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文的房间》:假如至亲是你的负资产

《马文的房间》:假如至亲是你的负资产

1

爱这种东西说起来挺虚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这种感受要从电影《马文的房间》说起。

《马文的房间》可以说是小李子初出茅庐、颜值巅峰时代的作品,而且我发现影片里中年时期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也是个大美人,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人物被聚集在一个困境重重的家庭中。

这个家庭面临的第一个困境是,老马文身患中风二十年,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贝丝终身未婚未育,她整整照顾了老父亲二十年。和这对父女一起生活的,还有同样年老体弱疾病缠身的贝丝的姨妈。

而第二个困境,更加雪上加霜:大女儿贝丝被查出血癌,医生告诉她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救她的命,否则她就只能依靠药物治疗,慢慢丧失生命的活力,直到生命衰竭而亡。

在这种绝望中,贝丝联系了二十年没有见面的妹妹莉。当年莉为了追求自己的生活,抛下作为女儿的责任,离开了家庭,远赴另外一个州生活,和家人再无联系。在这二十年中,他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独自养育了两个儿子:快十八岁的大儿子汉克,以及十一二岁的小儿子查理。

莉也有她自己的困境:大儿子汉克和自己关系紧张,可以说对莉充满了痛恨,他心目中最爱最崇拜的,是早已从他们生活中消失的赛车手父亲。汉克痛恨莉让他和父亲分开,在痛恨的顶点,他甚至动手烧了他们住的房子,而汉克也因此被关进了少年精神病院。

2

姐姐贝丝的一通电话,把隔绝了二十年的亲情又连接了起来。虽然不想对家庭负担什么责任,但在生命面前,莉没有犹豫,她带着两个儿子,长途跋涉回到了自己曾经的家,有父亲、姐姐和姨妈的家。

莉和两个儿子这次回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做骨髓配对,看看他们三个人谁的骨髓能够救贝丝。

莉本来打算在这里呆一个星期就走。但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了太多事情。

对于两个孩子来说,妈妈和姨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

莉看起来很粗暴,对孩子们很漠然,很苛刻。有两个小细节——

当贝丝和莉谈到骨髓的事情时,莉说:“我会让汉克去做检查的。”说着就走到门外,对坐在车里的汉克说他必须去做检查,因为这可以救贝丝姨妈的命。但两个人不但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反而大吵起来,莉对着汉克大吼,两个人不欢而散。

夜晚,汉克、查理和妈妈、姨妈坐在沙发前休息,几个人都沉默不语。汉克和妈妈因为骨髓的事情又别了几句嘴,他对妈妈很无语,于是拿起茶几上的薯片吃起来。莉看了立马喝止,她说姨妈还没有邀请他吃。贝丝姨妈马上说:“我做这些就是给孩子们吃的。”汉克刚要继续往嘴里放,莉又训斥道:“你应该等姨妈让你吃你再吃!”并且一把抓过汉克手里的薯片。汉克气急了,愤而离席。

贝丝姨妈尴尬不已,又小心翼翼地让查理吃薯片,而查理不由自主地先用惴惴地眼神瞟了妈妈一眼,莉说:“姨妈让你吃你就拿一片吃吧!”查理这才去盆子里抓薯片。正在这时莉又说:“不要拿那么多,一次拿一片就够了!”查理很紧张,手里的薯片慢慢滑进了薯片盆里,只剩下一片。刚要吃进嘴里,莉又来了一句:“别吃的哪儿都是,把姨妈干净的地板弄脏。”查理连忙用整个手塞住嘴,生怕有一点碎屑掉下来。这个薯片,吃得真痛苦。

这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的就会这样教训孩子。我们的初衷也许是好的:让他们懂礼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因为用了错误的方式——责骂、苛刻、不顾孩子的尊严,美好的愿望往往得到了背道而驰的结果:孩子们要么变得叛逆、要么变得怯懦,不管怎样,他们不但没有成为我们想让他们成为的样子,我们反而失去了他们的信任,我们的“良苦用心”换回的是孩子对我们的痛恨,以及幸福感的丧失。

贝丝和莉对待孩子与家人,是完全相反的态度。在莉和查理的骨髓都配对失败后,贝丝也很渴望汉克能去做配对检查,但汉克一直拒绝,并且说出了很多狠话,他说贝丝对他好都是有目的的,就是为了让他就她的命。贝丝很伤心,但她依然对汉克说:“你是我的外甥,无论怎样,我都爱你。”

