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來年前我爬黃山時,在一個不知名的山坡上,看到成片的松樹,其中很多松樹的造型都類似迎客松,我端詳了一會,發現和它們生長的地方以及向陽性有關,因為長在那個地方,向着太陽生長的話,自然就會長成那個造型,樹冠和枝幹向一邊生長,而另一邊就稀稀落落,甚至沒有。
也就是說,黃山上類似迎客松的松樹其實不少,隻不過迎客松剛好生長在一個特别的地方,于是脫穎而出。
有點像啥呢?就像人。資質和能力都差不多,但因為所處的環境和位置不同,進而産生了巨大的差别,至于說本質上到底有多大差别,真不好講。
迎客松很美,但稱之為國寶,就多少有點過了吧?
它就是一棵樹,它也有生命力,這就意味着它不可能永遠站在那,它的美正是來自它的自然而然、因勢而生,人為的賦予它過多的涵韻、延續它的姿态,不見得為美啊。
說句不好聽的,它終會有一天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