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山資本張野:夾縫中的天使投資機構

作者:钛媒體APP
青山資本張野:夾縫中的天使投資機構
文 | 青山資本

過去幾年,VC/PE市場經曆了一段爆發式增長,這兩年開始全面回調。市場環境越來越複雜,監管也越來越嚴格,資管新規、金融去杠杆也開始發揮效力,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影響,不确定性大大增強,天使投資由于退出時間長,風險較大等特征,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更加艱難。

天使投資的事件數量在過去5年裡持續減少,從2016年的七千多個投資案例,到今年隻有一千多個。交易金額上天使投資的整體表現也不樂觀,今年迎來了最低點。另一方面,天使投資機構的新成立數量也在持續下降,2016年全年,新成立了16家天使投資機構,而今年到現在,這個數字是0。

從投資階段來看,整體上,早期投資的比例在降低,投資階段出現了明顯的後移,2015到2020這段時間裡,種子輪和天使輪的投資事件數量在所有輪次的總數量占比逐年下滑,相比之下,A輪到C輪的投資比重近年來有所增加。

在這種環境之下,很多聲音開始說,天使投資行業要消亡了,甚至也有人開始從根上說,說天使投資機構就是個僞命題,說美國都是天使投資人,個人天使,沒什麼天使投資機構,天使投資就不是機構做的,就應該是個人有閑錢,投資身邊的朋友和熟人,中國這種天使投資機構的形态就不成立,等等。也有人說,大VC/PE都開始成立自己的早期投資基金了,天使投資機構沒有存活的空間,大機構投早期明顯更有競争力。

大家說的也都沒什麼大問題,确實,天使投資行業在中國到了目前這樣的一個階段,或者說形态,還是很不容易的,離不開很多前輩們的深耕,和整個行業的摸索和試錯,從十幾年前一些個人天使前輩,到其中的一部分人做了基金,機構化的營運這件事,到天使投資到底是應該分散式的廣撒網做大基數還是應該深耕、專注,到投賽道還是投人,再到一個一個的大風口,P2P、O2O、ARVR、共享經濟、無人貨架、區塊鍊,天使投資機構應該追風還是造風,在這些問題上,整個行業都在摸着石頭過河。

短短幾年的功夫,到了現在,活躍的天使投資機構已經從15、16年的上千家,僅剩下小幾十家。是以今天在這裡想跟大家探讨一下這些問題,天使投資會消亡嗎。

我們先來看看,天使投資存在的基礎是什麼,或者說基礎的基礎,天使投資存在的底層依據是什麼。

是階層流動性。

一個階層固化的經濟體,大體上是不會有天使投資存在的。天使投資是投人,更具體的說,天使投資是享受一個創業者成長為企業家的過程中所帶來的紅利,那麼也就是說,一個經濟體裡有着規模化的創業者成為企業家的空間和機會,就有天使投資存在的基礎,反之則無。我們國家,過去的四十年,一代一代誕生的企業家可以說數不勝數,從萬科萬通,到BAT到TMD,一代一代的年輕創業者走上舞台中央,成為舉足輕重的企業家,我們擁有着全世界最好的創業土壤和階層流動性。

舉個反例,日本。日本的階層流動性比起我們來講就少了很多,社會結構非常固化,年輕人朝九晚五,甚至用社畜來形容自己,通過創業改變命運的機會很少,自然就沒有太多天使投資存在的空間。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問題,大基金能不能做好天使投資。

還是從根源來看,先看看現在的創業成本,或者說創業者打造最小商業模型-MVP的成本,它可以粗略等同為創業公司的初始資金需求量,這個數字在10年前是50萬-100萬,是以那個時候有很多個人天使,因為個人天使的資金量可以滿足創業者的需求,很多人有條件投資十個八個天使項目。現在這個數字是500萬到1000萬,主要來自于創業成本的增加。在這個數字下,個人天使就很難承受,當然,個别人可以,但很難出現批量的個人天使。那麼對于大基金呢,比如說100億人民币規模的基金,投這個階段的項目要投一兩千個,一兩千個項目需要數年才能夠投資完成,而基金的存續期并不支援用很多年的時間來投資,來不及退出。更别提投後管理的難度。

另外一個問題是,一個基金想創造超額收益,必定是在少數的項目裡投入到占基金規模比重足夠大的資金才能夠實作,而不是均勻分散。并且,從組織建設來講,即使一個投資人可以發現十個好項目,也要管理一兩百個投資人,一兩百個優秀投資人的挖掘培養和管理是非常困難的。

那麼假設把大基金分出來一小塊專門做天使呢?這也存在着組織建設的困難,首先天使基金的靈活性要求更高,那麼就要單獨設立決策體系群組織體系,其次,投資人都知道做大金額的投資能帶來的收益成本效益更高,是以機構内部利益和權責配置設定機制也會有不小的挑戰。久而久之,除非管理者有着強烈的意願,否則天使投資部分便會越來越邊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那麼天使基金自身應該怎麼做呢,如何增加在市場上的競争力?首先,天使投資機構必須要以基金的超高額收益作為目标,其次要努力尋找系統化的實作方法。

一、專注,粗犷的打法,廣撒網式的投資,碰運氣憑感覺,無法實作系統化

記得我剛剛開始做天使投資的時候,市場上流行着一句話,“天使投資不在于投錯了什麼,而在于投對了什麼”,做天使投資,投對一個項目的收益可以覆寫投錯一百個項目的損失,在這樣的理念的指導下,那個時候的天使投資基金基本都是廣撒網型的,要把數量做大,每期基金恨不得投資上百個項目。還有一個理念,天使投資就是投人,是以天使基金對聚焦行業也不是特别感興趣,基本都是什麼行業都投。那幾年,行業裡甚至以誰投的多、誰投的快來論英雄。我們那時候一年投十幾二十個項目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說。這樣投資有問題嗎,也很難說投不好,很難說基金回報一定不好,但是這樣投資比較難建立系統化。

