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樂死來了?國内首家醫院,允許患者自己簽“生前預囑”

作者:Ivy談養老

據江蘇新聞報道:為了讓死亡更有尊嚴,江蘇省老年病醫院允許患者先簽署“生前預囑”。在江蘇省老年病醫院病房裡,70歲的退休教師殷惠銘簽下了一份生前預囑:當生命支援隻能延長死亡過程時,放棄心肺複蘇、放棄使用呼吸機、放棄使用喂食管、放棄輸血、放棄使用昂貴抗生素。

活着有體面,最後時刻走的也要有尊嚴。

大多數人忌諱談論死亡,也害怕面對親人的離去。是以當自己身患絕症,或者對身患絕症的親人,不管付出多少,都希望能盡一切方法搶救,讓其可以延長存活時間。

可事實上,多數搶救會造成創傷,患者在臨終前可能要承受極大的痛苦,生存品質并不高。是以現在“尊嚴死”和“生前預遺囑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被人了解和接受。

台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在瑞士執行安樂死,家人公開了他生前最後的畫面。對于即将來臨的死亡,傅達仁顯得非常平靜,他說了一大段告别語,最後一句話便是“再見”。

安樂死來了?國内首家醫院,允許患者自己簽“生前預囑”

他先後喝了四口,最後一口一飲而盡。他的兒子泣不成聲,連着對爸爸說:爸爸我們愛你,好,不痛了。

安樂死來了?國内首家醫院,允許患者自己簽“生前預囑”

最後,醫生又遞給傅達仁一杯清水,他也痛快喝了進去。看到傅達仁喝完最後一口,家人都感覺釋然,夫妻為他鼓掌,大贊他好棒。整個過程共計2小時13分鐘,傅達仁于18點58分正式結束了生命,享年85歲。最後倒在兒子懷中慢慢睡去。

傅達仁年輕時上過央視春晚,和宋世雄還有過互動,一度,在中國的電視熒屏上,有“南有傅達仁 ,北有宋世雄”之稱。但他在晚年的時候可以說是經曆了非常多的病痛的折磨,身體的各個部位各個器官都發生了不同的病變,尤其是眼睛的視力下降,嚴重基本上已經看不清了。他的胃切除了将近一半,膽也發生了問題,每隔半年還需要再重新做手術換一個新的膽囊。

安樂死來了?國内首家醫院,允許患者自己簽“生前預囑”

在如此精神肉體雙重折磨的情況下,傅達仁選擇向自己的家人提出安樂死的要求,希望通過這種面對死亡的手段讓自己能夠更加安靜地離開人世。面對被疾病折磨而日漸痛苦的傅達仁,家人的态度也從堅決反對到了解并尊重,于是就有了本文上面那一幕。

保羅薩特曾經說過:生命的悲劇在于它永恒的處在不斷縮減之下。

大衛·梭羅也曾說過:死亡才是真正具備哲學意義之事,死亡的問題,才是人類的終極問題。

由此可見,死亡教育對于生命來講既必要又重要,它是生命教育的意義之一,它需要一直進行下去。隻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教育才能更加完整,人性才會更加豐沛。畢竟對于生命來說,不僅需要感性,更需要理性;就像對于死亡來說,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這裡是Ivy談養老,喜歡本文就點個贊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