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鲁迅笔下的“闰土”原来是有现实原型的,他后代如今怎样了呢?

作者:每天读诗词

说到“润土”,相信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他是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笔下的人物,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们都是从书中认识他的,这个脖颈上戴着项圈的淳朴少年,身上充满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曾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孩子。只可惜,那么好一个孩子却在封建社会的影响之下,最终变成了一个“木头人”,实在是让人感到惋惜。

鲁迅笔下的“闰土”原来是有现实原型的,他后代如今怎样了呢?

“闰土”这个角色出现在鲁迅先生的《故乡》这篇短篇小说之中,这篇小说是写于1921年,是取材于鲁迅先生在回故乡处理搬迁之事时的所见与所闻。所以说,“闰土”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象,他也是有着人物原型的,那么“闰土”的人物原型又是谁?现如今他的后代又在做什么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闰土”,“闰土”的人物原型是一个名字叫做章运水的人,在鲁迅老家的家乡话中,“润”和“运”是同音,而“水”“土”都是五行之一,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章运水本人出生于一个农村的普通家庭,鲁迅先生家境良好,还有水田,所以他的父亲就来鲁迅家帮忙做长工。

鲁迅笔下的“闰土”原来是有现实原型的,他后代如今怎样了呢?

在1893年,鲁迅先生的曾祖母离世,因为忙不过来,所以就把他也带过来一起帮忙了,而章运水的年纪要比鲁迅还要年长两岁,所以当时鲁迅也是管他叫做“运水哥”的,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后来他的父亲离世,他只能将养家的重担挑起来,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农活,但就算是这样,因为他家并不富裕只有六亩薄田,养家仍旧非常困难。

在1934年之时正好又赶上大旱,章运水家中不仅颗粒无收,而且还背负着债务,最终他只能将地变卖,靠打工来为生。长时间下来积劳成疾,身体是最先扛不住的,在他50多岁时,身上长满了恶疮,可是又没有钱医治,最终在57岁那年他离开了人世。那年是1936年,鲁迅先生也是在同年离开,两个人还是很有缘分的。

鲁迅笔下的“闰土”原来是有现实原型的,他后代如今怎样了呢?

他生前生了三个儿子,他的大儿子章启生就是小说中的水生,早早就因病离世,留下3岁的儿子章贵(“闰土”的孙子)和寡妻。为了生存,章启生的妻子只要进城打工,而章贵也只能去做童工,日子过得无比艰难,唯一的小妹也因生病无钱医治而早早离开。

新中国成立时,章贵已经16岁了,从小就做童工的他,根本就没有机会也没有钱去学习,但是他并不甘心现状,相反有一个非常上进的心,所以他白天时就出去劳动,而晚上则进入速成班去学习。在1954年时,他得到了去鲁迅纪念馆工作的机会,学习就更加刻苦了。

鲁迅笔下的“闰土”原来是有现实原型的,他后代如今怎样了呢?

也是因此,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最终变成了鲁迅研究专家,多次在报纸上发表与鲁迅先生相关的文章,而且在1982年时还正式成为了鲁迅纪念馆的副馆长。还有一点说来也是非常有趣,章贵是“闰土”的孙子,而周海婴是鲁迅的儿子,他们在鲁迅纪念馆中初次见面就一见如故,真的很像历史的重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