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悟實訓」從“上海智慧”中尋找“黃山密碼”

作者:黃山線上
「體悟實訓」從“上海智慧”中尋找“黃山密碼”
「體悟實訓」從“上海智慧”中尋找“黃山密碼”

“師從上海,幹在黃山。”上月底,黃山市委市政府禮堂,作為“四千工程”代表,黃山市交投集團總裁馮家成作了題為“走進長三角創意委,體悟創意之都精髓”的報告,這時他剛從上海回來一周。

今年7月19日,黃山市赴長三角創意委體悟實訓小分隊“東進”上海“取經”,為期三個月。70後的馮家成,與80後的文旅局計财科科長杜俊、90後的發改委長三角辦副主任劉昀,開啟了“789”體悟實訓小分隊。

「體悟實訓」從“上海智慧”中尋找“黃山密碼”

馮家成(右三)、杜俊(左二)、劉昀(左一)參訪位于上海的英國标準協會(BSI)中國總部

01. 探究“創意之都”密碼

“黃山最高樓隻有100米,而上海最高樓有600多米,站在上海金茂大廈和站在黃山的天一國際,視野是不同的。”講起在上海的體驗,杜俊止不住笑意。

創意産業,是小分隊這次的聚焦重點。“如何借鑒上海經驗,推動黃山創意之花有聲有色精彩綻放?”這是小分隊給自己定的體悟實訓“必答題”。

「體悟實訓」從“上海智慧”中尋找“黃山密碼”

2020年,上海共認定了149家文化創意産業市級園區、16家示範樓宇和28家示範空間,還集聚着喜馬拉雅、小紅書、哔哩哔哩等頭部網際網路企業,讓馮家成感歎:“在上海線上新經濟體觀摩期間,深刻感受創意人才是核心要素,内容和營運是關鍵。”

「體悟實訓」從“上海智慧”中尋找“黃山密碼”

拜訪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合作交流辦公室等政府機構4次,考察上海創意園區(街區)36次,赴合作夥伴機關參訪25次,聚焦項目合作座談交流14次,邀請上海客商赴黃山考察9次,組織黃山幹部到上海學習4次……三個月裡,小分隊馬不停蹄探究“創意之都”的成功密碼,探索将“上海經驗”轉化為“黃山實踐”。

“上海是創意的,瞬息萬變的,它伫立于時代的風口,随時準備着連接配接世界,随時準備着改變和革新。”劉昀在跟班學習工作小結中寫道,“來到上海,才知道這裡不是隻有硬實力,更有彰顯自身精神和品格的軟實力。”

「體悟實訓」從“上海智慧”中尋找“黃山密碼”

02. 打卡“時尚之都”活力

“魔都”上海,在于充滿活力、無限創意,也是瞬息萬變。

步行或騎行,成為小分隊最中意的出行方式。“行走在上海,滿滿都是文藝時尚的創意街區、文創園區和散落于大街小巷的創意塗鴉、創意作品,一眼望去是青春活力、充滿朝氣的少年。”

“上生·新所、武康路、巨鹿758、恒基旭輝天地……打開上海地圖,你會發現這些曾經的老廠房、舊倉儲空間等工業遺存,已在城市空間新更新中,蛻變為創意城市的網紅地标。”杜俊如數家珍,黃浦江、蘇州河兩岸,延安路沿線的創意園區星羅棋布,遍地開花,讓人流連忘返。“上海最初面對産業結構更新、老舊廠房改造等工作時,沒有用單純的經濟名額衡量産業的發展,更沒有簡單粗暴地将閑置老舊廠房立即拆除,而是學習借鑒國際創意經濟發展經驗,聚力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目前這已成為财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悟實訓」從“上海智慧”中尋找“黃山密碼”

2021年,上海推動五個新城的“一城一名園”建設,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創産業名園,形成一批千億級産業叢集,讓小分隊倍感振奮。“作為擁有黃山、徽州兩個頂流IP的城市,不能倚仗‘老祖宗’留下來的自然和人文寶藏坐享其成,應以國際化視野、市場化思維去找市場、找出路。”

三個月來,收獲理念也收獲項目。與長三角創意經濟專委會簽訂合作協定,将共同打造鄉村旅遊示範村,針對屯溪區屯光鎮南溪南村、徽州區西溪南鎮石橋村、歙縣賣花漁村等9個村落,打響“村落徽州”品牌。

03. 綻放“創意黃山”之花

“準确把握黃山在長三角的角色是什麼?長三角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前沿的産業是什麼?黃山的支柱産業文化旅遊發展的定位和路徑是什麼?”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強鵬程提的三個問題,讓小分隊印象深刻。而在與長三角創意經濟專委會交流中,秘書長沈蕾也直言:“黃山與長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具有發展創新産業的先天優勢和條件,但當代感不足、國際化不夠、高人才缺乏、産業鍊缺失等問題限制了黃山的跨越式發展。”

“我們常說要跳出黃山看黃山,上海人眼裡的黃山可能看到的更多是我們忽略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正是指引我們發展的方向。”小分隊感歎,黃山與上海,最大的差距是在産業發展、招商引資等方面缺乏超前的戰略眼光和長遠的發展思路。

模式不能照搬,經驗可以借鑒。杜俊說,目前黃山消費市場面臨整體恢複偏慢、産業急需轉型更新等問題,需要全面激發創意創新創造,是打造高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國際化旅遊目的地的實作路徑。

「體悟實訓」從“上海智慧”中尋找“黃山密碼”

“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變,是這場東行的意義;用,才是這次學習的最終目的。”馮家成認為,要讓上海創意“觸電”黃山好物,在深度挖掘黃山文化、生态、旅遊和美學價值的同時,全力做好創意黃山的頂層設計,包括制定出台促進創意産業發展的一系列規劃、意見、實施方案,配套專項資金或專項基金,研究發展創意經濟的領域、産業和路徑,以無邊界創意突破樊籬、改造産業、賦能發展,将“黃山優勢”轉變為“黃山機遇”。

作者:程向陽、徐劍

新聞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王婧 二審:徐海生 終審:李學軍

「體悟實訓」從“上海智慧”中尋找“黃山密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