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析東漢戰争:東海大叛亂!劉秀引兵親征,一舉蕩平東海王

作者:曆史總探長

公元28年,春季。

劉秀的大軍剛剛平定河北、荊州兩個地區,東部戰場又出現了更大的危機。

東部戰場大抵以梁地劉永、山東張步、董憲為主。

梁地被東漢将領蓋延蕩平之後,劉永被殺,其部将周建、蘇茂保護其子劉纡逃到垂惠,擁立劉纡繼任梁王。

劉秀繼續下令分兵掃蕩梁地殘餘勢力:

王霸、馬武圍攻垂惠劉纡、周建、蘇茂

蓋延圍攻彭城一帶的殘餘勢力

解析東漢戰争:東海大叛亂!劉秀引兵親征,一舉蕩平東海王

蓋延在一路攻破蕲縣,直接進入董憲地盤邊境,與董憲部将在留縣展開戰鬥,再度攻破留縣,兵鋒直逼彭城。

蓋延趁熱打鐵,與平狄将軍龐萌聯手兩翼包抄,終于逼近彭城。

周建、蘇茂兩人引兵交戰,再度被蓋延擊潰,兩人選擇逃入董憲境内。

解析東漢戰争:東海大叛亂!劉秀引兵親征,一舉蕩平東海王

此時的山東境内尚有兩股強悍的勢力,張步、董憲二人的實力不容小觑。蓋延掃平梁地時,劉秀調撥走了一部分兵力,留在梁地的兵力僅有兩萬多人。

面對兩個強悍的山東割據勢力,說實話,蓋延是有點心虛,盤踞在彭城未敢繼續追擊。

不過,很快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來了!

董憲的部将贲休獻出蘭陵城投降。

蓋延知道,自己進入董憲地盤的機會到了,有了贲休這個強有力的跳闆,他可以一躍進入董憲地盤,将梁王殘部以及董憲一塊收拾。

不過,董憲的速度很快,他聽到自己部将贲休反叛,立馬提刀上馬就朝着蘭陵城沖殺過來。

贲休的蘭陵城形勢危急。

蓋延上書劉秀想要馳援贲休城,不過,劉秀的大局觀遠遠要超越諸多部将,他提議直接撲殺董憲的大學營郯城。

解析東漢戰争:東海大叛亂!劉秀引兵親征,一舉蕩平東海王

如此一來,董憲必然會撤兵回援,蘭陵城自然解圍。

蓋延認為贲休剛剛舉城投降,如果不直接前去營救,必然失去當地民心,恐怕以後想要攻打董憲,隻會變得難上加難。

再者,如果因為攻打郯城,蘭陵城被破,贲休被殺,山東各地的據點勢必意味東漢軍乃無情無義之軍,隻會困守據點,再不會有投降的城池。

蓋延想法很正确,也指出了山東一帶的痛點所在。

這片土地的群眾太過注重義氣,山東大漢們所倡導的忠義之道,遠遠超出其他任何一個地方。

隻是,作為行軍統帥的他,忘了了至關重要的一點。

行軍打仗,永遠要以主動權為先,一旦在戰場中陷入被動,很容易為此疲于奔命。

蓋延很快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蓋延等人拒絕劉秀的建議,從彭城出發,急行軍馳援蘭陵城。

蘭陵城下,董憲等人佯裝大敗,開始敗退,主動給蓋延讓出了一條進入蘭陵城的通道,蓋延等人順利進入了蘭陵城。

解析東漢戰争:東海大叛亂!劉秀引兵親征,一舉蕩平東海王

第二天,蘭陵城下突然湧現出大量的軍隊,将蘭陵城圍困起來。

蓋延知道,自己上當了!

