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唐僖宗朝,西川節度使崔安潛用這種方式捕盜,竟收到奇效

作者:老衲侃春秋
在唐僖宗朝,西川節度使崔安潛用這種方式捕盜,竟收到奇效

中國曆代隻要一遭遇災害,不管是旱災、水災或是蝗災,最倒黴的就是社會的底層老百姓了。往往老百姓在走投無路時,隻有铤而走險,投身綠林。

是以說,治盜防盜,是一個地方官員經常碰到的問題。而問題解決的好壞,從這裡能看出一個地方官員的治理水準。

在唐僖宗朝,西川節度使崔安潛用這種方式捕盜,竟收到奇效

唐僖宗時期,崔安潛任劍南西川節度使。

大家知道,唐玄宗開元年間,他改革軍制,在大唐的地方上設立了碛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範陽、平盧、劍南、嶺南十個節度使。

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後來漸漸總攬一區的軍、民、财、政,所轄區内各州刺史均為其節制,并兼任駐在州之刺史。逐漸變成了威震一方的封建諸侯。

在唐僖宗朝,西川節度使崔安潛用這種方式捕盜,竟收到奇效

在這些節鎮中,每個節度使的任務是不一樣的。劍南節度使的職務是西抗吐蕃,南撫國境内各少數族,治所在益州(四川成都市),統兵三萬九百。在所有節鎮中,地位是比較偏下的。但事情總是兩方面的,他雖然處于偏遠地區,在京城裡不受重視,但正因為山高皇帝遠,在這裡當上一個封疆大吏,權限夠大,威勢夠足,是真正的一方霸主。

是以,能來這個地方主政,也是很不錯的選項。

在這裡任節度使有這麼多好處,有沒有不利因素呢?當然有。西川地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治安混亂、盜賊猖獗,居民常常受到侵擾。

前幾任地方官員治匪不力,導緻了百姓怨聲載道。

在唐僖宗朝,西川節度使崔安潛用這種方式捕盜,竟收到奇效

崔安潛來之前,把這個地方的情況摸了個一清二楚。是以到來之後,并沒有像前面那些官員一樣,來之前先來個“新官上任三把”,把這裡燒一燒,增加一些威懾力,也增加一些知名度。

他這麼一低調,倒把手下人都給弄懵了,對他不追究盜賊感到奇怪。

面對手下的诘問,崔安潛說:“盜賊不是因為捕盜官吏的通容是無所作為的,如今要追究恐怕牽連很多人,進行大搜捕隻能是徒勞煩擾。”

他這麼一說,大家還能說什麼呢?老爺這麼安排我們就怎麼幹吧。

消停了一段之後,官府對盜賊從起也習以為常了,盜賊們也放松了,突然有一天,崔安潛出台政策了,他在成都的蠶市、藥市、七寶市三市上,張貼了一張告示:“有能告發并逮捕一個盜賊者,賞錢五百缗。盜賊不可能獨自一個行竊,必定有同夥,若同夥告發,可以赦免他的罪,和平常人一樣領賞。”

在唐僖宗朝,西川節度使崔安潛用這種方式捕盜,竟收到奇效

官府的榜文貼出不久,就有人捕獲盜賊來到官府,其中告發的還有官府衙役。

被抓的盜賊不服,說:“你與我同夥為盜已十七年,髒物都是平分,你怎麼敢逮捕我,即使到官府,你與我與一樣要被處死。”

盜賊說得很直白,原來真是官匪一家。他們合夥作案之後,按比例分成!

崔安潛聽了,惋惜的對盜賊說:“你既然知道我有榜,為何不将你的同夥逮捕送官府,如果你這樣做,他就該處死,你就該受到獎賞了。現在你既然被他告發,還有什麼話好說!”

于是立即給捕賊的人賞錢,讓盜賊看見,然後将盜賊押到市上剮死,并誅滅其一家。

其實他這個辦法和漢武帝時期所用的“告缗令”有些類似,告發盜賊的人,不但能夠既往不咎,還能能夠得到官府的重獎。

在唐僖宗朝,西川節度使崔安潛用這種方式捕盜,竟收到奇效

有了這種獎勵,幾乎是不勞而獲的,既不用冒天大的風險刀口舔血的幹那些殺人越貨的勾當了,還能安坐在自己家裡頭數銀子,傻子再去冒那個險呢。

于是盜賊們同夥之間互相猜忌心日盛。不光是互相猜忌,就是待在成都城中也不保險啊,不知道哪天被同夥“點了炮”,做了冤死鬼。于是,心生畏懼,慢慢的都逃出西川境内,後來竟至于整個西川盜賊都絕迹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