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馬”——勃朗甯M1903手槍

作者:火與鐵

抗戰時期有大量的國外武器在國内參加抗戰,中國人給這些武器都起了非常貼切的外号,其中手槍有“一槍二馬三花口”,這三種手槍都是美國槍械設計師約翰·摩西·勃朗甯設計,其中“一槍”和“三花口”是比利時FN公司生産,“二馬”由雖然也是由勃朗甯設計卻是柯爾特公司生産,今天主要講一講“二馬”即柯爾特M1903手槍。

“二馬”——勃朗甯M1903手槍

M1903手槍

約翰·摩西·勃朗甯設計的M1900手槍在國際上打出名頭後勃朗甯開始設計新的一款自動手槍,1902年他又申請了一項新的手槍專利,即未來的勃朗甯1903式手槍。

在M1900半自動手槍出現前美國一直是左輪槍的天下,一直在生産左輪槍的柯爾特公司在察覺到半自動手槍的市場後緊急制造了M1900.38口徑(9毫米)手槍,但是相比較FN公司的M1900頭3年年産量超過10萬支及總産量72萬餘支的佳績,柯爾特的M1900手槍總産量不到5000支。

“二馬”——勃朗甯M1903手槍

柯爾特M1900

柯爾特在FN公司M1900銷售額的刺激後又再向美軍推銷.45口徑M1900手槍失敗,但是柯爾特察覺到美軍依然需要一款小型半自動步槍,恰逢此時勃朗甯新槍設計獲得專利,柯爾特立刻和勃朗甯接觸并簽訂了合約,甚至在合約前柯爾特公司就已經建立了生産線,1903年6月第一批樣槍問世,同年8月首批柯爾特M1903式7.65mm半自動手槍上市銷售。

M1903結構與M1900十分相似但是更加簡潔,外形上比M1900的精巧要肥厚一點,但是握感更好;扳機上增加了一個擊錘使用時更加安全,口徑采用0.32口徑(7.65毫米),拆卸時隻需要将套筒拉到最後再将槍管旋轉90度就可以;該槍加工工整,橫平豎直,線條流暢,足見當時美國機械加工業有了長足進展。M1903手槍外觀主色是鐵黑色,抛殼窗鍍鉻呈白色,塑膠握把護闆為咖啡色,其上的圓形COLT“小馬”旗标又是銀色的,這有一種鐵骨柔情的設計美感。

“二馬”——勃朗甯M1903手槍

柯爾特M1903

柯爾特M1903手槍是勃朗甯結合了此前設計的多款手槍的優點,在當時該槍創造了兩個世界之最和兩個世界第一,第一個就是最安全的手槍,該槍采用三重保險方式:手動保險、彈匣不到位保險、握把保險;第二個就是最友善保養的手槍,該槍的分解結合不需要任何工具;該槍是世界上第一支采用握把保險的手槍及第一支采用内藏式擊錘的手槍(内藏式擊錘可以避免鈎挂衣物,适合作為貼身武器)。

“二馬”——勃朗甯M1903手槍

柯爾特M1903内藏式擊錘更适合作為自衛武器

柯爾特M1903上市後,以性能可靠、外形美觀、工藝精美、威力适中飽受好評,不僅民間在搶購,連警察也有購買進而打破了美國警界左輪手槍一統天下的局面。

柯爾特M1903式手槍最早出現在中國始于上海,當時一些美國冒險家來到上海,将其随身攜帶的M1903送(賣)給他們的中國“朋友”,由于柯爾特M1903手槍的槍身和握把護闆上都刻有柯爾特公司嘴含标槍小馬的工廠标志,是以國人将其稱之為“馬牌撸子”。

“二馬”——勃朗甯M1903手槍

“馬牌撸子”的綽号來自把手上小銀牌上的廠标

20世紀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向柯爾特公司定購勃朗甯M1903手槍裝備租界警察;同時上海市政府也購買了勃朗甯M1903手槍裝備上海警察,這是勃朗甯M1903手槍第一次在中國大量購買的記錄。

1930年國民政府财政部長宋子文在海州組建稅警總團,因為宋子文是典型的“美粉”是以稅警總團成立之初裝備的輕武器均是美械,軍官配備的自衛武器就是勃朗甯M1903手槍。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在宋子文的推薦下向柯爾特公司購買了勃朗甯M1903手槍,這些手槍裝備中央軍中的中進階軍官,是以勃朗甯M1903手槍主要配備于軍警兩界,社會上該槍并不流傳。

比利時FN公司也有生産了M1903,口徑9毫米,但是銷量不佳。

“二馬”——勃朗甯M1903手槍

FNM1903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