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昭公真的是無道昏君嗎?

作者:稻草說曆史

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其弟公子禦殺害了太子自立為君,公子杵臼在國人的簇擁下打敗公子禦,于公元前619年被擁立為君,是為宋昭公。

宋昭公繼位之初,就被祖母王姬教了做人。由于對祖母“不禮”,手下親信黨羽被殺,宋昭公的勢力被清除,可以依靠的力量被消滅。可以說宋昭公執政開始,他的位置就是不穩定的,地位岌岌可危,受宋國公族勢力鉗制,形同傀儡。

宋昭公真的是無道昏君嗎?

宋昭公執政八年,八年間宋國内憂外患。公元前617年,楚國糾集附屬國攻打宋國,宋昭公無奈屈辱求和;宋國内部爆發災荒,饑民無數,宋昭公竟然連赈災的力量都沒有,隻能眼看着公子鮑在祖母王姬的幫助下施舍糧食,出入六卿之家,拉攏人心,做好了篡位奪權的輿論準備。

更令他崩潰的是他的祖母王姬竟然要和公子鮑私通,公子鮑拒絕後,王姬為了達成目的,竟然決定幫助公子鮑篡位。公元前611年,宋昭公去盂渚打獵,被王姬派人攻殺。

宋昭公真的是無道昏君嗎?
《左傳·文公十六年》:既,夫人将使公田孟諸而殺之。公知之,盡以寶行。蕩意諸曰:“盍适諸侯?”公曰:“不能其大夫至于君祖母以及國人,諸侯誰納我?且既為人君,而又為人臣,不如死。”盡以其寶賜左右以使行。

宋昭公在去盂渚之前就知道了祖母王姬和公子鮑聯合殺他的計劃。宋昭公知道後,就帶着大量财寶出行。蕩意諸建議逃到其他諸侯國去。宋昭公說:“我連臣子和祖母的支援都争取不到,又有哪家諸侯願意接納我呢?況且我做過國君,如何再做别人的臣子?還是死了算了。”宋昭公把他的珍寶全部賜給左右随行人員,讓他們離去,自己前往盂渚一意赴死。

宋昭公真的是無道昏君嗎?

《史記》關于宋昭公的記載是:“昭公無道,國人不附。”其實很難說宋昭公“無道”,宋昭公的錯誤就是對奶奶“不禮”,沒有能夠得到自家奶奶的支援,以至于黨羽被清除,完全失去了執政的勢力和基礎。雖然末期宋國出現災荒,出現饑民,但很難把責任歸咎于宋昭公這個沒有掌握國家政權的國君身上。是以要說他“無道”就有點過分了,“無道”可是人君之極罪,隻有夏桀、商纣才被冠以“無道”,宋昭公還差着層次呢。

縱觀宋昭公執政,執政生涯充滿屈辱,他沒有懲辦任何一個叛亂者,沒有做任何一件他想做的事,其政權岌岌可危。 他被國人推舉上位,被公族勢力趕下台。如果說宋昭公無道,不如說他無能更準确些,但他的無能,也是有心無力,無可奈何。

宋昭公真的是無道昏君嗎?

其實看宋昭公死後的谥号就明白,他至少離無道昏君差的遠。昭的意思是光明、顯揚,很顯然是一個美谥。群衆的眼神還是雪亮的。雖然宋昭公做過一些錯事,但他在沒有掌握國家政權的情況下,也是無奈之舉。是以宋昭公還真不能作為無道昏君來對待。

宋昭公的死,還是因為宋國國内宗族勢力多,公族與王位之間鬥争,宋昭公有心無力罷了。真要說的話,宋昭公是死于公族勢力内鬥之手,公子鮑和襄夫人王姬更“無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