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湘潭黎母宋氏婚后八年丈夫去世,弃万贯家财只求一方砚台,培养儿子成清朝巡抚

作者:湘妹子

有人说,

推动世界的手,

是摇着摇篮的手。

一个家庭,

哪怕家徒四壁,

只要有一个

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

就是心灵成长的圣殿、

人才辈出的摇篮。

湖湘大地地灵人杰

小莲也以此为傲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烟云

去认识一位孕育湘潭巨子的伟大母亲

湘潭黎母宋氏婚后八年丈夫去世,弃万贯家财只求一方砚台,培养儿子成清朝巡抚

黎培敬

湘潭黎母宋氏婚后八年丈夫去世,弃万贯家财只求一方砚台,培养儿子成清朝巡抚

曾任清朝贵州巡抚、江苏巡抚、漕运总督等要职,父母家族都是书香世家,他是湘潭皋山黎氏家族中兴、家学兴起的转折性人物。

湘潭黎母宋氏婚后八年丈夫去世,弃万贯家财只求一方砚台,培养儿子成清朝巡抚

黎母宋氏故事收录于《慈母家训》

黎培敬能有这样的成就,其母亲宋氏功不可没。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晚清大臣郭嵩焘在其诗文集中收录有他撰写的《黎母宋孺人墓志铭》,记录了黎宋氏督促儿辈用心读书做人的故事。

湘潭黎母宋氏婚后八年丈夫去世,弃万贯家财只求一方砚台,培养儿子成清朝巡抚

郭嵩涛诗文集

黎宋氏婚后八年丈夫就去世了,她克勤克俭抚养三个年幼的孩子并侍奉祖母和公婆,虽常常在寝室暗自哭泣,在家人面前却总是和颜悦色、言词爽利,上堂问长辈起居安否,使祖母和公公婆婆忘掉失孙、失子的痛苦。

公公和祖母死后,她就更加与婆婆亲密相处,以一片至诚之心赡养照顾,婆婆死后又按照礼俗进行安葬,宗族里的人都称颂她的贤能。

而自从公公死后,孩子的叔伯们以为宋氏寡弱可欺,企图掠夺侵吞其家产。

黎氏先辈给她家留下一方优质端溪石砚,孩子们的一位堂伯想强占为己有,宋氏正色对他说:“为儿辈读书,祖宗遗留下来的这个砚池我希望能够最终保存下来,其他财物你尽管拿走。”这位堂伯听到此话深感惭愧而离去。

湘潭黎母宋氏婚后八年丈夫去世,弃万贯家财只求一方砚台,培养儿子成清朝巡抚

黎培敬书法

孩子年岁长大就学读书,家务方面的事情,她一概不分派给他们,总是说:“不要因家事纷挠你们的心志。”住在一个屋场的堂兄弟做游戏,孩子们暗自去偷看,宋氏对他们严厉呵责。

有一个堂姊妹对宋氏说:“你的儿子们有幸成人,为什么不对他们放宽管教?如果将来他们居住到外边,他们要玩游戏,谁又能去禁止他们?”宋氏流着眼泪说:“他们是没有父亲的孩子。我在世上一天,就要尽到一天的责任,其他方面我一概不过问。”

湘潭黎母宋氏婚后八年丈夫去世,弃万贯家财只求一方砚台,培养儿子成清朝巡抚

宋氏在家境困难之际,考虑的不是钱财,而是严教儿辈读书学习,不准有半点懒怠散漫之心。

这在今天看来可能过于严厉呆板,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但她一心想继承其夫的遗志,督促儿辈用心读书做人的良苦用心,却是可以理解的。

由于宋氏教导有方,她的三个儿女后来均成为熟知儒家经典之人,黎培敬更是当上了封疆大吏。

三兄妹对母亲的感情深厚,光绪元年黎培敬五十岁时,为了纪念母亲他取消了一切庆祝。

湘潭黎母宋氏婚后八年丈夫去世,弃万贯家财只求一方砚台,培养儿子成清朝巡抚

黎培敬《竹间道人自述年谱》

他自述说,“培敬少孤,赖太夫人教养成立以至今日,而太夫人苦节半生,年未五十即弃养,今欲以禄养承欢已无及矣焉。敢自寿故捐廉入尚节堂以惠诸嫠妇,体太夫人志也。并排示属吏即以屏联相贺者均屏不收受,捐原籍土朱岭田亩充本邑宾兴费”。

可见宋氏对于儿辈的教导非仅限于书本,而是深得儒家“仁”的真昧。

了解更多湘潭历史女性故事,请关注湘潭市妇联微信公众号“莲城莲花”。

编辑:依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