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最后的贵族:项羽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贵族有英国王室威廉家族、日本天皇家族等,他们代表着尊贵、优雅,令无数人羡慕。但是,很少有人听到说中国的谁谁是贵族,那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贵族吗?答案肯定不是的,中国古代是有贵族的,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贵族这个群体渐渐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豪族,一个字之差,意义却千壤之别!因为豪族代表的只是金钱和权势的尊贵,而不是贵族所代表的人格和精神上的尊贵。那么,中国的贵族是怎么没落的?或者说,中国最后一位贵族是谁?

中国最后的贵族:项羽

英国皇室家族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贵族精神?

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

1)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所以古代打仗用现代眼光看那都不叫打仗,顶多算是体育竞技。在春秋时期,战争是讲究礼仪的,交战之前,双方要下战书,约定作战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对方有事不方便,挂起“免战牌”,就不可再战了。公元前597年,晋国和楚国爆发了邲之战。晋国上下不能同心协力,内讧不断,被楚国抓住机会逐一击破。撤退时,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拖不出来,大大延迟了撤军的速度,楚国人追上之后,没有动刀枪,而是过去指导晋军如何挖坑、扔重物、抽去车前横木,晋军脱离困境后,楚国人笑嘻嘻嘲讽晋国人有空常来玩,晋国人边驾着车边回头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我们才不像贵国逃跑经验这么丰富)。

2)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比如在春秋时代发生战争是不允许平民上战场的,他们参战但不作战,主要担任扛行李、喂马、做饭这些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成年贵族男子,称为“战士”。在战场上交战时,也是讲究礼仪的,不能瞎打,基本的作战单位是“一乘”,一辆战车,配备二十余名步卒,代表一个最基本的贵族单元。其中,战车上有三个人员,御手负责驾车,是贵族的家臣,射手是贵族本人,戟手是贵族的副手,一般是亲信家臣担任,随车作战的步卒,都由贵族的奴隶充当。在交战时,战车上的人只能打战车上的人,战车下面的步卒只能跟对方战车下的步卒交手,战车上的射手与对方射手交战,戟手与戟手交战,胜负主要看两个贵族射手的交战成果。所以,轮到战争这种大事时候,贵族也就当仁不让了。

3)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春秋时期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崔杼的一件丑闻,结果惹得崔杼大怒,杀了太史。太史的两个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崔杼告诉太史第三个弟弟太史季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啊,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来写吧,太史季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崔杼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太史季走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南史氏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

这是中西方所公认的贵族精神标准,用孟子的话说那便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中国最后的贵族:项羽

春秋战国时代

二、中国最后一位贵族是谁?

中国自春秋战国开始礼崩乐坏,人们渐渐放弃了仁义道德,坚守仁义道德反而会遭受失败,会被人耻笑。比如宋襄公在泓之战中所体现出的“不重伤、不擒二毛”贵族精神。从那以后贵族文化开始出现裂痕,直至后面被秦帝国统一六国,贵族文化开始没落。直到始皇帝巡视的时候,人群中出现了两个人,他们之间的发展历史才真正决定了贵族精神的消亡还是兴起。当时的这两个人发出了不同的感叹。作为基层公务员的刘邦到咸阳服役一年,见到了秦始皇嬴政的车架。只见卫兵威武雄壮,马车豪华无比,农民出生的他不由得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是楚国的贵族,见到了这样的秦始皇感到也不过如此,于是不屑地说道:“彼必可取而代也!”。后世分析两者说出不同的话往往都把问题归结为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同导致的,说从这里就看出了项羽的刚愎自用云云。其实根本原因是两个人所代表的阶层不一样,项羽是楚国的贵族,上面解释过了,他们是具有人格和精神的高贵的,自然会看不上始皇帝的架势,或者不对此产生过多的羡慕之情。而后续的历史故事也就是在这两位当中发生的,他俩的斗争其实就是贵族这个群体最后的斗争!也因此,历史的发展成了要么项羽胜利,中国贵族文化会继续;要么项羽失败,中国贵族文化会消亡。后续的历史大家都知道,项羽失败了,中国贵族文化从此消亡,而项羽也就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位贵族。

中国最后的贵族:项羽

项羽

三、中国贵族的没落造成了项羽的悲哀

项羽 (公元前232年 ―公元前202年),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 ,姬姓 ,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这是项羽的基本信息,我们都知道项羽的家族就是贵族,而项羽又是项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所以,我们分析中国贵族的没落或许可以从项氏家族、项羽本人上来找到线索。

1)家族的辉煌

项羽作为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小就有着优越的条件,接受着贵族的教育,项羽从小就聪慧无比,尤其是学习兵法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兵无常势,真正的战斗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这也为他后来打仗不拘泥形式,开辟了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意外,他长大了也会成为一代名将,继承家族的荣耀,但可能也就仅仅如此了,后世不会对他有更多的记载了。项氏家族的辉煌也就是那个时代贵族文化的辉煌,如果没有秦帝国的崛起,也许贵族文化还会持续很久。

