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天水市衛計委副主任李姝

作者:新天水網
專訪天水市衛計委副主任李姝

根據中宣部、省委宣傳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宣傳報道意見》有關安排,市委宣傳部組織省屬駐市和市屬主要媒體,于12月8日啟動天水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媒體大型采訪活動。天水日報全媒體開設“天水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媒體大型采訪”專欄,對記者采訪的稿件進行刊發報道,多角度、全方位充分反映各地各條戰線改革開放取得的新成就、展現的新面貌、發生的新變化。

為群衆鋪就健康之路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全媒體采訪團專訪市衛計委副主任李姝

□記者 孫燕芸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市的衛生計生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衛生計生事業從單純的治病走向防病;從單一的醫療衛生服務走向集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全方位健康服務,為全市人民群衆鋪就了一條穩健可靠的健康之路。

12月20日,慶祝改革開放40年全媒體采訪團專訪了市衛計委副主任李姝,聽她暢談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衛生計生事業發展曆程。

李姝說,改革開放以來,天水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将醫改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将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深化醫改工作方向明确、路徑清晰、措施得力、成效顯著。按照國家、省、市的部署,大力推動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從無到有,實作了全面覆寫,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重特大疾病報帳病種擴大到50種,建成了惠及全市人民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銜接機制,為群衆就醫建立了多層保障體系。

公共衛生服務實作了全覆寫,傳染病防控能力顯著增強,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8年,全市衛生機構僅有447家,改革開放以來,全市衛生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起來,到2017年底,已增加到4238家。醫療機構床位數由1978年的4700張增加到2017年的1.5萬張,衛生技術人員由1978年的6626人增加到2017年的14107人。市、縣級醫療機構設施裝置、就醫環境和基礎條件全面改善,特别是市第一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3所三級甲等醫院,硬體建設和服務能力都走在全省前列,成為隴東南醫療服務的中心。

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取得明顯進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關聯,破除了以藥養醫機制,全面推動了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工作的落實,建立國家級、省級重點專科34個,城鄉醫療服務能力和技術水準得到極大提升,為城鄉居民提供了安全、有效、便捷、優質的醫療衛生保健服務,有效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未來我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将如何推進?李姝告訴記者,下一步,全市衛生健康工作将緊緊圍繞健康天水的戰略目标,以深化醫改為龍頭,全面落實作代醫院管理制度,着力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工程,持續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和慢病防控管理,促進中醫藥産業融合發展,加強健康科普知識宣傳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全市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