天使投資從個人轉向機構化,機構天使的優勢就應該是系統化,無論從人才建設,投資政策,方法,還是機構品牌建設上,都要去摸索出一條新路,高效的、可持續的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專注一定是必要的,在投資階段上專注、在投資領域上專注,也要深耕,在自己專注的方面,比如賽道、階段、甚至地域、人群上做深耕,建立優勢,沒有優勢的投資就是在賭博。

二、不能過度依賴創始人個人,要以團隊作戰的方式運作

依靠創始人個人的項目發掘能力和判斷能力已經行不通了,大家剛開始做基金的時候,輕裝上陣,創始人大部分時間都在找項目看項目,而幾年之後,基金已經投了上百個或者幾百個項目,管理的基金也已經好幾期了,基金的出資人也積累了數十上百個,創始人的時間被投後管理、退出、與基金出資人溝通、機構内部建設占用的非常多,這些都是無法避免和削減的,這個時候如果機構還是隻依靠創始人的發掘項目能力和判斷能力,必然會捉襟見肘。人才建設,團隊培養,團隊作戰不是選項,而是必須要做的。

三、不能依賴感覺,要重視資料,重視工具的使用

現在是數字化時代,連樓下的小檔口都用資料來指導經營了,投資機構也要擅用高效率的工具,團隊建設做好,也要給團隊配上更先進的武器。

四、要用研究來實作前瞻性,而非效仿

我們時常說,當一個方向,連媒體都開始大批報道了,那大機率不再是天使投資的機會了。天使投資需要一定的前瞻性,要先市場一步找到變化,找到項目,找到人,先市場一步投進去,之後,有能力者,推動市場爆發,或者等着市場爆發。

前瞻性最好是通過體系化的研究實作的,這樣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才有保障。我們青山資本會定期把自己的研究分享給行業,包括我們做的資訊收集、資料整理、以及發現的一些變化和趨勢等等,今年年中我們釋出了《青山資本2020年年中消費報告》,用很有趣的方式指出了新一代消費者的若幹特點。下個月我們即将釋出2020年度消費大報告,把我們用時很久的資料整理工作分享給大家,歡迎關注我們的公衆号。

說到研究我舉個例子,投資每日黑巧的時候,巧克力賽道不太被關注,主要原因是巧克力的市場增長速度非常慢,而我們通過研究發現,雖然巧克力這個類目的市場增速很慢,但是這個類目下屬的子類目間的格局變化非常劇烈,黑巧克力的增速非常快,正在迅速的搶占巧克力的市場佔有率的主要位置,除此之外,我們研究還發現,世界上十大食品公司比如瑪氏雀巢等,之中有七家是靠巧克力起家的,這個點我們很好奇,再深挖下去發現,巧克力是所有零食類目裡最具有精神屬性的品類,它可以代表愛情,代表祝福,代表紀念,它的精神屬性是品牌最好的壁壘。而且其工藝相對複雜,供應鍊門檻也比較高。總體來說,有變量,可以把握變量的機遇;有精神屬性,那麼品牌價值就高;有壁壘,可以建立護城河。

五、投資機構也要建設審美,正确樹立價值導向

天使投資作為最資本市場的最前端,樹立基本的價值導向也同樣重要,這裡借用朱嘯虎先生前幾天朋友圈裡的一段話,“我個人始終認為有些錢不能賺,面向下沉市場的高毛利嬰幼兒奶粉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之前的面向中學生的電子煙,房租貸,校園貸。。。”天使投資在最前端與年輕的創業者打交道,很有可能,你沒有給他那筆錢,市場就少了一個這樣的産品。

以上這些都是新時代天使投資機構需要應對的挑戰,除此之外我們還面臨着一些客觀的困難,讓行業的狀況雪上加霜。

青山資本張野:夾縫中的天使投資機構

大家都知道,天使投資基金規模小,管理費收入少,甚至很多機構都沒有辦法負擔專門的風控合規,以及能夠與監管溝通的專職人員。而現在對于私募股權基金的監管是一視同仁的,管一億人民币的機構和管一百億人民币的機構所要做的合規的事情也都差不了很多,這就讓很多小基金難免會出現纰漏,或者形成不規範的行為。另外,在銀行、注冊地方面也有層出不窮的困擾,比如說在去民間借貸的這一段時間,有些托管銀行一刀切的将基金托管業務清退,讓小基金非常被動,注冊地也一樣,基金注冊地的政策的多變善變,也讓小基金苦不堪言。

天使投資是創業創新的毛細血管,是将社會資本比對到創新者的排頭兵,是否在監管和政策上可以以天使基金的特殊情況,與PE稍加差別對待,以減輕天使投資機構的負擔,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最後,我想說天使投資及機構本身也要更加重視社會責任。

青山資本張野:夾縫中的天使投資機構

我們很多時候是跟着創業者一起創造出新的産品,新的模式,伴随創業者走過從0到1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創造出消費者需要的産品,讓生活更加美好才是最有價值的,而不是每一筆投資都以低買高賣的套利心态對待。我們承擔着社會資本配置的大任,要讓資本更聰明,去到更該去的地方,增加社會資本的效用,投給最該投的人。

總而言之,我們掌握着投資這樣的一種工具,要用這個工具,給我們想要的世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