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潍县王寿彭与“混世魔王”张宗昌的不解之缘

作者:沂蒙小调

张宗昌与潍县状元王寿彭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潍县王寿彭与“混世魔王”张宗昌的不解之缘

军阀张宗昌

民国时期,掖县(今莱州市)人张宗昌(1881—1932)官至苏皖鲁剿匪司令、山东省军务督办、山东省省长、直鲁联军总司令,手握重兵,称霸一方,臭名昭著,却有三不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老婆。他的绰号也很多,什么“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等,等等。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潍县王寿彭与“混世魔王”张宗昌的不解之缘

王寿彭(1875.4—1929.7),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山东潍县人。清代末期状元。曾随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国,赴日本考察政治、教育和实业。出任湖北省提学使,兼布政使,代理湖北巡抚,北京总统府秘书、秘书长等职务。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潍县王寿彭与“混世魔王”张宗昌的不解之缘

1925年,张宗昌出任山东省主席,想找人出任教育厅厅长,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让这位”狗肉将军“大为光火。左右建议道,除了曲阜孔圣人家,能胜任的怕只有潍县的王状元了。张宗昌闻听大喜,立刻派人花重金,请出清末最后一科的状元、潍县人王寿彭做山东省教育厅长,并且拜王寿彭为师,让这位状元公教他做诗,后来还出了一本诗集。因为张宗昌字效坤,故而诗集取名《效坤诗钞》。张宗昌将该诗集分赠友好。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潍县王寿彭与“混世魔王”张宗昌的不解之缘

据说王寿彭进京赶考时,临场发挥很好,文采出众,但不该是第一(入前十名,进入殿试),只因殿试时正好赶上西太后慈禧老佛爷的生日,主考官为了拍老佛爷的马屁,故意将王寿彭的试卷放到前面。结果,老佛爷第一眼就看见吉利的字眼(寿彭,意为“寿比彭祖”,又姓王),龙心大悦,即点王寿彭为状元。

王寿彭既然是状元,策论、试帖诗都是不错的,但他教的张宗昌这个学生可不怎么样,作出来的诗居然一色的薛蟠(《红楼梦》中的呆霸王,其诗有“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钻出个大马猴;……”)体。当然了,平心而论,张宗昌这样的“大”学生,谁都很难教好。

且看张宗昌的《效坤诗钞》选:

(一)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注:“奶奶”,应该是“奶奶的”,骂人的话。]

(二)俺也写个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注:秦灭,楚汉战争起,刘邦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平英不还,过老家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一首自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生动地显示出他当时矛盾的心情。张宗昌想效法刘邦,何其不自量力乃尔。]

(三)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潍县王寿彭与“混世魔王”张宗昌的不解之缘

(四)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五)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六)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潍县王寿彭与“混世魔王”张宗昌的不解之缘

(七)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

(八)游西方

早听西方好,他妈真不孬。

本想多玩玩,睁眼却没了。

[注:这是张宗昌做梦呢]

(九)无题

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

[注:真是三不知将军!]

(十)混蛋诗

你叫我去这样干,他叫我去那样干。

真是一群小混蛋,全都混你妈的蛋。

(十一)秋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俺用大炮轰你娘。

[注:另一个版本是:“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三天之内不下雨,先扒龙皇庙,再用大炮轰你娘。”]

(十二)破冰歌

看见地上一条缝 , 灌上凉水就上冻。

如果不是冻化了 , 谁知这里有条缝。

(十三)咏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啊筛石灰。

……

张宗昌当时不仅作诗、出诗集,而且还印刷出版过《十三经》(据说是世上印刷质量最好的《十三经》)。在大印十三经的同时,张宗昌还让王寿彭整顿山东教育,在学校里提倡尊孔读经,规定学校里必须设经学课,说是要挽回道德人心。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潍县王寿彭与“混世魔王”张宗昌的不解之缘

王寿彭在担任山东省教育厅长的时候,于1926年合并济南的6个专门学校,成立了山东大学,聘请王寿彭为第一任校长。可是,王寿彭给张宗昌当差,“助纣为虐”,成为他一生当中的污点。当时外间传说王寿彭贪污教授薪俸,闹得满城风雨,轰动了济南市,尤其是教育界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他始终不忘他是封建状元的本分,教育观念太过陈旧、保守,他不懂新学,要求全校师生在开学典礼及孔子诞辰时,身着长袍马褂,向孔子神位行跪拜礼;他还请来前清的举人、翰林任老师。类似的守旧举措让师生怨声载道,联名请愿要求校长辞职。无奈之下,1927年6月,王寿被迫递交了辞呈,寄居京津。

王寿彭虽然不是什么伟人,但也做过高官,成过一些事。从古到今,像他这样靠名字走运一生的,细数起来好像并不多。至于他的坎坷晚年,则是他自己因循守旧,不知变通所致了。

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潍县王寿彭与“混世魔王”张宗昌的不解之缘

北宋太宗年间状元、宰相吕蒙正曾感慨道:“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对王寿彭来说,则是“时也,名也,运也。”

王寿彭名气不大,但书法颇有名气,时人常以得其墨宝为荣,据说山东大学的第一个匾额就是他写的,只是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