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代啟示錄:我們從未徹底擺脫過虛無主義

現代啟示錄:我們從未徹底擺脫過虛無主義

作者舒生

現代主義思潮的發展使工具化理性成為主導,它的濫觞使古典倫理的善性走向消亡,随着功利主義日益銳化為工具性手段,尼采的虛無主義就不可避免地趁虛而入。

通過把精神降格為私人情感和個人欲望,叔本華就主張從意志痛苦中解脫,但吊詭的是,取消了人的意志,也就等于取消了人的創造能力;取消了人的創造能力,也就消除了人與動物的根本差别;最終的結果不是退返到人的原始狀态,就是遁入寂靜主義。

現代啟示錄:我們從未徹底擺脫過虛無主義

但人性似乎需要有至善的理念和目的性秩序,才會覺得這個世界以及生存是能夠忍受的。沒有至善的信仰,就意味着沒有高于人的力量,最終的結果就會指向虛無主義。在政治方面,就會演化為專制主義;在藝術上,是唯美主義;在倫理上,是實用主義;在商業上,是功利主義。虛無主義的蔓延會進一步導緻相對主義,相對主義又會進一步導緻自行其是的局面,因為找不到信服的根基,于是自我利益就會成為最大原動力。這時功利主義離與實用主義就隻有一步之遙。由于實用主義在内尋不到欲望的滿足,下一步它就走向拜物主義。而物化的核心和象征是貨币。再往前走,就到拜金主義了。這是現代及後現代的根源所在。

現在我們需要走一條返轉之路。我們需要古老的崇高感,哪怕它并不能徹底解決人類生存的困境,但它畢竟有助于産生好東西,而不是加速社會和個人的衰敗。

我們不妨重構古希臘悲劇的叙述模式,這并非隻是直接指向理念的、單純的情節,而是一個曆經磨難的、從沉淪迷失到至善的曲折曆程。

過去不可追,未來任重道遠。至善是“上帝”,是“道”,是“佛”,是“太極”,……誰能确切知道呢?沒有最高的保證,我們隻能在虛無主義的陰影中小心翼翼前行,畢竟沒有“神道”,人道也是必須有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