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作者:潮事說

做資料收集的時候,無意中從知乎看到了這麼一個提問,大緻内容是:“一場競技體育的舉辦對城市的實際意義是什麼?”霎時間,倒讓我有些想起了即将在汕頭舉辦的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以下簡稱“亞青會”)。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圖源 | 知乎

作為目前全國唯一一個承辦洲際綜合性體育賽事的非省會地級市,這場特大賽事的舉辦無疑是推動汕頭城市發展的重要加速器和發展機遇。它在幫助這座城市面貌脫胎換骨的同時,也同步加速了汕頭這些年對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的建設步伐。我們是完全可以這麼講的,諸如亞青會這種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對汕頭的發展意義是重大的。

它為汕頭提供了一個可以面向國際開放發展的文明視窗,也對城市品牌效應的形成具備不容忽視的推進作用。

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其實已經不是汕頭第一次大力推進體育文化的發展。在汕頭百載商埠的體育曆史當中,我們的先人也曾早早地為汕頭的體育曆史勾勒出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民國時期開始,民間體育活動就在潮汕地區流轉已久,是當時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自1860年汕頭開埠,不少華僑、港澳同胞、留學生、外國人前來潮汕地區經商、諸如辦學、傳教,一些現代體育項目也随之傳入汕頭。像籃球、排球、網球、足球和跳高、跳遠、鐵餅、鉛球、标槍、賽跑等現代化體育項目都得以廣泛開展,各種健身操和國術運動也都得到推廣和普及。連國小、中學和職業學校,都分别成立有運動隊,定期開展比賽。緻使汕頭成為廣東省田徑運動發展較早的地區。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1921-1923年,汕頭學生的平衡木表演 | 美國人Paul F. Cressey在汕頭教會學校任教時拍攝的圖檔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1921-1923年,汕頭教師和學生的籃球比賽 | 美國人Paul F. Cressey在汕頭教會學校任教時拍攝的圖檔

光緒三十三年(1907)期間,汕頭同文學堂在海關前創辦運動會,為潮汕運動曆史首次書寫出現代體育的開篇序章。

民國九年(1920)-民國11年(1922)期間,汕頭體育會成立。在之後時間中,截止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為止,全市光各種體育運動協就多達十多個。

民國17年(1928),經市政府教育會議決定,全市每年舉行運動會一次。同年12月15日首屆運動會中山公園剛落成的運動場舉行,到民國23年(1934)共舉行6屆。全市運動會提出的宗旨是“聯絡各界提倡體育、發揚尚武精神”,賽事分為田徑、球類和表演三大類、數十個項目,賽程已非常接近當代的大型運動會。從1928年至1932年5年間,盡管汕頭市市長換了6任,但全市運動會每年一屆從未間斷。而當時汕頭本地媒體,以《汕報》為代表,最早倡導社會體育運動,後來常年刊登球訊,開辟國内、國際體育新聞專欄。各大報紙也紛紛效法,進而汕頭人崇尚體育的風氣日盛。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1921年,汕頭教會學校招待足球隊的宴會(圖源 | 網絡)

至此,汕頭現代體育運動的發展便從民國時期就奠定下了堅實基礎,并于汕頭解放後得到蓬勃發展。1953-1957年,汕頭專區,汕頭市及各縣體育運動委員會相繼成立。人民政府和各體育組織加強對體育工作上司的同時,開始組建專業運動隊和運動代表隊,市區也開始建立國防體育俱樂部和業餘體育學校,紮實教育訓練體育人材。1954年,汕頭隆重舉行專區首屆體育運動大會,并以此為契機,正式全面促進全區體育事業的發展。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在往後的數十年時間裡,汕頭再也未放棄過體育運動方面的建設發展。除了不斷加強各類體育設施建設,政府投資在建設公共體育場地的同時,社會各界也積極參與到全民健身的體育場地投資當中,形成了政府、社會、個人共建體育設施的良好局面。

現我市擁有乒乓球、跳水兩大國家級訓練基地和潮汕體育館、潮陽體育館、正大體育館等一批公共體育場。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1986年5月建成的海濱體育場,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 圖源 | 洪浩拍攝于1990年代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1989年12月29日竣工的的潮汕體育館 圖源 | 鄭育能拍攝于2000年代

與此同時,自1984年汕頭有選手參加奧運會等系列國際賽事開始,汕頭在國際運動賽事中就屢建戰功:2004年雅典奧運會,出生沈陽被汕頭乒乓球學校挑選來汕訓練的馬琳獲得乒乓球男雙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出生在湖北武漢于汕頭市跳水學校進行跳水訓練的胡佳,獲得男子10米高台跳水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廣東汕頭人郭偉陽獲得了男子體操團體金牌;2021年7月28日東京奧運會,廣東省汕頭市謝思埸在跳水男子雙人3米闆決賽中奪得金牌。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 謝思埸(左) 圖源 | 視覺中國

現在,再讓我們回望2017年底汕頭市政府同意申辦第三屆亞青會時。

從民國時期,汕頭磕磕碰碰逐漸建立體育文化,以身作則帶領市民群衆建立體育運動意識,并以強身健體帶領汕頭市區的經濟發展開始。

到2018年5月,廣東省政府正式準許汕頭市向國家體育總局申請舉辦2021年第三屆亞青會;2018年年底,國家體育總局準許同意汕頭的申請并向國務院申報;2019年2月份國務院準許汕頭市正式申辦第三屆亞青會為;2019年3月,由廣東省體育局和汕頭市政府上司率領的申辦代表團赴泰國曼谷參加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并作申報陳述。亞奧理事會對汕頭市的各項申辦工作予以高度認可,所有執委一緻同意後,亞奧理事會主席艾哈邁德·法赫德·薩巴赫親王正式宣布,将2021年亞洲青年運動會舉辦權授予汕頭市,并與中國奧委會、汕頭市人民政府簽署備忘錄為止。

汕頭終于成功申辦第三屆亞青會,也真正完成了一座面向全國、巍然屹立的運動裡程碑,也為這座城市的磕磕絆絆的體育曆史答出了一張具備實踐價值的最佳答卷。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同時,從以往的曆史我們可以看知,民國時期潮汕地區體育活動在當時政府的支援下,就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普及。而如今,這種文化的建設在科技與經濟同步進步的汕頭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并呈現出了豐富多樣的局面。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所謂體育強則國家強,國家強則體育強,發展體育事業不僅是實作中國夢的重要内容,對城市綜合實力和市民素質等方面也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借此亞青會舉辦契機,汕頭獲得了一個高性能的“發動機”。汕頭體育館也在這樣的契機下全面推進亞青會各運動場館的更新改造工作,以及内海灣整治、環境衛生、城市道路交通建設等城市脈絡建設。

現在,讓我們不妨将眼光放得更長遠些,亞青會想必會給汕頭的發展帶來另一番良好發展的局面。也讓我們共同希望,2021年之後的汕頭能與亞青會的推進下,破繭成蝶,帶着汕頭自信、潮人精神沖出國門,沖向世界!

第一個體育協會到2022年亞青會,汕頭到底經曆了什麼

資料參考:

*連遠斌:民國時期潮汕地區體育活動探究[J]. 韓山師範學院學報, 2015(4):22-28;*曾旭波:《汕頭埠史話》[M] 2018-4年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王琳乾/鄧特:《汕頭市志》[M] 1999年新華出版社出版;*林蓁/陳史/蔡曉丹:進入“亞青時間”汕頭全力奔跑[J];*《曆史潮汕》欄目

注:本文内容編輯倉促,若有錯漏和表述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