此時的蓋延才下令猛沖包圍圈,攻打郯城。可士兵們剛剛經過一番沖殺,那裡還有什麼戰鬥力,郯城無法順利攻克,蓋延隻能下令在彭城、郯城、下邳三城之間劫掠。

解析東漢戰争:東海大叛亂!劉秀引兵親征,一舉蕩平東海王

蓋延沖殺出蘭陵城之後,董憲順利攻破蘭陵城,斬殺贲休。

此時蓋延已經在戰場中疲于奔命,成為了無頭的蒼蠅。

更為可怕的是,後方大學營守将龐萌反叛了!

龐萌斬殺彭城太守,出城攻破蓋延,蓋延全軍潰敗,渡泗水逃亡。

公元29年,二月。

王霸、馬武攻破垂惠,周建被殺,蘇茂、劉纡兩人也進入了董憲的地盤。

公元29年,三月。

劉秀眼看山東局勢越來越動蕩,他終于選擇了親自出手。

龐萌反叛之後自稱東海王,屯駐桃鄉以北,引兵圍攻桃鄉。

劉秀則下令讓各将領迅速前往任城集合,以期解除桃鄉危機。

解析東漢戰争:東海大叛亂!劉秀引兵親征,一舉蕩平東海王

五月,董憲聽聞劉秀親征,遂下令在其境内布防。

董憲、劉纡屯駐蘭陵防守

蘇茂、佼強引兵馳援桃鄉方面的進攻

解析東漢戰争:東海大叛亂!劉秀引兵親征,一舉蕩平東海王

劉秀引兵率先進抵任城,龐萌迅速朝着任城撲殺過來。此時,劉秀真正的目的是以大軍團直接蕩平董憲,他需要等待各路大軍的到來,并不急于和龐萌交戰,下令嬰城據守。

龐萌大軍圍攻任城二十多天,未能攻下任城。

終于,大司馬吳漢、漢忠将軍王常、前将軍王梁、捕虜将軍馬武、讨虜将軍王霸進抵任城,一路追擊龐萌到桃鄉北,龐萌戰敗,引兵退守蘭陵城。

蘭陵城地處平原地帶,對于劉秀大兵團的到來,董憲深感憂慮。

他幹脆提領大軍北上進抵昌慮防守,又招降當地流民軍在建陽防守。

解析東漢戰争:東海大叛亂!劉秀引兵親征,一舉蕩平東海王

這塊丘陵高地,成為董憲對抗劉秀的最後保障。

公元29年,七月。

劉秀決定正式對董憲發動進攻,隻是,董憲據高守險,着實不好下手。

想要真正的突破董憲的丘陵防線,需要找一個突破口。

而董憲之前招降的流民軍就成為了劉秀突破防線的契機。劉秀并沒有引兵從正面進攻董憲防線,而是從湖陵進兵,直接撲殺到了流民的左翼。

雙方在泗水一帶展開對峙,流民軍因為缺糧,幹脆直接溜了。

如此一來,董憲的丘陵防線瞬間崩塌,劉秀大軍得以順利進抵昌慮城下。

大軍攻城三日,昌慮城被破,佼強率衆投降,蘇茂逃亡張步的地盤,董憲、劉纡、龐萌逃回大學營郯城。

解析東漢戰争:東海大叛亂!劉秀引兵親征,一舉蕩平東海王

八月,大司馬吳漢引兵進攻郯城,劉纡被部衆殺害,董憲、龐萌退守逃亡朐縣,吳漢引兵圍攻朐縣。

公元30年,二月。

朐縣已經被圍七個多月,城中糧草斷絕,董憲、龐萌出城逃亡,城中妻子被吳漢擒獲,兩人終于決定投降,不過還沒能真正的投降,兩人的腦袋就被吳漢帳下校尉所砍。

至此,東海平定。

劉秀在關東一帶僅剩最後一個對手。

---張步。

這些年的征戰,劉秀的眼中終于出現了一絲曙光,王朝末世的那種蒼涼感,即将爆發出全新的生機,一個新的大一統王朝也即将重制世間。

本文地圖繪制于“發現中國”——地圖分享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