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荷风入襟解我意,水殿迎香劝客觞——袁耀传世最早杰作《水殿荷风图》欣赏

作者:北京保利拍卖
荷风入襟解我意,水殿迎香劝客觞——袁耀传世最早杰作《水殿荷风图》欣赏

袁耀(清中) 水殿荷风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20×60cm 约6.5平尺

出版:《十竹斋书画谱刊行三百六十周年纪念》,十竹斋艺术研究部编制,1987年。

著录:

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六册p425,文物出版社,1986年。

2、聂崇正著《袁江•袁耀》p234,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劳继雄编著《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五册p2337,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

说明:南京文物公司旧藏。

估价:800,000-1,200,000

自康熙朝励精图治半个世纪之后,社会承平日久,经济高度发展,到雍乾两朝,出于各个方面的原因,以书画文章粉饰太平、歌颂上功开始成为艺坛文坛的“显学”。至乾隆时期,堪称鼎盛的画院网罗了当时数以百计的丹青好手,每日以雕镂文字、刻画圣功为能事,以反动于清初以来以四僧为代表的抒写性灵的山水范式。这样的环境下,当时的艺坛空前发达,不管是内廷还是民间,都涌现出不可胜数的书画人才,为有清一朝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沾溉至今;而其方向,则不过两途,一种是庙堂派,以四王为领袖、以复古为号召,讲究无一笔无来处,一种是民间派,有比较明显的民间审美趣味,但其主旨仍在粉饰太平。

荷风入襟解我意,水殿迎香劝客觞——袁耀传世最早杰作《水殿荷风图》欣赏

左:王鉴《仿古十开册》;右:王原祁《仿黄鹤山樵山水》。

江都人袁江袁耀叔侄(亦有指为父子的,如聂崇正)可能是雍正乾隆两朝民间派中最神秘的丹青好手了,至今人们无法考证出两人的确切生卒年岁(或有证袁江1662-1735在世)。不过两人所精擅基本一样,举凡山水、楼阁、界画诸题材无所不精,而重彩联屏尤胜——这似乎也是民间派区别于复古派的主要特征之一,复古派逞技的主要形式一般是涂饰册页、手卷。两袁等人这种极为耗时费工殚精竭虑的技法、表现宏大雄阔山水的追求,正好符合当时粉饰太平歌颂圣功的流风,且越到乾隆晚年,尺幅越大、雕镂越工、赋彩越重。

荷风入襟解我意,水殿迎香劝客觞——袁耀传世最早杰作《水殿荷风图》欣赏

袁耀1763年作《九成宫图通景十二屏》,223×720cm

荷风入襟解我意,水殿迎香劝客觞——袁耀传世最早杰作《水殿荷风图》欣赏

袁耀1774年作《绿野堂图通景十二屏》,220×720cm

南京文物公司旧藏的《水殿荷风》,据年款为甲寅(即1734年)作,是目前市面所见袁耀最早的作品,故宫资深书画研究员聂崇正先生在所著《袁江袁耀》所附年表里即将此件列为袁耀首作。谢稚柳先生的高足劳继雄亦在其《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中直指本件为“真迹”;按劳先生1979年拜入谢稚柳门下,并随谢氏全程参与了1983年开始以谢稚柳、启功、徐邦达等五人为首的鉴定小组全国性的古代书画巡回鉴定活动,其意见当可视为谢稚柳等人的意见,何况画作1986年已被收录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荷风入襟解我意,水殿迎香劝客觞——袁耀传世最早杰作《水殿荷风图》欣赏

袁耀《水殿荷风》编号为“苏21-27”,《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6册

荷风入襟解我意,水殿迎香劝客觞——袁耀传世最早杰作《水殿荷风图》欣赏

南京文物商店1987年编制的《十竹斋》封面及内页图。

《水殿荷风》在题材的选取和技法的应用都暂时还没有染上后期那种突出浓重政治宣讲意味的习气,譬如《九成宫》、《阿房宫》、《汉宫秋月》、《汉宫春晓》之类直接借前代帝王功绩来夸耀圣功的巨幅作品,而别具一种清新淡雅整饬,令人欲作画中游。按“水殿荷风”题材取自唐人诗什,李白和王昌龄诸人都有类似题材诗作,主旨是对宁静、旷达、自由、天真的乡野生活的赞叹和悠游。袁耀以此入画,自饶一种纯粹真趣;而在构图上,《水殿荷风》倒更明显受到前辈画家颜峄的影响,虽然在某些意象细节的描绘和表现上,有些后期毕事雕镂的痕迹,但尚不脱“清水芙蓉”般的自然与清新。

荷风入襟解我意,水殿迎香劝客觞——袁耀传世最早杰作《水殿荷风图》欣赏

左:本幅所钤两印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收录两印比对。

右:本幅署款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收录比对。

将袁耀所作对观,可见其愈晚愈匠、愈晚愈繁。

荷风入襟解我意,水殿迎香劝客觞——袁耀传世最早杰作《水殿荷风图》欣赏

自左至右分别为:1734年作《水殿荷风》、《潇湘烟雨》、1759年作《山雨欲来》、1780年作《阿房宫》。

荷风入襟解我意,水殿迎香劝客觞——袁耀传世最早杰作《水殿荷风图》欣赏

自左至右分别为颜峄《江村图》、《水村捕鱼图》、袁耀《水殿荷风图》。

可见清代绘画在发展过程中的扬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