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陸軍的傳奇武器,機槍中的常青樹——M2勃朗甯大口徑機槍

作者:皮皮姐的大百科

在槍械發展史上,服役時間最長的槍械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認為是AK-47自動步槍,畢竟它的總産量在計算了各種衍生型之後超過1億支,時至今日都還活躍于各個戰亂地帶。然而,AK-47畢竟已經從俄軍之中早早撤銷,是以它很難被算為服役時間最長的武器。真正意義上服役時間最長的槍械,其實是美軍的M2大口徑機槍,這款誕生于1921年的大口徑機槍時至今日已經整整一百年了。那麼,這款百年老槍到底有什麼特别之處呢?

美國陸軍的傳奇武器,機槍中的常青樹——M2勃朗甯大口徑機槍

時間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當時美國遠征軍在潘興将軍的帶領下進入了歐洲,此時的美軍還不如後世的美軍那樣能征善戰,裝備也遠遠談不上精良二字,美軍剛到法國的時候裝備還得靠法國提供,後面雖然緊急裝備了一批美式裝備,但就性能而言也就是一般标準。而潘興每天最生氣的事情,莫過于是自己的頭頂飛舞着德國人的J·I攻擊機,這種皮糙肉厚的攻擊機根本不是美軍配備的M1917機槍所能對付的,0.30-06斯普林菲爾德彈打在上面毫無作用。

氣不過的潘興要求美國陸軍軍械部開發新的機槍來應付德國的J·I攻擊機,而潘興給出的名額也十分簡單,要求新的機槍口徑為12.7毫米,彈藥初速不得低于每秒820米。這個要求對于當時的美國陸軍軍械部屬于高要求,而陸軍軍械部的辦法也很簡單,直接把問題甩給了溫徹斯特公司和柯爾特公司,前者制造子彈,後者制造機槍。先不說柯爾特公司的機槍設計,那溫徹斯特公司就解決不了子彈的問題。因為他們自己制造的實驗性子彈性能拉胯無比,每秒初速才700米左右,根本不能滿足潘興的劃下的名額。

美國陸軍的傳奇武器,機槍中的常青樹——M2勃朗甯大口徑機槍

好在這個時候潘興給出了神助攻,他繳獲來的德國13.2毫米反坦克步槍彈送回了美國本土。這下溫徹斯特公司算是有了救命稻草,他們以這種反坦克步槍彈為參考,設計了美國自己的大口徑機槍彈——12.7×99毫米機槍彈,也就是所謂的.50彈藥。在彈藥有了保證之後,柯爾特公司很快完成了大口徑機槍的設計工作,也就是M1921式大口徑機槍。基本上就是在M1917重機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沒有什麼特别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M1921式大口徑機槍實際上就是M2大口徑機槍的早期型号,當時還是水冷式散熱結構,需要安置一個碩大無比的水冷套筒。另外這M1921式大口徑機槍在定型時已經是1921年了,是以這機槍也就沒趕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好在這M1921式機槍性能不錯,不僅能夠作為高射機槍使用,還對輕裝甲目标有很強的毀傷效果,于是這M1921式大口徑機槍也就在1923年開始生産并配備美軍部隊了。

美國陸軍的傳奇武器,機槍中的常青樹——M2勃朗甯大口徑機槍

可這M1921式大口徑機槍畢竟是個水冷式機槍,加了水之後重達54公斤左右,顯然在實際作戰中不是很友善。于是在1927年到1932年的時間裡,美國陸軍對M1921式重機槍進行持續性改進,将水冷式散熱改為了氣冷式散熱,這種改進型大口徑機槍就被美國陸軍命名為M2大口徑機槍。但這種改進型因為槍管過輕導緻不利于持續射擊,是以就改為了采用重型槍管,這種型号就被稱之為“M2HB”,而可以快速更換槍管的則是“M2QCB”,我們所熟知的M2大口徑機槍,實際上就是這兩個型号構成的。

可以說,廣大軍迷所熟知的“M2老幹媽”此時已經成型,它的原理并不複雜,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卡鐵起落式閉鎖,結構獨特而實用。同時M2大口徑機槍在設計上有液壓緩沖機構,能夠減少後坐力,對于精準度就有了許多保證。而有關于M2大口徑機槍的使用情況,隻能說在二戰時期的美國陸海軍裡(空軍此時尚不存在),M2大口徑機槍的使用都極其廣泛,步兵把M2将其架設在陣地上作為火力支點,各類載具上也能看到它的身影,而美國的戰鬥機更是M2大口徑機槍的忠實使用者。

美國陸軍的傳奇武器,機槍中的常青樹——M2勃朗甯大口徑機槍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M2大口徑機槍對于美國陸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當時美國陸軍的機槍配備情況來看,M1917式重機槍作為水冷式機槍仍舊有所運用,M1919A6中型機槍則是步兵的火力增幅器,BAR自動步槍則是作為輕機槍使用,而M2大口徑機槍實際上則是步兵在防禦時的火力支點,在其有效射程可達1800米的情況下,它能夠在靜态防禦戰裡有效的壓制進攻方,并對防禦薄弱的裝甲車造成有效的傷害。

值得一提是的,在美國的各類載具和坦克上,M2大口徑機槍都十分常見,因為它本身的壓制能力極好,在裝甲部隊的進攻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對敵方防禦陣地上的野戰工事和機槍火力進行壓制,使炮手可以專注于摧毀那些更具威脅的目标,比如說敵方的反坦克炮。尋常的野戰工事是不可能擋住M2大口徑機槍的攻擊,.50彈藥能夠輕易擊穿木頭和沙袋構成的野戰工事。

美國陸軍的傳奇武器,機槍中的常青樹——M2勃朗甯大口徑機槍

當時美軍比較常見的戰術,是将數輛配備了M2大口徑機槍的威利斯吉普組成一個快速分隊,運載一個排左右的兵力對熱點地帶進行快速增援。通常來說這一支擁有M2大口徑機槍的步兵排在抵達戰區後能夠快速地壓制敵方步兵的進攻,這在1944年美軍突破諾曼底大區的眼鏡蛇行動裡很是常見。美軍的快速分隊能夠依托自己的機動性和強大火力,在樹籬之間往返機動,擊退德軍步兵分隊的進攻和反撲。

當然,美軍對于M2大口徑機槍的依賴是很難想象的,她們的近距離防空也是交給M2大口徑機槍來完成。在将四挺M2大口徑機槍組合放置于一個電傳動炮塔之後,美國陸軍就得到了M45防空機槍塔,這種防空武器對于驅散德軍的俯沖轟炸機有一定的作用,四挺M2大口徑機槍同時開火,就算是斯圖卡俯沖式轟炸機也會被擊落。不過,這種武器往往也會被用于攻擊地面目标,尤其是在壓制敵方步兵時有奇效,一旦它被用于攻擊地面目标,那敵方步兵就會迎來一場屠殺。

美國陸軍的傳奇武器,機槍中的常青樹——M2勃朗甯大口徑機槍

自二戰結束之後,M2大口徑機槍在美軍的地位就已經是不可撼動了,曾經和它并肩的裝備換了一茬又一茬,唯有它一直是美軍的常青樹。就如同二戰時期的廣泛運用一樣,如今的M2大口徑機槍仍舊是美國陸軍的制式裝備,被廣泛地用于美軍的各類載具之上。傳聞美軍曾考慮過将其更換,但最終M2大口徑機槍還是繼續服役了,或許它有希望會再服役一百年也說不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