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姆雷特》:玉石俱焚的複仇,誰是最後的赢家?

哈姆雷特是丹麥的王子,在德國求學。身為皇室,肩負着國家興盛的重任,但他看不慣丹麥歌舞升平的社會風氣。國王意外去世,王後改嫁新國王(哈姆雷特的叔叔),哈姆雷特覺得喪禮後的葬禮極不妥當,不認同母親的絕情,可又找不到合适的辦法去阻止。

直到亡父的靈魂重制,哈姆雷特得知父親去世的真相,決心複仇,從叔叔手中奪回王位。複仇的過程一波三折,裝瘋賣傻,被逼去英國,意外殺死了心上人奧菲利亞的父親,心上人是以瘋了,後溺亡。

國王想要除掉哈姆雷特,慫恿奧菲利亞的哥哥雷歐提斯找哈姆雷特為父親和妹妹報仇。準備了毒酒和毒劍,哈姆雷特赢了,按丹麥的風俗喝酒酒慶祝,毒酒可以除掉他。如果哈姆雷特打不過雷歐提斯,會被雷歐提斯的劍傷到,有毒的劍會讓他難逃一死。

被設計的哈姆雷特與雷歐提斯決鬥,最終兩敗俱傷,王後誤喝毒酒身亡,哈姆雷特雖然刺死了國王,也中了毒。玉石俱焚的複仇,誰是最後的赢家?

這是一出悲劇。真相大白的時候,故事的主人公無一幸免。

哈姆雷特為父報仇,意外刺死了心上人的父親,逼瘋了心上人,間接害死了母親和自己,複仇成功,一切也都結束了。這就好比我們一味地追求事件的結果,卻忽略了中途中的經曆的人和事,到達終點的時候,事件未必就是我們期待的結局。

那麼,怎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呢?

正如書中所說,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士的無涯的苦難,在奮鬥中結束了一切,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是更勇敢的?

哈姆雷特選擇了後者,在猶豫,不夠聰明的複仇之路上,即使力量懸殊,也勇敢的接受了命運的挑戰,對叔父的迫害奮起反擊。結局是悲慘的,壯麗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去實踐了他對生命的解讀:活着,就要不怕困難,全力以赴。

奧菲利亞是不幸的,她愛上了一個不甘被命運擺布的男人,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男人。王後格特魯德也是不幸的,丈夫被殺害,自己被迫與仇人同床共枕,唯一的兒子也不能解救自己。

哈姆雷特沉醉在複仇的偉大計劃裡,忽略了這兩個愛他的女人,他們的不幸雖不是因他而起,卻在他的無視中一步步走上了死亡,成為複仇的祭品。

波洛尼厄斯是新國王的狗腿子,得知哈姆雷特喜歡自己的女兒後,堅決反對,一個國王的随時想除掉的眼中釘,能給女兒什麼幸福?善良的奧菲利亞是個毫無主見的女兒,聽從父親的話跟哈姆雷特保持着距離。

哈姆雷特為了探尋父親死亡的真相,裝瘋賣傻,通過一出喜劇,試探出了叔父果然跟父親的死有關。在跟母親求證的過程中,母親感受到了自己丈夫死後馬上另嫁他人的罪惡,對自己的行為産生了極大的愧疚,可事已至此,她還能怎樣選擇呢?

奧菲利亞柔弱地退出了哈姆雷特的世界,昔日的甜言蜜語一并退還給了他。格特魯德對丈夫的忠貞,也許在國王葬禮那一刻就一并被埋在了土裡。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的她們,并沒有得到上帝的優待。

忍受了命運的苦難,卻錯失了生的希望。

哈姆雷特是個愚笨的複仇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勇氣的贊歌,力量懸殊的莽撞,也是自不量力的惡果。拼盡全力地奮起反擊,過程悲壯,結局慘烈,誰才是最後的赢家呢?

誰都有錯,誰都沒有赢。也許,生與死的選擇,并不那麼容易。

不過我欣賞哈姆雷特的決絕,逆流而上未必能成功,但随波逐流,絕不是勇者的生存姿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