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子又在课上刷手机。
一
大学的教学模式“成也自由,败也自由”。
要是某一天肾上腺素分泌旺盛导致神经过度兴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神经冲动通过一个个神经元最终传递到大脑中枢,你能抛开手机认真听一整节课都不带休息。
但是有一个但是。
那只是偶然,罕见程度不亚于小行星撞击地球。
很明显今天武子的地球没有被小行星撞击,处于和平时期。于是手机又成了武子的精神寄存地。
二
武子感觉脖子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于是抬头看了看黑板。
黑板上老师的板书依旧漂亮而充实,但是和武子毫无联系。他们的关系就好像一个努力地往里钻,一个飞快地往后躲。它追,他逃,它插翅都追不上。
作为高阶的“人类普通质量男性”,武子对自己的期望往往高于自己的行动。总是一边畅想着自己要做的事情,一边蹉跎着美好的时光。
这种状态从啥时候开始的?武子突然想到。
但是终究是想不清楚的。人上了一定年纪,就只能记住生活的鸡毛蒜皮,这种涉及到人生哲理的里程碑事件,总是该忘的就忘,该删内存的从不留档。
三
但是这种状态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就像大多数人在懵懂期时的错觉一样,曾经武子也以为自己是世界中心,冥冥中有一种神秘力量安排他到这个世界历练一番,然后回归主世界,继承逆天的身份和背景,称霸一方。
很遗憾,武子过了那个时期。
现在他的目标很简单:水一切能水的课,听部分能听懂的课,期末突击,保证不挂科,然后顺利毕业,读研或工作。
至于再远的,还没想过,也想不到。
老师还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声音抑扬顿挫,传授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武子又低下了头,不打算影响老师上课的激情。
在这一方面武子感觉自己做的还是不错的,不听课就坐在后面的角落,不扎眼,不捣乱,安安静静,给了老师和前排学生充分的互动空间。
嗯,挺好的。武子想。
四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周期与生俱来。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一般28天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每个周期的前一半时间为“高潮期”,后一半时间为“低潮期”。在高潮与低潮之间,存在一个过渡的时间,称为“临界期”,一般是2至3天。
武子感觉自己正处于那12天的低潮期,啥都不想干,啥也不想想,有事能推就推,实在不能推才去做。
但是他从来不会敷衍了事,凡是经手的事,不说完美无缺,起码要做到尽善尽美。
人总是要留点体面的。武子把这种认真做事的态度视为对自己的体面。
武子很不能理解身边好多人的行为。要么是不给别人体面,要么是不给自己体面,总归是与这个世界有不断起冲突,吵来吵去,着急上火,一地鸡毛。
武子就不一样,他善于思考人际关系,处事圆滑,好像和谁都聊得来,和谁关系都挺好。
但是武子没有知心朋友,至少他自己认为没有。
所以有时候武子会感觉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一整个人间飘渺客。
对这种状态网络上有了一个新词。
没错,武子“emo”了。
#大学生课程多,日常不定期更新,喜欢的话关注我噢,蟹蟹[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