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志吕凯传,乱世中一个基层官员的坚持对吕凯的评价生平事迹:

作者:安定郡小书生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不韦(今云南保山东北)人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三国志吕凯传,乱世中一个基层官员的坚持对吕凯的评价生平事迹:

吕凯

诸葛亮:“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有馀年,雍闿、高定逼其东北,而凯等守义不与交通。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大意是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人,在边陲之地对朝廷尽忠不变,已有十多年,雍闿、高定在其东北方面威逼他们,而吕凯等坚守正义不与他们交往。为臣没有料到永昌地区风俗竟如此敦厚正直。

陈寿《三国志》:①“凯威恩内著,为郡中所信,故能全其节。”大意是吕凯在永昌郡威望显著,郡中人都相信他,因此能成全其名节。②“黄权弘雅思量,李恢公亮志业,吕凯守节不回,马忠扰而能毅,王平忠勇而严整,张嶷识断明果,咸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大意是黄权高雅思考,李恢公亮事业,吕凯守节不弯,马忠骚扰能够坚毅,王平忠诚勇敢严格,张嶷见识断明果,都以自己的长处扬名,是遇到合适的时机而已。

潜夫:吕凯能够青史留名,是在于为人正直,有威望。遇事有坚持自己的为人准则,不为周围所影响,在当今社会是值得学习的。

吕凯起初在永昌郡中担任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等人听说刘备在永安去世,一下变得更加骄横无羁。都护李严给雍闿写了一封六张纸的信,向雍闿说明事态变化的厉害,但雍闿只回答一张纸的信,说:“听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今天下鼎立,却有三种不同历法在施用,所以处在僻远地方的人深为惶惑,不知归附何方。”雍闿后又投降吴国,吴国遥授雍闿为永昌太守。永昌位在益州地区的西部,而且道路阻塞,与蜀郡隔绝,而郡太守又调换了人,吕凯与府丞蜀郡人王伉一起率领和激励官民,关闭四境抵御雍闿。雍闿数次发布檄文到永昌,劝诱吕凯。吕凯对他的檄文回复说:“上天降下丧乱,奸雄乘势四起,天下切齿痛恨,万邦为之悲悼,臣民无论老少,莫不思竭筋力,肝脑涂地,解除国难。想到将军您家世代受到汉朝恩惠,我以为您应当亲自招集人马,率先行动,向上报答国恩;在下不负先人,以求功劳著于竹帛,千载史册留名。

三国志吕凯传,乱世中一个基层官员的坚持对吕凯的评价生平事迹:

刘备

哪想到您反倒向东吴俯首称臣,背本就末!从前大舜勤勉地为百姓劳累,死于苍梧之地,史籍赞美他,以至流芳千古。他身葬江南,何等可悲!周文王、周武王承受天命,到成王才大功告成。先帝龙兴立汉,海内望风归附,朝臣聪敏,上天降下安康。可是将军您却看不到盛衰的记载,成败的征兆。譬如野火燎原,人行冰河,一旦火灭冰消,您还有什么能依靠呢?从前将军您的先父雍侯,与汉结怨反为汉所封爵赐土。窦融知道东汉将兴,故此归顺世祖,这都是流名后世,受到世代的歌颂赞美。

如今诸葛丞相英才超群,明察事物未然之始,受先主临终托孤重任,辅佐蜀汉隆兴,与众相处无所偏袒忌讳,奖赏功绩不念小过。将军您如果能够翻然醒悟改弦更张,重新走上正道,则不难追迹古人,永昌这一小块地方哪里够您管理呢?听说楚国对周朝不敬,齐桓公即正义责问,夫差僭号称霸,晋国则抑制其势力,何况您所臣服的并非良主,谁人肯向您归服?我私忖古人大义,为臣者不和境外之人交往,故此我前后与您是有来无往。再次收到您的檄文,发愤忘食地表述一下自己心中所想,请将军您仔细地省思明察。”吕凯的恩义威信全郡皆知,故此郡中人都很信任他,由是他得以保全自己的名节。等到丞相诸葛亮南征讨伐雍闿时,讨伐部队还在路上,而雍闿已被高定的兵士所杀。

三国志吕凯传,乱世中一个基层官员的坚持对吕凯的评价生平事迹:

诸葛亮

诸葛亮到南方,向朝廷上奏说:“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人,在边陲之地对朝廷尽忠不变,已有十多年,雍闿、高定在其东北方面威逼他们,而吕凯等坚守正义不与他们交往。为臣没有料到永昌地区风俗竟如此敦厚正直!”于是任命吕凯为云南太守,封为阳迁亭侯。此时吕凯被其他叛乱的少数民族所害,他的儿子吕祥继承了爵位。而王伉也被封为亭侯,任命为永昌太守。

三国志吕凯传,乱世中一个基层官员的坚持对吕凯的评价生平事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