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河安瀾,“幸福水”潤澤新生活

作者:光明網

【一線講述】

編者按

10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沿黃河省區要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

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每到一處,都着眼全局、立足實際,作出重要部署。讓我們走進5個黃河流域省份,聽當地一線工作者講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精神、矢志保護黃河這條“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故事。同時,本版邀請專家撰文,為“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提出建議。

“種”下科技,鹽堿地變成“聚寶盆”

講述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新型肥料創制研究團隊負責人、研究員林海濤

幾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考察調研時,走進了鹽堿地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基地細細檢視,并勉勵道:“如果耐鹽堿作物發展起來,對保障中國糧倉、中國飯碗将起到重要作用。”這讓我心潮澎湃,喜悅不已。

我是一個農村娃,從小“土裡刨食”,對土地有特殊的感情。二十多年前考大學時,我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山東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專業,跟土壤結下不解之緣。幾年前,我主持了“鹽漬土快速改良與地力培肥産品的研發與應用”項目,與鹽堿地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

黃河安瀾,“幸福水”潤澤新生活

農業機械在山東鹽堿地上進行土地平整作業。光明圖檔

初次走進黃河三角洲,見到濱海鹽堿地,自诩熟悉鹽漬土的我還是傻眼了——正值冬春季,放眼望去白花花一片。鹽分低的地方,隻能勉強種些小麥、玉米,但也長得無精打采,有一簇沒一簇的。

怎麼才能讓鹽堿地恢複生機呢?通過調研,我們了解到,當地原來主要采用台田、引黃淤灌、大水洗鹽等方式,現在已經不适用了。但“翻淤壓堿”的思路還可以借鑒——利用淤泥切斷砂質土壤中的毛細管,阻斷鹽分上升,大大縮短鹽漬土改良所需時間。受其啟發,我們研發了阻鹽劑,減少耕層返鹽。我們還借鑒“苗大欺鹽”和“肥大吃鹽”的原理,研發了吸鹽劑和控鹽緩釋肥料。前者能直接降鹽,促進出苗;後者則直接增加養分供給,促進作物生長、鹽分吸收。針對不同程度鹽漬化濱海鹽堿地的改良,我們還提出了不同的改良技術,不斷提升鹽堿地開發利用潛力。

黃河安瀾,“幸福水”潤澤新生活

科研人員在山東鹽堿地上工作。光明圖檔

産品和技術成熟後,怎麼才能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産力?我們和東營墾利區的農技推廣部門聯合推廣,從2017年起,僅在黃河口鎮、永安鎮就已累計推廣3.7萬畝。經過土壤改良,示範區小麥、玉米糧食作物平均增産率達到21.2%,給農民新增純收入500多萬元,受到了當地農民的熱烈歡迎,我也覺得特别欣慰。

未來,我們還會“種”下更多産品和技術,讓鹽堿地這個“聚寶盆”生機盎然、不斷長出幸福。

讓星海湖濕地“瘦身強體”

講述人:甯夏石嘴山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馮建國

星海湖是位于石嘴山城區黃河以西的一片湖泊濕地。以前的星海湖就像一個“盆”,每年引2000萬立方米左右的黃河水自然流進這個“盆”裡。河水不斷蒸發,加上水質惡化,整個“盆”就像煮火鍋一樣,變得越來越鹹、越來越苦,不但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水質還惡化了。自去年6月開展整治以來,星海湖變綠了、變美了,不但不再消耗黃河水,還成了甯北之“腎”。

整治星海湖環境的關鍵,是要減水量、減水面,不再由黃河補水,同時還得確定防洪調蓄、生态淨化等功能。替代水源從哪裡來?經過專家論證、反複研究,我們找到了答案:除了雨水、山洪水,最理想的替代水源,是大武口區第一污水處理廠的中水,以及平羅威震湖的中水,每天補充約5萬立方米入湖。

水源有了,如何提升水質?需要兩道天然的“篩子”。一道“篩子”是潛流濕地,我們在這裡建造了192個單元格,占地近200畝,用火山岩、礫石、砂石等做填料,形成一個微生物環境,分解水中的磷、氮等元素,上面種上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從建成注水起,星海湖的水質一天比一天好。另一道“篩子”是表流濕地,潛流濕地處理過的水流入這個區域,再經過植物、微生物等的自然淨化,使水質進一步穩定和提升。整個東域以前有5.8平方公裡水面,現在隻有0.4平方公裡有水,其餘區域都被自然生長的紅柳和其他植被覆寫,一眼望去,郁郁蔥蔥。

東域處理完的水通過管道輸送到南域,然後從南域自流到中域、北域,最後回到東域,形成一個大循環。流水不腐,生物多樣性也得到增強,新栽植的3126畝蘆葦、鸢尾、水蔥、荷花等濕地植物,自然恢複的5500多畝紅柳、忍冬等當地植物,讓整個區域充滿生機。

如今,星海湖水面面積從23.38平方公裡減少至10.55平方公裡,蓄水量從整改前的2685萬方減少到1400萬方。“身體”瘦了,“體質”強了,不僅增強了防洪調蓄、濕地淨化和生态功能,旅遊休閑文化功能也得到很大提升。在建立的步棧道和親水小公園裡,每天都有很多市民唱唱跳跳、跑步鍛煉。我們堅信,隻有甯北之“腎”健康了,百姓的生活才能更加絢麗多彩。

