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4日讯(通讯员 曾玉玺 谢档)“我们的红薯粉质量好,回头客多,所以销路特别好。”在冷水滩区普利桥镇拱桥村,提起当地的80后支书吕凯,村民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的吕凯,在2016年响应乡贤回乡号召回到老家拱桥村担任支书,通过发挥自己知识乡贤的优势,因地制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普利桥镇拱桥村,地势以丘陵为主,人均仅有五到六分耕地,多年来,农业发展落后。吕凯回村当支书后,几番思考,决定发展传统产品红薯粉。拱桥村的红薯粉虽历来远近闻名, 但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方式规模小、利润低,吕凯便想到建立红薯粉生产合作社,以集中化生产来提升利润、打造品牌。但当他向村民说出想法时,却遭到很多村民的反对。
“当时支书说要建合作社,还要改良制作技术,我们很多人都不赞成,担心亏了怎么办。”村民吕方构说道。面对困境,吕凯召集了村里的八位党员,先行成立小组,从改良红薯粉生产工艺开始,带头尝试一条新的红薯粉致富路。拱桥村村民胡继文便是最初的八名党员之一,他对笔者说道:“吕支书是个很有干劲的人,他找到我们这些党员,希望我们发挥带头作用。”
改良小组白天学习,晚上实验,吕凯还几次去农科院找专家取经,几个月后,成功改良出不添加明矾的红薯粉。在改良工艺的第一年,销路未打开,吕凯等人便决定用担子挑着红薯粉到镇上叫卖,吕凯提起当年的场景还颇为感慨:“我们给新工艺红薯粉定价18一斤,价格翻了快一倍,没想到还卖完了,主要还是质量好,回头客多。”
如今,村里成立了永州市有条有理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普利桥红薯粉”商标,聘请专业公司设计产品包装,电子商务出身的吕凯还借助网络直播、微信做销售,通过网络渠道每月可销售5万余元红薯粉。2018年拱桥村红薯粉产值达18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上千元。
今年,吕凯决定建红薯粉加工厂,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村民主动要求入股,已有五十余个意向股东。村民吕方构也决定入股两万元,他说道:“现在村里要建红薯粉厂,我觉得很有前景,就想要入股。”
对于即将要建的红薯粉厂,吕凯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对笔者说道:“未来村里建红薯粉厂,村委会决定集体占股百分之二十,利润将用于购买村民的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