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秋齊國的晏嬰憑二桃殺三士就是賢相了嗎?他和管仲比起來差遠了

作者:熊貓文史彙

晏嬰的事迹出自《晏子春秋》一書,最早多以為是後人托名所作,後來在墓葬出土書簡才确認卻是春秋戰國時的作品。

《晏子春秋》這本書出了很多故事和成語,比如最出名的“二桃殺三士”以及“晏嬰使楚”。特别是二桃殺三士收錄在《東周列國志》和《三言二拍》中,流傳甚廣。晏嬰也成為春秋名相、首屈一指的政治家,甚至達到和管仲并列的地步。但在我看來,晏嬰一生的所作所為隻能算中規中矩的君子,算不上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而且他對齊國的幫益甚少,甚至隻能算是個外教辭令家。最多也就是鮑叔牙水準,和管仲根本不算一個等級

這樣說是有原因的

春秋齊國的晏嬰憑二桃殺三士就是賢相了嗎?他和管仲比起來差遠了

話說晏嬰用兩隻桃子挑撥離間齊國三大勇将。三大勇将因為配置設定不均一個個自刎而死。這也是晏嬰最出彩的故事。先不說用二桃殺三士可能性有多高,但就說這個故事又有什麼值得宣傳的呢?

首先來說,二桃殺三士在儒家看來絕對是不義之舉,因為這三人是沒有犯過任何過錯。就因為晏嬰擔心三人勢力過大怕被田氏所利用,就想辦法除掉三人。而當三人死掉之後,晏嬰又推薦了田氏的田穰苴。實在不知道晏嬰和齊景公是怎麼想的。

最關鍵一點,晏嬰用計殺死的這三位勇士對齊國毫無幫益,反而有排除異己的嫌疑。

春秋齊國的晏嬰憑二桃殺三士就是賢相了嗎?他和管仲比起來差遠了

晏嬰的水準也就是個外交家水準,甚至達不到後世張儀、蘇秦的水準。

《晏子春秋》記載,楚國強大。天下各國争着和楚國結交。齊國也不例外。于是齊景公派能說會道的晏嬰出使楚國。(管仲什麼時候做過使者?)楚靈王聽說晏嬰個子矮小,不過五尺。連夜在城牆上拓了一個五尺小洞,意在故意羞辱晏嬰。

晏嬰到來,看門的士兵故意把城門禁閉,讓晏嬰從小洞進城,晏嬰不慌不忙的說:

“這是狗洞不是人進出的,出使狗國就從狗洞進,出使人國就從人門進”

楚靈王聽了趕快,打開城門。讓晏嬰從城門進。

這些話很漂亮是嗎?但并沒什麼用,并不能改變楚強齊弱的現實。身為上卿的晏嬰沒有具體方法讓齊國強大。而隻是言語上的說一些漂亮話、狠話。和某棒國一個德行。其實,齊國還是那個積弱的齊國。

春秋齊國的晏嬰憑二桃殺三士就是賢相了嗎?他和管仲比起來差遠了

有人說晏嬰曆經三朝,好像是晏嬰為三代齊國國君做出貢獻,而真實情況是,崔杼、慶封殺齊莊公時他沒有辦法阻止更沒有辦法力挽狂瀾。隻能給齊莊公收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後來崔杼和慶封狗咬狗,崔氏家族被慶氏所滅。又後來慶氏家族被高、栾、鮑、田四家所滅。又又後來高、栾兩家被鮑、田兩家所滅。晏嬰始終沒做什麼,他做的隻是從齊靈公到齊景公越來越高的官職,和越來越大的封地。而後在各大家族和齊景公之間做個調解和出使外國時說幾句漂亮的狠話。

這哪裡算的上是賢相?和管仲讓齊國稱霸40年,國内從無動亂,而且人才濟濟。晏嬰和管仲真的差的太遠了。

春秋齊國的晏嬰憑二桃殺三士就是賢相了嗎?他和管仲比起來差遠了

雖然說晏嬰隻是會說漂亮狠話的外交家。但個人德行上還是值得稱道的,比如有一次齊景公去晏嬰家做客,見晏嬰的妻子又老又醜就想把自己漂亮的女兒嫁給他,被晏嬰拒絕。據說晏嬰一件狐裘(大衣)一穿就是30年,甚至在出使楚國時也穿着,楚靈王是以嘲笑齊國太過窮酸。但晏嬰還是我行我素,齊景公拿他也沒有辦法。

但作為齊國國相,對齊國還是沒有任何增益。

是以,晏嬰這個因為《晏子春秋》而外後世火爆的賢相水分太多,他最多算是個外交使者,充其量我們叫他外交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