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種語言講黨史 南京郵電大學導員用心培養“小豆芽”

作者:高校圈的那些事兒

  “每個人都是一株小豆芽,雖然小而不起眼,但是生命力非常頑強,有着參天的理想。”為了引導學生積極學習黨史,追尋百年紅色記憶,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的高豔麗老師在自己的微信公衆号“豔麗姐de小豆芽”裡,開設了“深耕學堂,百年獻禮”專欄,計劃釋出100期中、日、英三種語言的黨史學習課程。截至目前,公衆号已釋出了20多期,成為該校學子學黨史,悟思想的大舞台。

三種語言講黨史 南京郵電大學導員用心培養“小豆芽”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The Long March was a declaration, a publicity force, and a sower of seeds.”在講述長征精神時,高豔麗和學生們用中英雙語回顧了兩萬五千裡長征路的艱辛,字裡行間傳遞着對這段曆史的尊敬。“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熱愛偉大祖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Chinese youth of the new era should love their country ardently, the essence of patriotism is having unified love for the countr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ocialism.”在推送“邊境沖突中邊防官兵捍衛祖國領土完整”這一課時,高豔麗用中英文引導學生成為一名忠于祖國的好青年。

  高豔麗介紹,推送的内容取材于能夠激發學生理想信念和愛國情懷的事件,由專業素養豐富的學生黨員和高豔麗一起翻譯成英文或日文,最後請任課老師稽核完畢後才在公衆号上釋出,每期内容都是經過仔細斟酌和思考,成為學生的思政“大餐”。

  “《新中國七十年:道路決定命運》這一課激發了我對黨史和國家命運的思考,也讓我的愛國熱情在内心洶湧。”該校外國語學院學生王曉陽是“豔麗姐de小豆芽”的忠實讀者,“用英語讀黨史,一方面鍛煉了自己的英文閱讀能力,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思想高度。每期必看,每期必有收獲。”

  學生黨員于澤洋負責公衆号英語内容的翻譯和錄音工作,他說:“在準備内容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黨史資料,親自去整理内容、翻譯、錄音、排版編輯,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中國共産黨在百年征程中成就的偉大事業,我對中華民族的複興充滿信心。”

  作為日語專業出身的輔導員,高豔麗在給學生上黨課時,也會用一口流暢的日語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說地道地道外國語,做堂堂正正中國人。在對外交流的時候,我希望同學們可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高豔麗自信地說。

  據了解,該校正在深入開展“四講四悟八實踐”黨史學習教育系列主題活動。用三種語言講黨史,在主題活動中獨樹一幟。該校外國語學院副書記徐欣娅說:“學院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各個環節,學生在提升專業知識的同時,黨史學習入腦入心,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通訊員:南京郵電大學李海博 薛博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