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年閏土》中抓的“猹”,闖入了鄭州鬧市居民家裡?

作者:光明網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邵可強文圖

國小課文《少年閏土》中,魯迅先生筆下的“閏土與猹(chá)”這個情景讓人印象深刻。近日,在鄭州市區一居民小區内,消防員竟然抓住了一隻類似“猹”的動物。在被送往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前,它竟然從籠中“二次逃脫”,所幸消防員再次将其捉回。

“猹”是什麼動物?出現在居民區内的動物是啥?二者之間有沒有關系?大河報記者進行采訪求證。

鬧市居民區出現類似“猹”的動物

8月30日16時29分,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市民報警稱,在金水區徐寨路與渠東路交叉口的聖菲城小區,居民家裡闖入一隻動物,需要救助。接到報警後,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二站趕到現場處置。

根據報警人的描述,該動物長相奇怪:類似野豬但尾巴較長,渾身還有毛。它通過地下室的窗戶闖入家中,四處亂竄。而且還有攻擊行為。

在居民家中,消防員合力将該動物趕到角落裡,使用編織袋将其套住并控制。随後,将其帶回了消防隊,裝進一個鐵籠子中。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該動物性情兇猛,爪子的指甲鋒利,被困籠中後,它用嘴和爪子将鐵籠子“拆開”後逃離。随後在路上四處逃竄,消防員不得不進行二次抓捕。

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二站指導員高原告訴記者,它一會兒鑽進樹叢裡、車底下,一會兒跑到雜物堆中,當時多名隊員參與圍追堵截,最終使用塑膠桶将其抓住。

經初步辨認,該動物是獾的一種。也有市民說,這個動物和“閏土”抓的“猹”長得很像。

随後,該動物被送到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這種動物是豬獾,“猹”是狗獾

“深藍的天空中挂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将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國小課文《少年閏土》裡的這一段,讓很多人在N年後依然對“周樹人、閏土和猹”的故事記憶猶新,甚至創造了不少的梗。有網友表示,“閏土”抓的“猹”其實是獾的一種。因為在我國江浙一帶,确實有這種動物的存在。

那麼,消防員抓的動物是什麼?它和“猹”有什麼差別?

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董朝偉受訪時說,經過辨認,該動物是豬獾,是否屬于野生需要進一步确認。豬獾别稱沙獾、山獾,是雜食性動物,性情兇猛,喜歡穴居,好夜間活動。

董朝偉進一步解釋說,“猹”應該是狗獾,雖然都是獾,但它們還是有差別的。

豬獾,長着個豬一樣的管狀鼻子,從鼻尖到頭頂有一道很寬的白毛,兩頰還有兩道比較細的白毛;狗獾,臉上的三道白毛都很寬,嘴巴是尖尖的。

豬獾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嗎?

記者注意到,有媒體報道稱:“野生豬獾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不過,也有網友說,它屬于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面對不同的說法,大河報記者采訪到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相關人士,對方明确表示,按照新修訂的《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态、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豬獾屬于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同時,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确實接收了消防員送來的豬獾,該中心已檢查它是否受傷,并進行飼養觀察,日後确認其沒有問題,将做放生處理。

豬獾為什麼會出現在市區?上述受訪人士表示,這一方面說明鄭州的生态環境日益向好,另一方面也證明市民保護動物意識的提高。

新聞多一點

豬獾有多大?

據消防員介紹,當天他們捉住的豬獾體長約50厘米,高約20厘米,重約有二三十斤,整體形狀像個大一号的穿山甲。

公開資料顯示,豬獾遍布于我國華東、華南、西南、華北及陝西、甘肅和青海等地區。體重10公斤以上,最高體重可達15公斤左右,體長65~70厘米。全身淺棕色或黑棕色,另雜以白色;喉及尾白色;鼻尖至頸背有一白色縱紋,從嘴角到頭後各有一道短白紋。從平原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地都有栖居,住岩洞或掘洞而居,性兇猛,叫聲似豬。食性雜,尤喜食動物性食物,包括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黃鳝、蝼蛄、天牛和鼠類等,也食植物性食物,有時盜食農作物玉米、小麥、蕃薯和花生等。

有冬眠習性。

來源: 大河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