不知道汉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叛逆青年开始改变的,也许是和贝丝姨妈聊天的时候感受到无所不在的温暖和理解,也许是姨妈把他喜欢的那套外公的工具送给了他,也许是姨妈准许他开车,并陪他到海边去疯,也许,他看到姨妈对外公和姨婆无微不至的照顾……

于是有一天,当妈妈对汉克说他们也没帮上什么忙,还有几天就要回去的时候,汉克拒绝回去,他告诉妈妈他要留在这里。并且在一个早晨,给姨妈在厨房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姨妈,希望我能在这里呆得住。爱你的汉克。”

这张纸条恰巧被莉看到,她内心陷入惶恐,她怕儿子真的被贝丝姨妈感化而不离开这里,环顾厨房,到处都是父亲的药,做不完的家务,墙上写满了照顾父亲的一日事项,吃药的时间,以及紧急电话号码……这一切让她恐惧害怕,惊恐的莉丢下撒了一地的药,冲进自己的房间开始收拾行李,她要逃离这里。

正在这个时候外出兜风的汉克回来了,看到妈妈慌张的收拾行李,他问妈妈要去哪儿。莉一时语塞,也编不出什么像样的借口,最后她把箱子放回床下,说:“我要去厨房,大家还都没有吃饭。”

而莉和汉克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间缓和了,当莉不再表现的粗暴和不接纳,当她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汉克没吭声就出去兜风回来后对他说:“以后出去兜风最好跟我说一声,因为我会担心你。”一句“担心你”,似乎让汉克终于可以和母亲产生情感上的连接。

莉曾经为了追求自己的生活而逃避了家庭的责任,把父亲和姨妈都甩给了姐姐,而在姐姐也身患重病无法再继续照顾家庭的当下,她也仍想挣扎着逃离,她有她的梦想——即将完成的美容学位,以及随之而来的事业上的新开始,还有爱情。但在家里呆的这一周,所见所闻,也在不知不觉的改变着她。而姐姐贝丝的一番话,更让她下定决心承担起身上的责任,贝丝说:“我很幸运。”莉回答说:“是的,你很幸运,爸爸和姨妈都爱你。”贝丝摇摇头:“不,我幸运,是因为我爱爸爸和姨妈,我拥有爱的能力。”也许正是这句话最终改变了莉未来的人生规划吧。

3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这种生活的困境:我们的家人,不但不能成为让我们骄傲自豪的人,或者能让我们攀着高升的人,他们反而是我们人生的“负资产”:要么身患疾病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去照顾,牺牲掉我们自己很多人生梦想,要么和我们如同仇敌,我们自以为花费很多心血和真心对待的人,不但不爱我们,反而走向了我们最不想看到的那条路。

面对这些“负资产”,逃避责任、自怨自艾甚至痛恨生活是最本能的反应,可是这些反应有用吗?其结果只能让现实火上浇油,而自己也渐渐走进崩溃的边缘。

我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在冷风中裹紧大衣的人,风说可以把人的大衣吹开,但他卯足了劲儿也没有成功,人反而裹的更紧。这时候太阳什么也没说,只是照耀着人,人因温暖而自己脱掉了大衣。

《马文的房间》之所以让我深受触动,也是因为我生活中的很多体会,当我抱怨生活、怨恨丈夫的时候,我的生活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让我和丈夫都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中,而且因为我和丈夫经常吵架,有时候迁怒于孩子,孩子的天空也越来越阴云密布,他变得乖戾,不配合,胆怯,我的不接纳和排斥甚至让他经常问我是不是不爱他了。

我一直认为,有着天生的爱的能力的人,是不需要学心理学的,但天生对爱的能力存在缺陷的人,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因为它能让你对你的问题产生自知,以及一些补救的方法——让你明白对至亲的完全接纳、责任与理解的重要性。当你慢慢做到了这些,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关系”慢慢的朝着好的方向变化,它会给你很多惊喜。就比如最近我感受到的:孩子早睡早起,自己穿衣洗漱,上幼儿园不再像从前那样痛哭着不肯让我离开,而是开开心心跟我说再见。现在的他活得很开心,它知道背后有父母充足而饱满的爱与支持。爱,是生活能给予我们最大的福分,也是让“负资产”变成“正资产”的最好的转化剂。

爱你的家人,滋养你身边的每一段关系,生活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母爱的羁绊 处理亲子关系 如何做好一个好妈妈 ¥35 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