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電信釋出低延遲時間光網絡白皮書

在中國光網絡大會(optinet china)期間,中國電信宣布低延遲時間光網絡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在業界首次釋出《低延遲時間光網絡技術白皮書》。

在“網際網路+”時代,網絡的時延(delay/latency)性能越來越重要,電子交易/金融類行業使用者、5g移動網絡承載等業務對時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國際領先營運商紛紛建設并營運低延遲時間網絡,推出基于時延的差異化産品,為特定客戶提供優質的低延遲時間通信服務,标志着低延遲時間網絡已成為國際主流營運商所關注的發展方向。

作為國内領先的政企專線業務服務商和最大的光網絡營運商,中國電信針對低延遲時間業務的發展需求,率先研究光網絡的時延優化技術。此次釋出的《低延遲時間光網絡技術白皮書》對驅動低延遲時間需求的典型業務、光網絡的時延優勢、光網絡的時延構成、時延名額的顯性化監測技術、光網絡時延的優化技術等等方面進行了深入闡述,關鍵結論在中國電信現網中得到了測試驗證,并基于上述成果提出了光網絡時延優化的一系列舉措建議。

中國電信認為,目前低延遲時間的典型業務驅動展現在四方面:(1)金融/交易類業務對低延遲時間的極緻需求:(2)4k/8k高清視訊/虛拟現實等業務的高吞吐量需求;(3)實時性雲業務的低延遲時間需求;(4)5g移動通信的低延遲時間承載需求。而光網絡的時延優勢展現在其工作在osi七層模型的實體層及鍊路層,相比交換機、路由器等二、三層裝置,其裝置轉發時延要低1-2個數量級,是以光網絡是目前具有最低延遲時間優勢的網絡技術。

進一步研究表明,不論是非相幹光網絡還是相幹光網絡,光纖傳輸時延都占整體時延的90%左右,是決定因素,而且因為雷射在光纖中的傳輸時延為常數(5微秒/公裡),整個傳輸系統的時延是可預測的。2015年,中國電信在蘇州至上海間對100g

wdm系統進行了測試驗證,測試結果與理論計算值完全相同。白皮書還對占比不到10%的裝置轉發時延的構成和優化進行了理論分析與現網測試驗證。

中國電信釋出低延遲時間光網絡白皮書

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光通信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傑在釋出會現場介紹白皮書内容

中國電信主張的光網絡時延優化舉措核心思想是“路由優化是光網絡時延優化的主要手段,技術優化是光網絡時延優化的有益補充”。釋出會期間,中國電信還分享了其一二幹融合、相幹100g超長距wdm系統、roadm光層組網等優化光網絡時延的舉措。

中國電信期望以此為契機,呼籲産業鍊各方更加關注網絡的時延性能,共同打造更低延遲時間的光網絡,為我國“網際網路+”産業的發展添磚增瓦。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年6月17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