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曼施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并稱納粹三大名将,如何排名?

作者:野史也是史

希特勒上台後,德國共晉升了27位元帥,其中2人最為出名,不論是戰略、戰術指導能力,還是軍事理論水準,都堪稱當時納粹将領中的佼佼者。

這兩人就是“閃擊伯爵”曼施坦因和“沙漠之狐”隆美爾,從他倆稱号便可看出,曼施坦因擅長閃擊戰略及戰術,而隆美爾則将坦克戰表現的淋漓盡緻。

曼施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并稱納粹三大名将,如何排名?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

除此之外,其實德軍還有一位将領,其理論和戰術水準絕不亞于曼施坦因和隆美爾,他就是裝甲戰的倡導者、德軍大将古德裡安,也被稱為“裝甲兵之父”。

一直以來,有很多人存在一種誤解,認為古德裡安也是德軍27元帥之一,其實不是,他的軍銜是陸軍大将,與曼施坦因、隆美爾并稱二戰德國三大名将。

這三人都是閃擊戰的繼承者與倡導者,同時也是裝甲戰應用最出色的将領之一。不少人都喜歡對他們的能力進行排名,但結果往往都是見仁見智。

要想對這三人的能力作出客觀排名,其實并非易事,本文将從戰略指導、戰術指揮、軍事理論、進攻及防禦能力等方面,對其能力進行綜合研判。

何為“戰略”?簡而言之,就是戰争中的謀略。那麼,戰略指導能力也就很好了解了,就是對戰争進行全局籌劃的一種能力。

曼施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并稱納粹三大名将,如何排名?

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

這三人中,曼施坦因的戰略指導能力無疑是最強的。首先來看他制定的“鐮刀收割計劃”,雖然這是一招險棋,但足以證明曼施坦因的戰略能力。

當所有人都認為德軍會沿着一戰老路進攻時,曼施坦因卻另辟蹊徑,他将大家都不看好的阿登山口作為主攻方向,最終殲滅法軍30多個師。

曼施坦因不是突發奇想,裝甲叢集能否通過阿登山脈,他是請教過古德裡安的,這一戰德軍突破馬奇諾防線,直插大西洋将法國一分為二。

隆美爾的戰略能力排在第二,他在1941年就提出過北非計劃。這個計劃如果成功,那北非戰局可能要重寫,他的戰略思想就是以攻為主。

古德裡安在戰略指導方面隻能排第三了,他的成就主要在戰術方面和軍事理論方面。整個二戰期間,古德裡安沒有提出過具體的戰略計劃。

是以,曼施坦因的戰略指導能力最強,其次是隆美爾,最後是古德裡安。

曼施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并稱納粹三大名将,如何排名?

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

實際上,這三人在戰術指揮方面是不分伯仲的,綜合來看,曼施坦因和隆美爾在戰術方面是個多面手,而古德裡安比較專一,擅長裝甲閃擊戰術。

曼施坦因不但具有戰略眼光,而且戰術方式也是呈多樣性,步兵、炮兵、裝甲兵都可熟練指揮,在攻堅、防禦、野戰指揮方面也樣樣精通。

克裡米亞戰役、哈爾科夫反擊戰等,都是曼施坦因的巅峰之戰。與曼施坦因一樣,隆美爾也是一位多面手,他的戰術成就也是裝甲戰。

隆美爾在北非戰場隻有三個德軍裝甲師,盡管人數不是很多,但給英軍造成的損失卻很大,相當于西線幾十個德軍師給英軍造成的損失。

古德裡安把裝甲閃擊戰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閃擊波蘭是驗證其戰術的一戰,他以裝甲叢集進行突破,強調火力、機動、防護三位一體。

曼施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并稱納粹三大名将,如何排名?

中間為曼施坦因

法國戰役中,古德裡安的19裝甲軍僅用6天時間便直入法國400多公裡,一口氣沖到大西洋沿岸,他是裝甲叢集戰術運用的天花闆。

總的來看,曼施坦因的戰術指揮綜合能力要稍強一些,其次是古德裡安的裝甲叢集閃擊戰術,隆美爾隻能屈居第三,他最後的戰略主張未被采納。

軍事理論方面,古德裡安和隆美爾要比曼施坦因豐富。二戰爆發前,古德裡安著有《警惕!坦克》一書,隆美爾著有《步兵進攻》一書。

這兩本軍事理論著作,就是兩人軍事理論水準的展現。盡管曼施坦因在二戰後期創造了新的防禦方式(機動防禦),但并未上升為理論,也未出書。

單從這一方面來看,曼施坦因要比古德裡安與隆美爾略遜一籌。古德裡安的軍事理論要更具系統性,對裝甲叢集閃擊戰術變革也最大。

曼施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并稱納粹三大名将,如何排名?

右為古德裡安

古德裡安的不少軍事理論具有原創性,他提出了自己的“閃擊戰”理論,在裝甲叢集閃擊突襲時講究機動、防禦、火力三大因素于一體。

隆美爾提出過步兵進攻戰術與火力和裝甲相配合的理念,也是屬于創新理論。

總之,從理論創新水準來看,古德裡安第一,隆美爾次之,曼施坦因第三。

在進攻端,毫無疑問,古德裡安肯定是一把利劍。他是二戰初期德國進攻的矛頭,西線戰場長驅直入,東線戰場反複突破,無人超越。

古德裡安在戰場上,就是利用裝甲叢集橫沖直撞。曼施坦因則要沉穩一些,但這隻是相對而言,無疑曼施坦因也是閃擊戰的能手。

隆美爾在北非的進攻力也不可小觑,比起前兩位的硬鋼來說,隆美爾要更為委婉一些,也就是戰術比較詭異,虛虛實實讓人捉摸不透。

是以,進攻方面古德裡安第一,曼施坦因第二,隆美爾第三。

曼施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并稱納粹三大名将,如何排名?

前排中間為隆美爾

在防禦端,隆美爾是一把好手,他注重防禦與進攻相結合,也就是攻防一體。他将裝甲叢集放在防線之後,既能反擊又能随時撤退。

在北非戰場上,隆美爾的這招屢試不爽,在面對數量占優的英軍時,他就是運用攻防一體來與英軍周旋了兩年,足以可見其防禦能力。

曼施坦因強調機動防禦理念,當雙方勢均力敵時,這一理念非常管用,而當幾方力量逐漸變弱時,機動防禦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古德裡安幾乎沒打防禦戰,莫斯科會戰時被撤職,之後再沒有什麼表現機會。

是以,防禦方面隆美爾第一,曼施坦因第二,古德裡安第三。

從戰績方面來看,二戰前期古德裡安肯定當仁不讓,波蘭與法國戰役中的急先鋒。其次是曼施坦因的克裡米亞戰役,最後是隆美爾。

曼施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并稱納粹三大名将,如何排名?

閃擊戰想象圖

二戰後期,曼施坦因更勝一籌,哈爾科夫反擊戰、日托米爾-科羅斯田反擊戰等,都是經典的機動防禦戰績,這一點在後期無人能及。

隆美爾的戰績主要在北非、意大利和法國,後期的戰績要優于古德裡安。

是以,在戰績方面曼施坦因與古德裡安并列第一,隆美爾居後。

綜上所述,這三人的綜合排名是,曼施坦因第一,隆美爾第二,古德裡安第三,但在裝甲叢集使用上,古德裡安當仁不讓地穩居第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