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文值得收藏,兩千字簡述平劇程派知識,您離資深票友又近了一步 正确地了解程派程派藝術知識點

作者:聽戲APP

要想唱好程派,首先要正确地了解程派,了解程派唱腔的特點和掌握程派唱腔的演唱技巧。

程派是 “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先生創始的,風靡幾十年的平劇藝術。其唱腔“挺拔秀麗、柔裡有剛、剛柔相濟、藕斷絲連、若斷若續”,深受廣大程迷的喜愛。

那麼為什麼說要“正确了解程派哪”?因為現在有人學習程派不聽程硯秋,就象有人學裘派不聽裘盛榮一樣。有人學習程派肆意地誇大程派的喉音,就象有人學習馬派,就一定要大舌頭。現在許多學習程派者把程硯秋大師唱法技巧中某些微妙的特色随心所欲地誇大、拉長、加重、加強,刻意地使用喉音和嗽音,一味地求粗求響,故弄玄虛,制造怪癖,标榜這是程派的正宗原味,反而把程先生自然流暢、聲情并茂的唱貶成了不象程派。你可能喜愛某些演員甚至是其追星族,但你要是真正的喜歡程派,首先就要研究程硯秋,去“尋根求源”。我的意思不是不讓你聽别人的唱 ,不讓你去模仿别人,是讓你正确了解程派是什麼。

本文值得收藏,兩千字簡述平劇程派知識,您離資深票友又近了一步 正确地了解程派程派藝術知識點

以前藝術流派的出現是藝術昌盛的标志,也是平劇發展之必然,流派的形成正是由精到通,由通到變進而創新。流派産生如是,學習流派也如是,掌握要領是根本。走江湖的三、四流演員,往往誇大流派的缺點,嘩衆取寵。如尾音砸夯是梅派,悶着嗓子唱是程派,扭腰擺胯是荀派、露胳膊挽袖子是尚派,即使舉動惟妙惟肖,隻有外在形态,缺乏内在創造,也是沒有角色氣質的。是以,學流派切忌這種華而不實,糟蹋藝術的惡劣作風。個性張揚是流派的特色,但是流派藝術絕不會是個怪物,不要把它唱的怪怪的。

唱好程派應該把最美的音色亮給聽衆,而不是故意悶着嗓子,把聲音憋粗,甕聲甕氣。

本文值得收藏,兩千字簡述平劇程派知識,您離資深票友又近了一步 正确地了解程派程派藝術知識點

平劇程派知識點:程派唱腔,有較為獨特的發聲方法,尤其在“嗽音”、“腦後音”的運用上,形成了程腔沉郁、凝重的藝術特色。“嗽音”,是一種氣頂喉頭振動聲帶的發音,原本在旦角唱腔中很少使用。

程先生在老生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吸收“嗽音”到旦角唱腔中,使腔在嗓子眼裡轉悠,含而不放,耐人尋味。“嗽音”運用是否得當,全在于氣的控制。氣小,“嗽音”出不來,過了,就會形成“砸夯”。

程派的“鬼音”,在于發聲方法與演唱方法上。所謂“鬼音”,屬于共鳴範疇,多使用于閉口音,共鳴位置往後移,也就是所說的“腦後音”。程先生吸收了老生“腦後音”的特點,共鳴位置移後,用氣提起來唱,增強了唱腔的力度、厚度和凝重感。

程先生并不是一味地悶着唱,而是運用氣的力量與發音部位的控制相結合的演唱方法,使聲腔凝重、深沉,具有一定的立音和厚度,找出共鳴位置,再适當地加以抑揚頓挫、吞吐收放,形成獨特的程腔藝術。

程腔的特點(1)悲劇人物哀怨、堅貞、纏綿;(2)發聲方法、吐字行腔獨具匠心。程派唱腔中,完全可以使用亮音,但使用時必須注意,亮音要有厚度和力度,不能虛飄賊亮,這樣的亮音才能與程腔沉郁、凝重的風格和諧統一。

本文值得收藏,兩千字簡述平劇程派知識,您離資深票友又近了一步 正确地了解程派程派藝術知識點

程派的唱,非常講究用氣,即用丹田氣托着唱,不宜用胸腔呼吸的方法,着力點不在喉頭,聲帶必須保持松弛狀态,疲勞點在于用氣上面。一出戲唱下來,要感到後頸發麻(腦後共鳴),小腹空蕩(丹田用氣),嗓子并不覺得如何疲勞。

程腔強調氣的運用,不僅高腔要氣足神滿,就是低腔,尤其是那種細若遊絲、綿綿不斷的長腔,完全仗的是充沛的丹田氣,音調雖低,但所費之氣,卻比高腔有過之而無不及。缺少或較少隻用丹田氣,往往難于展現程腔的美妙化境。

一口氣不能無限,在行腔中必須留氣口,要換氣,偷氣。程腔在氣口上很講究,換氣、偷氣不能明顯,要使人難以察覺,好象一口氣綿延不絕,以保持唱腔和情感的完整、流暢和圓美。

程先生對自己的唱腔,一向要求“圓”。他力求保持整個聲腔的渾然一體,不見棱角,天衣無縫,流暢自如。程先生的“圓”,不僅對唱腔,就是念、做、舞、打,以及水袖等,都要求“圓”美一體。那種見棱見角的表演風格,一向是程派藝術所不取的。

本文值得收藏,兩千字簡述平劇程派知識,您離資深票友又近了一步 正确地了解程派程派藝術知識點

要處理好程腔字與腔的關系,就要在四聲準确的基礎上,通過運用唇、齒、喉、舌、牙五音部位,把字咬準,再加以吞吐收放、抑揚頓挫,務使字中含腔、腔中有字,兩相吻合,音調分明。

字的演唱分頭、腹、尾三個部分。字頭未出口前,氣要先上,暗暗蓄勢,用氣領字音,放出字頭。至字腹,則氣放足而音全出。字尾則徐徐提氣,歸韻收聲。有的字,特别是噴口字,則需要運用氣阻的方法,把氣先提上去,蘊含不放,到一定程度時,帶着字音,沖口而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