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亨掇隻壺”離奇經曆,80年初出世無人問津,幾年後竟然“一百萬美元也不賣”

作者:紫砂百科

關注【紫砂百科】,每天學習紫砂基礎知識(泥料、壺型、工藝)。

邵大亨,清道光至鹹豐年間江蘇宜興蜀山上袁人,年少成名。約生于乾隆晚期,殁于道光末年。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困乏時,雖一壺千金亦不可得。清朝光緒《宜興荊溪縣新志》:“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壺),購選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經旬,大亨故作劣者以應,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表現了大亨堅貞不屈的可貴性格。

“大亨掇隻壺”離奇經曆,80年初出世無人問津,幾年後竟然“一百萬美元也不賣”

制壺以渾樸取勝,氣韻溫雅,代表作有《掇隻壺》、《一捆竹壺》(南京博物館藏)、《魚化龍壺》等。在清代,他的作品已被嗜茶者視為珍寶,“一壺千金,幾不可得”。

“大亨掇隻壺”離奇經曆,80年初出世無人問津,幾年後竟然“一百萬美元也不賣”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在《宜興紫砂壺藝概要》中雲:“經我數十年的揣摹,覺得他(邵大亨)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練,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慨。”

“大亨掇隻壺”離奇經曆,80年初出世無人問津,幾年後竟然“一百萬美元也不賣”

其代表作“大亨掇隻壺”,壺身長近一尺,高過六寸,壺色渾厚深沉,瑩潤如玉,造型古樸端莊,穩重,氣度不凡,充分展現了邵大亨精妙絕倫的壺藝技術。清朝高熙《茗壺說》雲:“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無不及也。其掇壺,肩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無飨者之譏,識者謂後來居上焉。注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長注尤古峭。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口内厚而狹,以防其缺,氣眼外小内錐,如喇叭形,故無窒塞不通之弊。”

“大亨掇隻壺”離奇經曆,80年初出世無人問津,幾年後竟然“一百萬美元也不賣”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宜興蜀山一潘姓人家(即潘氏第三代子孫)出現了這一珍品。潘家晚輩為了鑒别真僞,特請當時宜興紫砂二廠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來家鑒定。并在确系邵大亨真品時提出願以一壺換取徐的上品兩壺(當時壺價并不太昂貴)。後來徐漢棠又将此事告訴師傅顧景舟。顧大師一見此壺,真是愛不釋手,稱贊乃是一件稀世珍品。之後,此事被潘家晚輩知曉,推故此壺不予調換,并立即取回收藏。

“大亨掇隻壺”離奇經曆,80年初出世無人問津,幾年後竟然“一百萬美元也不賣”

1987年潘家晚輩要興建住宅,經濟拮據,不得已出讓祖傳的“大亨掇隻壺”。許四海當時不失時機地以3萬元的高價買了回來,幾乎用去家裡積蓄的全部。有人欲出7萬美元收購,破了半個世紀前英國皇家博物館以2萬美元收購宜興名紳儲南強收藏的一把缺蓋明代供春壺之記錄,但被許氏以“珍品到了收藏家手中,其價格就轉換為一種文化價值,出一百萬美元也不賣”謝絕。

“大亨掇隻壺”離奇經曆,80年初出世無人問津,幾年後竟然“一百萬美元也不賣”

許四海曾任職上海公用事業學校,他把全部業餘時間都放在搜集紫砂藝術品和紫砂壺的制作上,期間結識了著名的畫家和紫砂收藏家唐雲先生。在唐雲的鼓勵下,1984年許四海辭去公職,到宜興紫砂二廠工作。許氏以“門外漢”為印制作的紫砂壺受到海外收藏家的青睐,素有“江南壺怪”之稱。1985年在上海和當時紫砂二廠廠長史俊棠倡導成立紫砂協會、舉辦宜興紫砂民間收藏展覽,1987年9月25日建立中國首家自籌民辦的茶具陳列館—“四海壺具館”。

“大亨掇隻壺”離奇經曆,80年初出世無人問津,幾年後竟然“一百萬美元也不賣”
“大亨掇隻壺”離奇經曆,80年初出世無人問津,幾年後竟然“一百萬美元也不賣”

現在“大亨掇隻壺”珍藏于上海市郊嘉定經濟開發區的“四海壺具博物館”,她的離奇經曆終于告一段落。

易茗微信6426096

--------------------------------------

紫砂壺玩家交流、問題咨詢可以聯系易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