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黎:在大城市里安顿好自己的灵魂

作者:最佳阅读
李黎:在大城市里安顿好自己的灵魂

文 | 李黎

来源 | 《禅心禅意过一生》

周六下午,我受邀参加了茯苓公司的年会。面对数百人,她站在台上侃侃而谈,大有指点山河的气势。

那年,在一次大型行业会议上,我们被安排坐一张圆桌吃饭。彼时,茯苓只是某品牌的区域销售代表。和所有不起眼的小人物一样,她拘谨地坐在角落里,渴望被人发现,又苦于没有表现的机会。

茯苓把人分成两种,一种是有用的人,一种是没用的人。

李黎:在大城市里安顿好自己的灵魂

这个20岁开始就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的女孩,从不否认自己的世故与现实。来自西北贫困地区的她太渴望成功,太想在大城市里立足了。

她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弱者必须懂得示弱,否则,永远都只能成为食物链的最底层。

身处技术不断更新、男性主管居多的it行业,想要拼杀出一席之地,必须用业绩说话,而世态凉薄,人情如纸,她只敢相信她自己。

茯苓的视线永远落在那些大客户的身上。对有用的人,她一旦选定目标,就会毫不犹豫地挤入那个圈子。在饭局上布菜敬酒,殷勤备至,或是毕恭毕敬地忙着递送名片。那一脸的讨好,是她毫不掩饰的梦想。

对于没用的人,她向来态度坚决,绝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玩那些敷衍应酬的把戏。

那几年,因为接连签下大单,立下赫赫战功,茯苓在公司的地位扶摇直上,眉宇间也傲气逼人。

然而,一个女子常年奔波打单的个中辛酸,又有谁能够真正了解?刚接手大区营销总监一职时,她曾经因为压力太大,身体积劳成疾,造成胃部大出血,被同事送到医院抢救。

或许,对于茯苓来说,我还算有一点小用处,加上彼此之间不存在利害冲突,我们一直不咸不淡地交往着,有时候一起开完会,也顺道吃饭逛街。

在忙碌了大半天之后的下午茶时间,身心放松的茯苓偶尔会说几句真心话,对我抱怨一下逢迎客户时遭受的尴尬和冷遇,谈到她上过的培训课,如同隔靴搔痒,浪费时间却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渐渐地,我看到茯苓真性情的一面。在我看来,她身上的冷静自持,是一种天生的本能,更是一种自我保护。

夜深人静时,她是没有安全感,习惯开着灯、抱着毯子睡觉的女子。焦虑、疲惫、伤心,掩面哭完之后,第二天,在人前出现的她依旧笑容灿烂,继续不动声色地守候猎物,杀伐果断、无懈可击。起承转合处,仿佛云过无痕。

有一阵子,茯苓忽然杳无音信,qq不在线,手机也关机了。据江湖传言,茯苓因为业绩不佳被老板炒了鱿鱼,倍感委屈的她悄悄回到老家,数月闭门不出,独自舔舐带血的伤口疗伤。

李黎:在大城市里安顿好自己的灵魂

再次见面时,茯苓的电商身份让人眼前一亮。她在网上卖水果,不仅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还拥有好几个签约的种植基地,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商业运营,线下体验,线上下单。

为了实现创业梦想,茯苓几乎全身心投入到生意中,耐心热情地和每一个客户沟通,到原产地拍摄水果生长和采摘的图片,甚至在吃饭、走路的时候都在思考如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尽管工作紧张劳累,每天凌晨一两点才能睡觉,她的脸上却常常流露出不易察觉的笑意。

没有人愿意对人低三下四、卑躬屈膝,没有人愿意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仰人鼻息。幸运的是,我们拥有选择的机会。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热爱的事业,一点点地捡回尊严,不再成为食物链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至少,茯苓不愿意了。

她的果农生活中有大自然的花香虫鸣,抬起头,能看见满天星光,那些试图取悦身边的“大人物”,讨好谄媚别人,完全没有自我的日子,已经桥归桥,路归路,与她不再相干。

一个人越在乎别人的感受,就越卑微、越弱势。其实,只要你想,你随时都能回归淡然,从黑暗中摸索到黎明的曙光,底气十足地做真实的自己。

✩封面来自 topit.me

✩原标题《在大城市里安顿好自己的灵魂》

作者简介丨李黎,作家、摄影家。佛家三宝弟子、天生乐观主义者,喜布衣素食,好莳花弄草,热爱简单舒适的小日子。 走遍全国各地,留意人世间好风景,信仰生活需要一颗禅心去发现美好。历任旅游杂志主编、某省佛教协会会刊编辑主任,创办过禅生活类杂志,在众多画报、杂志开有旅行专栏、素食艺文专栏。

本文选自

《禅心禅意过一生》

《禅心禅意过一生》(现在到当当抢购9.9元/本×机不再来)是一本直指内心的禅意散文集,由著名作家沈嘉柯 历时两年,倾心监制、当代女作家李黎数十年累积篇章凝聚而成。你究竟想选择怎样的生活?本书给你提供一种答案!随书附赠五张超萌小和尚明信片、一份弘一法师手抄版心经。

李黎:在大城市里安顿好自己的灵魂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