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电信发布低时延光网络白皮书

在中国光网络大会(optinet china)期间,中国电信宣布低时延光网络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在业界首次发布《低时延光网络技术白皮书》。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时延(delay/latency)性能越来越重要,电子交易/金融类行业用户、5g移动网络承载等业务对时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国际领先运营商纷纷建设并运营低时延网络,推出基于时延的差异化产品,为特定客户提供优质的低时延通信服务,标志着低时延网络已成为国际主流运营商所关注的发展方向。

作为国内领先的政企专线业务服务商和最大的光网络运营商,中国电信针对低时延业务的发展需求,率先研究光网络的时延优化技术。此次发布的《低时延光网络技术白皮书》对驱动低时延需求的典型业务、光网络的时延优势、光网络的时延构成、时延指标的显性化监测技术、光网络时延的优化技术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关键结论在中国电信现网中得到了测试验证,并基于上述成果提出了光网络时延优化的一系列举措建议。

中国电信认为,当前低时延的典型业务驱动体现在四方面:(1)金融/交易类业务对低时延的极致需求:(2)4k/8k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业务的高吞吐量需求;(3)实时性云业务的低时延需求;(4)5g移动通信的低时延承载需求。而光网络的时延优势体现在其工作在osi七层模型的物理层及链路层,相比交换机、路由器等二、三层设备,其设备转发时延要低1-2个数量级,因此光网络是目前具有最低时延优势的网络技术。

进一步研究表明,不论是非相干光网络还是相干光网络,光纤传输时延都占整体时延的90%左右,是决定因素,而且因为激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时延为常数(5微秒/公里),整个传输系统的时延是可预测的。2015年,中国电信在苏州至上海间对100g

wdm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完全相同。白皮书还对占比不到10%的设备转发时延的构成和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现网测试验证。

中国电信发布低时延光网络白皮书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光通信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杰在发布会现场介绍白皮书内容

中国电信主张的光网络时延优化举措核心思想是“路由优化是光网络时延优化的主要手段,技术优化是光网络时延优化的有益补充”。发布会期间,中国电信还分享了其一二干融合、相干100g超长距wdm系统、roadm光层组网等优化光网络时延的举措。

中国电信期望以此为契机,呼吁产业链各方更加关注网络的时延性能,共同打造更低时延的光网络,为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添砖增瓦。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年6月17日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