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是記者節,來聽聽惠州這位著名記者的故事

作者: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海生

11月7日,是新華社建社90周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二個記者節,這兩天,新聞界不免會想起一位新聞前輩大咖——廖承志,新華社的早期負責人,為新華社的發展傾注半生心血。

今天是記者節,來聽聽惠州這位著名記者的故事

廖承志(圖檔來源于廣州市僑聯)

廖承志(1908-1983),廣東惠州人,民主革命先驅廖仲恺和何香凝之子。他學識淵博、通曉五國語言,擅長詩詞、書畫、戲劇,外國友人稱他為“奇妙的廖”。

廖承志曾參與陝北新華社和《解放》周刊創辦工作,曾在香港創辦《華商報》《救亡日報》等。

1936年12月,參加長征到達陝北的廖承志,被配置設定到新華社,負責全部外電工作,并承擔編輯新華社廣播稿件的任務。

1946年後,廖承志任新華社社長,并受命釋出了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由此揭開了中國共産黨同各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協商建國的序幕,可謂意義深遠。

1947年,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後,《解放日報》停刊,新華社肩負起通訊社、中央機關報、廣播電台三項重任,成為黨中央指揮解放戰争、向國内外進行宣傳報道的重要工具。為了更好地向世界傳播黨中央的聲音,廖承志開始積極籌辦英文口語廣播。

今天是記者節,來聽聽惠州這位著名記者的故事

廖承志在延安(圖檔來源于廣州市僑聯)

1947年9月11日,英文口語廣播正式開播,為提高廣播品質,他經常親自審閱稿件,還請來了安娜·路易斯、李敦白等國際友人幫忙。

根據形勢的發展,廖承志還在全國各野戰軍建立了新華分社或總分社,及時彙集和報道全國解放戰争的進展情況。1948年春,第一個國外分社在捷克布拉格建立,随後,又在倫敦建立了分社。這兩家分社當時的主要任務是抄收和釋出新華社的英文電訊,不斷擴大解放區在國外的影響力。

作為新聞界前輩大咖,廖承志時刻警醒着新聞後輩,尤其是惠州新聞人:赓續紅色血脈,堅持守正創新,激發奮進力量,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廣東故事、惠州故事……在第二十二個記者節來臨之際,祝所有新聞工作者節日快樂。

2008年,廖承志誕辰100周年之際,根據其生前遺志,經黨中央準許,其骨灰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遷回故鄉惠州,安放在紅花湖景區故鄉園内。廖承志生平陳列室也位于此,2014年正式對外開放,陳列室正門正對着廖承志祖籍地——陳江幸福村。

近日,由惠州市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惠州十大紅色名片”“惠州十大紅色遺址”評選結果出爐,廖承志入選“惠州十大紅色名片”。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馮小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