程和精品工程,造福貧困群衆。所負責的鄭盧結對幫扶工作在2018年度、2019年度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連續兩年名列“第一”,多次榮獲“盧氏縣脫貧攻堅貢獻獎”。
談及曾經的盧氏縣,陳超頗有感觸,“一個學校就十幾個學生,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所有的孩子隻有一個老師講課,老師又教國文又教數學,這裡的環境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如今,這個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有了醫療器械更加完整的衛生室、文娛設施更加健全的文化廣場、更加智能化的水廠、硬體配備齊全的學校。除此以外,為了全力保證鄉親們的住房安全,進行了危房改造,確定每一戶人家有水有電有網絡,竭力為盧氏補全了所有的短闆。
兩年間,這裡的百姓再也不用擔心下雨時房子是否會倒塌,不用颠簸幾個小時去看病,不會再因為網絡不通而閉塞落後,盧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鄉親們雖然不認識我,但都知道我是來幫助他們的,會經常對我說些感謝的話。”說起這些,陳超眼角不自覺地泛起紅來。山高路遠,征途漫漫,陳超依然一刻不停穿梭在山川田野,他要帶領更多人,奔赴美好新生活。
策劃:張新彬
統籌:辛曉青
執行:王海萍 于露 禹亞楠 趙甯
視訊制作:謝中原 楊飛 陳玺
文稿:張思沛 張怡
設計:張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