守護母親河,再現“錦繡太原城”勝景

講述人:山西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進階工程師 何曉飛

汾河是山西的母親河,也是黃河第二大支流。曾經,在污染、缺水的雙重打擊下,汾河幹涸斷流、黃土裸露、水質髒污……哭泣的母親河讓人心疼,保護她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提出,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汾河人迅速開始行動。2017年6月至今,我們編制了上百項實施細則,召開了千餘次會議研究問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前前後後四期汾河修複工程的工地上,留下了我們忙碌的身影。

黃河安瀾,“幸福水”潤澤新生活

汾河生态修複治理四期工程完成後的景觀。山西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今年10月1日,汾河太原城區段全面治理終于完成了。現在,整個汾河景區全長達43公裡,總面積約20平方公裡。水量豐起來了,水質好起來了,風光也美起來了。景區内常年栖息的鳥類有165種,各類樹木花卉達到了230餘種。

太原晉祠是我們的根和源,“晉祠三絕”之一的難老泉清澈見底、長流不息。然而,因為長期嚴重超采地下水,加上采煤損耗,難老泉于1994年一度斷流,受其滋養了三千多年的晉祠大米也一度停産。随着汾河水量不斷豐盈,現在難老泉的地下水位已經回升24米多,泉水自然複湧指日可待。

從事汾河修複工程的15年裡,我從這份工作裡收獲了滿滿的幸福。現在,我們更堅定了信心和決心: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讓汾河永遠清澈美好。

守黃河水變清,吃黃河水緻富

講述人:河南濟源市坡頭鎮西灘村原村支部書記 鄭懷江

俺今年67歲了。如今,俺西灘村人的好日子,過去想都想不到。與祖祖輩輩吃黃河水過活不一樣,來俺村旅遊的一位詩人說得可美:守黃河水變清,吃黃河水緻富。這話,在理兒!

黃河流出小浪底後,沖積出了一大片灘塗,俺村的人世世代代就住在這河心灘塗上。那會兒,黃河兩岸都是旱地,澆不上水,為了能吃飽飯,村裡人想着法子開地,就勢引來黃河水澆灌。可水卻不聽使喚,漲一次,毀一次。

黃河安瀾,“幸福水”潤澤新生活

經過治理,河南濟源市坡頭鎮西灘村現在已經成為黃河明珠。常正文攝/光明圖檔

後來修建西霞院水庫,全村人響應國家号召,離灘上岸,在黃河岸邊安了新家,住上了新房。心裡最舒坦的大變化,就是眼看着家門口的黃河水由黃變清;可舒坦沒多時,水又變渾了。原來,一些人見着網箱養魚掙錢,就呼呼啦啦争着搶水面。養魚的網箱比水草長得都快,俺村也有人想掙這個錢,還是被勸住了。

俺偷偷打聽了一下:一箱魚一年至少要吃掉10餘噸飼料,再加上魚群的防疫用藥、排洩物,還有養殖戶生活垃圾都随手扔到水裡。這樣下去,水咋能不渾!

沒幾年,傳來拆除網箱的消息。有人不死心,專找偏僻地兒養,後來,市裡下了大決心,全部拆除一個不留。這下大夥都轉過來了彎:不能為了财路斷了後路,綠水青山就是俺們的金山銀山呐。

鎮裡對沿黃8個村進行農村污水治理,俺西灘村就算一個。原來,經過戶廁改造和污水一體化改造後,生活污水就能全部進入鎮污水處理廠,不往黃河裡排一丁點污水了。弄清咋回事後,再也沒人說“瞎折騰”了,一些腦袋活泛的人家,還就勢把家也一起整治整治,要開民宿,掙旅遊錢。

如今,鎮村建立了河湖長制,每天有專人巡河,大家也不再隻顧自家院裡幹淨,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都時刻操着一份心。

兩年前,年輕人接過了村裡的擔子,也守住了黃河變清的路子。托黃河的福,俺相信俺村會越來越富。

為了河道暢通河水清

講述人:甘肅白銀市會甯縣水旱災害防治站站長、工程師 王權

祖厲河是黃河的一級支流,貫穿會甯縣南北。由于河水泥沙含量大,一度被稱作“泥沙河”。

2011年,我成為一名基層水利工作者,經曆了會甯縣祖厲河堤防工程從無到有、河道從狹窄不暢到寬闊暢通,河道環境從髒亂差到幹淨整潔、河道灘區從荒草叢生到規範利用的轉變,真可謂見證了一條河的新生。

2012年,會甯縣決定實施祖厲河會甯縣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都說萬事開頭難,作為水利人,我深知這是利縣利民的大好事,但對我們這樣的貧困縣來說,投資超過2億元的高昂費用,考驗着我們治理河道的信心和決心。經過努力,曆經2年時間,我們完成了一期工程的所有任務,治理一條河、扮靓一座城的理念在很多人心裡紮下了根。

2016年以來,破解祖厲河上下遊環境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當時,受經濟利益驅使,個别人私挖亂采、亂排亂倒,我們不斷加大排查檢查力度,加班加點,放棄了周末休息時間。

目前,全縣已全面完成城區段綜合治理一期、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完工後,預計城區段綜合治理河道将達到13千米,逐漸實作城區段河道全治理、污水全收集。原來千瘡百孔的祖厲河,河道兩岸成了人們飯後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今後,我們會搶抓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的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把祖厲河流域綜合治理向鄉鎮延伸,構築起祖厲河全流域高品質發展帶,為實作“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标努力奮鬥,為黃河安瀾奉獻自己的力量。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趙秋麗、馮帆、王建宏、張文攀、楊珏、崔志堅、宋喜群、王冰雅、張勝、李曉、王斯敏光明日報通訊員張佩佩)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29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