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宁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授课主题:《艺术与生活》
北京舞蹈学院的宗旨就是“立德树人”,而继续教育学院更是贯彻着这个宗旨,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多年来持之以恒。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舞蹈教学也是一样。今天我们有幸听到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钟宁院长为我们讲述“艺术与生活”!
专业艺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舞蹈教育者要经常去田野采风、深入生活,做到“请进来、走出去”。
采风典型动作的选择——与生活情趣相关,与劳动相关。
采风的三个层面:民间层面、群众艺术馆老师的层面、歌舞团的层面。
以瑶族长鼓舞为例,钟院长深入广西民间的盘瑶支系,经过对瑶族民族家庭的深入与了解、考察长鼓舞发源地的风土人情、采访长鼓舞艺人和长鼓舞世家,最终挖掘出瑶族舞蹈的特点,编创既原汁原味又超越生活的舞蹈。
彝族打歌也是这样,在感受到当地打歌的魅力后,根据和当地民间艺人的交流去创作原汁原味的彝族舞蹈,以“马鞍山打歌”为其中最为出色的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老师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动词的运用:掏、穿、跳、跃、挑、绕、压、打等,这些动词能让你的教学更加生动。
在创作民族民间舞时要牢记三点:
抓住特点:从地域、环境、生活、文化、中挖掘特点。
分析特点:为什么要这么跳?这是一定要明确的。
发展特点:强化特点,升华舞蹈。
普及艺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让人们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北京舞蹈学院一直在努力把艺术变成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进社会、进校园、进社区,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让人们更加自信、更加热爱生活。
目前,在舞蹈美育普及教育的大趋势下,北京舞蹈学院也参与了“高参小”、“高参高”等多项素质教育普及活动。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北京市教委大力推进“三三一”工作目标,致力于提高学校文化建设水平,提高艺术学科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人文和艺术素养发展水平;实现从重点向均衡的转化、从规模向内涵的转化、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化。面向高中学生,增加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有专长、有特长、有素养的人才!
课程尾声,钟宁院长根据研修班老师们提出的关于成人舞蹈教材、儿童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学班、舞蹈专业发展动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