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甯 北京舞蹈學院教授、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授課主題:《藝術與生活》
北京舞蹈學院的宗旨就是“立德樹人”,而繼續教育學院更是貫徹着這個宗旨,以培養人才為目的,多年來持之以恒。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舞蹈教學也是一樣。今天我們有幸聽到北京舞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鐘甯院長為我們講述“藝術與生活”!
專業藝術教育與生活的關系
舞蹈教育者要經常去田野采風、深入生活,做到“請進來、走出去”。
采風典型動作的選擇——與生活情趣相關,與勞動相關。
采風的三個層面:民間層面、群衆藝術館老師的層面、歌舞團的層面。
以瑤族長鼓舞為例,鐘院長深入廣西民間的盤瑤支系,經過對瑤族民族家庭的深入與了解、考察長鼓舞發源地的風土人情、采訪長鼓舞藝人和長鼓舞世家,最終挖掘出瑤族舞蹈的特點,編創既原汁原味又超越生活的舞蹈。
彜族打歌也是這樣,在感受到當地打歌的魅力後,根據和當地民間藝人的交流去創作原汁原味的彜族舞蹈,以“馬鞍山打歌”為其中最為出色的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老師們在教學中要特别注重動詞的運用:掏、穿、跳、躍、挑、繞、壓、打等,這些動詞能讓你的教學更加生動。
在創作民族民間舞時要牢記三點:
抓住特點:從地域、環境、生活、文化、中挖掘特點。
分析特點:為什麼要這麼跳?這是一定要明确的。
發展特點:強化特點,升華舞蹈。
普及藝術教育與生活的關系
“讓人們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北京舞蹈學院一直在努力把藝術變成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通過進社會、進校園、進社群,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讓人們更加自信、更加熱愛生活。
目前,在舞蹈美育普及教育的大趨勢下,北京舞蹈學院也參與了“高參小”、“高參高”等多項素質教育普及活動。
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北京市教委大力推進“三三一”工作目标,緻力于提高學校文化建設水準,提高藝術學科教學水準,提高學生人文和藝術素養發展水準;實作從重點向均衡的轉化、從規模向内涵的轉化、從一進制向多元的轉化。面向高中學生,增加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有專長、有特長、有素養的人才!
課程尾聲,鐘甯院長根據研修班老師們提出的關于成人舞蹈教材、兒童民族民間舞的學習、北京舞蹈學院的教學班、舞蹈專業發展動向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