2)家族的没落

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亲率60万大军进攻楚国,楚国人闻讯王翦增兵而来,便出动国中的全部兵力抵抗秦军。王翦下令坚守营寨不与楚军交锋。项燕多次到营前挑战,秦军始终也不出战。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洗沐,享用好的饮食,安抚慰问他们,并亲自与他们共同进餐。等到将士们休整好后便开始进攻项燕,此时楚军无法与秦军交锋,就挥师向东而去。王翦即率军尾追,令壮士们发起突击,大败楚军,直至蕲县之南,项燕战死,楚军于是溃败逃亡,楚国也随之灭亡。自此,楚国灭亡,项氏家族也就没落了。而秦帝国的胜利也就意味着山东六国的失败,也就意味着虎狼之国打败了贵族精神为代表的其他六国,这便是贵族的没落。

3)家族的复兴

等到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开始大兴土木,修长城、建阿旁宫、修皇陵等等,天下百姓惧怕始皇帝之威只能默默忍受,直至秦二世胡亥上午更加变本加厉,天下苦秦久矣。大泽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无不响应。而这其中便有项氏家族的军队,在项梁的带领下,楚军节节胜利,慢慢在天下义军中充当首位作用,此时的项氏家族已经开始走向复兴。这当然是贵族的社会担当精神使得项氏家族走向了反秦道路,也导致了贵族精神的再次复兴。

中国最后的贵族:项羽

陈胜吴广起义

4)家族的再次辉煌

项氏家族的再次辉煌是因为项羽!

巨鹿之战:项梁战死后,秦军北渡黄河,攻打起义抗秦的赵王歇和张耳,将赵军围困于巨鹿(今河北平乡)。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率兵救援。宋义率军到达安阳(今河南安阳南),便畏缩不前,屯兵四十六天。当时,阴雨连绵,起义军缺衣少粮,处於困境之中。项羽当机立断,杀了宋义,迫使楚怀王任他为上将军,然后挥师北上救赵。项羽率军进抵漳河南岸与秦军隔岸对峙。他“破釜沉舟”亲率主力渡河,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反把秦军包围。项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九战九捷,大败秦军,这才解了巨鹿之围。此后,项羽便成了各路义军的实际统帅。

中国最后的贵族:项羽

破釜沉舟

西楚霸王:巨鹿之战后项羽依靠强大兵力,引兵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然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取梁、楚九郡(占有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彭城之战:刘邦出三秦至洛阳,以项羽杀害义帝楚怀王为理由,传檄诸侯,誓与诸侯共击项羽,为义帝报仇。赵、魏、韩、河南、常山等对项羽不满的诸侯纷纷响应,一时聚起56万大军,分三路攻略西楚。北路曹参、周勃、樊哙、灌婴及赵军等部出朝歌经定陶、胡陵,兵进萧县、彭城;南路王陵、薛欧、王吸出宛城经叶县、阳夏,至彭城;中路由刘邦亲率夏侯婴、卢绾、靳歙、司马欣、董翳及殷王司马印、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等诸侯出洛阳经雍丘、睢阳直指彭城。

此时,项羽率楚军主力教训第一个跳出来造反的齐国,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西楚国内空虚,大将龙且等部无法抵挡诸侯联军,节节败退。4月,诸侯联军攻入彭城,项羽后方失守,陷入两线作战,为了稳住局面,将留下主力继续攻齐,自率精骑三万疾驰南下,楚军没有在重兵防御的彭城东、北两面进攻,而是绕至彭城西面的萧县,突袭刘邦的后翼。萧县东南有诸侯联军扎住,项羽军连夜抵达萧县,与诸侯联军展开大战,至中午联军溃败,争相入彭城,楚军在后追杀,使联军自相践踏,城门都关不上,刘邦只得弃城而逃,楚军于彭城城下斩杀联军10余万。楚军继续追击逃跑的联军,直追至灵壁以东的睢水边,联军逃入睢水,溺死者不计其数,睢水为之断流。刘邦仅带10余名骑兵突围。

中国最后的贵族:项羽

彭城之战

很多人说项羽平定天下后又搞分封制是不明智的行为,殊不知这里面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项羽所代表的是贵族精神,他不会独吞所有胜利果实,他要的是所有贵族的共治天下,而不是刘邦那一套封建专制的小家子气的平民思想。而此刻,也代表着贵族文化的鼎盛时期。

4)家族灭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向项羽发动总攻。项羽败走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被刘邦的军队团团包围。

首先是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然后是霸王别姬:“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第三是项羽突围:“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最后是乌江自刎:“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中国最后的贵族:项羽

垓下之围

自此,项氏家族灭亡。其实,我们纵观项氏家族的命运是“辉煌、没落、复兴、再次辉煌、走向灭亡”,这其实就是中国贵族的消亡史。而项羽作为最后的贵族代表,即使能力再强,也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项羽败给了历史规律,而不是那个痞子皇帝刘邦。难怪他在垓下之围中只能无奈喊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多少文人墨客对于项羽是从不吝啬笔墨的,因为,他们怀念的不仅仅是西楚霸王,更是那个时代的贵族精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