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平委員:提高惡劣氣象條件下海上救助能力

作者: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賈靜淅報道 2017年8月,台風“天鴿”“帕卡”“卡努”接連登陸珠三角地區,海上救助隊員頂着狂風救助了227名海上遇險群衆。

“正是這樣的專業救助隊伍,67年來挽救了中外遇險人員75543名,救助遇險船舶5108艘。”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成平在全國兩會期間呼籲,推進國家海上救助體系建設,創新科技,增強深遠海和惡劣氣象海況條件下的海上救助能力。

自“一帶一路”倡議發出以來,我國海上運輸量持續增長。同時,海上遇險事件也不斷增多,海上救助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民生需求的應急任務更艱巨。

成平直言,我國現行海上救助體系仍待完善。例如協作機制不夠高效影響救助時效,遠洋救助船舶和深海搜尋裝備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夠等。她呼籲加強各方救助力量的協調關聯,推動海上救助工作專群融合、軍民融合、央地融合、部門融合。

她建議,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建設深遠海複雜作業技術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搶占飽和潛水等深潛水技術制高點;加快推進搜救飛行基地、教育訓練設施建設,完善海上救助保障體系建設布局,進一步做好中長期規劃,優化救助資源配置。

“我國至今尚無海上搜救、專業救助打撈方面的專門法規。”成平認為,應盡快啟動潛水條例、沉船沉物打撈清除管理條例等法規的制訂,進一步明确海上救助工作的法律地位和權責邊界,保證救助指揮系統的合法性、權威性和各相關方權益。

(來源:《中國氣象報》)

責任編輯:安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