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舊版西遊記扮演的唐僧竟然是一個著名的攝影大師,他就是何藩

作者:迷途的小老虎t

我想大家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舊版西遊記裡扮演的唐僧是個攝影師同時也是個導演吧!他就是何藩,最近我看到他的一些關于香港追憶的照片,被他的作品吸引住了,然後巧然地去了解了一下作者才發現的。

在舊版西遊記扮演的唐僧竟然是一個著名的攝影大師,他就是何藩

西遊記裡的何藩

何藩(1933年8月8日-2016年6月19日),出生于上海,1949年遷居香港,大學就讀于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國際知名攝影家、電影演員及導演,開創香港街頭攝影先河的“一代宗師”。

在舊版西遊記扮演的唐僧竟然是一個著名的攝影大師,他就是何藩

年輕時候的何藩多帥啊!

1958年,他以新派攝影手法,打破墨守成規的傳統風格,在1958年至1965年間,連續赢得八屆由美國攝影學會所舉辦之世界攝影十傑的榮銜。在1950至1970年代,他曾在國際攝影比賽中連續獲獎267次,著有《街頭攝影叢談》及《現代攝影欣賞》諸書。

60年代曾于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擔任演員,參演過著名電影《不了情》《西遊記》及《藍與黑》等,其中以飾演唐僧最為人所知;其後以導演身份進軍影壇,1970年憑實驗電《迷》揚威康城及柏林影展,曾執導逾20部電影,活躍于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圈,作品包括《春滿丹麥》及《空中少爺》,多為唯美文藝電影,直至九十年代退休移居美國。

有趣的是,這樣一位嚴肅、樸質,甚至有些偏執地堅持拍攝香港"日常生活"的攝影師,畢生的真正職業卻是從事電影制作,更精确的說,是情色電影的制作。1961年,24歲的何藩加入邵氏電影公司。最初任場記,後轉做演員,但多是配角。1972年出任導演,執導電影29部,基本都是情色片。

2016年6月19日,何藩因肺炎惡化在美國加州聖荷西的醫院與世長辭。

大師已去,作品長存。最後留下大師的個人網站,此為緻敬!

一個人從進入一座城市到定居,

便注定要被周遭的空氣、土壤與事物所影響并付諸情感。

出生于上海的何藩先生一生有很多作品,不僅僅是為人稱道的東方攝影大師還是許多部電影的導演,甚至參演些許角色,從小到大的經曆都極具傳奇色彩。

十幾歲随家人搬去香港後,後半生都幾乎在那裡度過,可以說香港成就了他,他也為世界帶去了那個年代的香港精神。

年少時收到了來自父親的第一台Brownie相機,也是在那時迷上了攝影。夜裡偷偷将浴室當成暗房,畫畫、拍照,去各種偏僻的角落、離家很遠的郊區,沒有一點點富二代“該有的樣子”。

與其說他是老先生,可他更像是極具天賦的男孩。

在舊版西遊記扮演的唐僧竟然是一個著名的攝影大師,他就是何藩

何藩

十幾歲到了香港,一開始可能隻是記錄街頭,再到後來他自己也已經置身其中,成為作品的一部分。他常常會為了一個完美的鏡頭,一連數日在同一地點等待守候,隻為等合适的時間、合适的人以及合适的“巧合”。

他曾由半山麥當勞道中區往下走,背着相機,鑽進窄街裡,熱氣騰騰的小吃商販和擁擠的巷道人群中。

煙霧迷蒙,草根階級、弱勢群體,芸芸衆生都在眼前,這些小人物的生活表達着的香港在他看來最珍貴且令人難忘。那些努力生存的人、那些街角流浪的動物、那些人來人往的碼頭、車站,五六十年代的種種悲歡、煙火人間紛紛被定格。

他要光合他的心意

不論對錯與否,就是要等光、等到有感而發的心境相契合,等一種他眼裡的構圖節奏感,就好像畫面每一個元素都是一個音符,而整張作品是他的一首曲子。

因為他香港街頭的紀實作品居多且注重光影對比,常有人評價他為東方的布列松,但我一直認為他身上最有張力的部分是作品中的一些含蓄的中式美學,這種深厚的東方美學讓作品裡滲出的是更具地方性的民族肌理。

比如對于留白出神入化的處理,古代詩畫意境在當代市井深巷亦能有所表達,這便是在那個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着西方的時刻,他所講述的中國故事,這亦是當時東方最早的源自自身文化的新時代美學啟示。

他也有很多優秀的彩色作品,但他似乎更偏向于喜歡黑白,也許黑白更适合表達他内心的世界。

黑白給他一種距離感,與現實、與人生的距離,這個距離感對他來說很重要。

現實人生是七彩缤紛的這毋庸置疑,而黑白像是将其抽離了出來,隻留下了給觀者思考的時間長度、沉默的空間深度,讓人們可以與他跨距離地共鳴。

我好喜歡黑色,黑色是一種力量的象征,具有主宰力。”

配合那些在城市架構縫隙裡的幾何美,逐漸在那幾年形成了何藩自己的視覺語言。

中國古典美學講究意境美、虛實相生、有我之境無我之境,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出這種深入骨髓的意境,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象外有象。尤其以下這幾個他後期結合雙重曝光與自己剪貼膠片“繪”制而成的作品。

對于晚年剪裁、剪接以及後期軟體的運用的二次創作,他這樣了解:“像電影一樣,照片也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死,這邊是死的,那邊是活的,那就把'死'減去。

在舊版西遊記扮演的唐僧竟然是一個著名的攝影大師,他就是何藩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真正的好照片不在相機,而在你本身、在你的眼、在你的腦、在你的心,不是在于冰冰冷冷的機器。”

好在那個時代的中國被他如此詩意地記錄了下來,他在詩詞歌賦中尋找靈感,并用多種膠片後期處理方式在暗房裡創造意境美,開辟出中國美學的攝影先河。

他對自己作品的情感也是複雜的,許多後來的作品飽含創意和心力,二次創作來自于自己内心的靈感與感觸,但是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反而那些早期被他以最普通的方式捕捉的瞬間卻在晚年更被他所懷念,多年之後他依然念到:五十多年了,我心中的最愛的依舊是這一幅1954年拍的“日暮途遠”。

在舊版西遊記扮演的唐僧竟然是一個著名的攝影大師,他就是何藩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人在不同階段對同一事物的解讀不盡相同,認識也不再是原來的認識。”

有些簡單的東西反而更加深刻,而精心雕琢的又可能會在層次上止步于技法。

無論是他導演的香港三級電影還是自己參演的角色,你都能看得到他藝術上的造詣,即使是情色電影也展現得極具美感,他在做的始終隻是他自己。

這一切帶給我們的共情和觸動,可能是因為這些“大家”們的内心不僅僅是對世界的觀望,還有背後整個民族的悲喜。

如何藩先生常常挂在嘴邊的那句出自巴爾紮克的話:

藝術除了感動之外,便什麼都不是。

好了關于何藩先說到這啦,後面我會出一個視訊來展示何藩的作品集,讓大家好好地觀賞觀賞學習學習,希望能挑起你們的興趣。

在這裡提醒下各位,大家可以關注我下,友善你們後面追蹤何藩的作品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