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鸡汤文学《颜氏家训》其实是八婆颜之推的吐槽大会

鸡汤文学《颜氏家训》其实是八婆颜之推的吐槽大会

原创不易,请勿盗文,违者必究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文/大爽的飞刀

在中古的众多名家之中,颜之推可能是地摊文学中最知名的一个了。因为《颜氏家训》这种天然带有鸡汤味道的著作,其价值早已经超越了文史哲这三个学科,成为帮助当代人完成国学传家梦的不二宝典。再加上颜之推的书中有很多朗朗上口的正能量短句,如果在考试作文中用上几句,分数估计要比单纯使用“高考作文三巨头”(苏轼、屈原、司马迁)高一些的——总而言之,颜之推因为他的《颜氏家训》真的很火。

其实家训在颜之推的时代是很普遍的,六朝是一个贵族制社会,不论贵族有什么样的发家史,当了贵族之后就得自觉跟土豪划清界限,贵族,得要脸,不好好训一训子孙怎么能保持百年间家门不坠呢?可是颜之推的家训格外火,首先可能跟他真的写的很认真,很有体系有关,再加上自己的儿孙们比较争气,一直到唐代都是高门,所以大概正印证了这部家训的有效性,恰如某某高中升学率极高,那么这所学校的模拟试题就比较畅销。比如注汉书的颜师古、大书法家颜真卿,都是琅琊颜氏的后人。

鸡汤文学《颜氏家训》其实是八婆颜之推的吐槽大会

颜真卿的书法与家学关系非常大,据颜之推自己说:“我们颜家人的字写的就是好,但是宝宝们啊,你们可不要做大书法家,不然粉丝太多你要天天写字,会累死的”(“然此艺不易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这个梗来源于三国时候的韦诞,因为字写的好看就被魏明帝派去题写凌霄观的匾额,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够,所以韦诞相当于吊了个威亚上去写字,把老哥吓坏了,从上面下来须发皆白,从此告诫子孙不要学书法。这个故事还有后续的梗,就是王献之有次也被要求题匾额,果断拒绝,谢安就劝他不要这么大脾气嘛,三国时候韦诞头发都吓白了不也写了吗?王献之答:那魏明帝跟曹魏政权可不不久就挂了吗……(扯远了)可是才华来了真的挡也挡不住,颜真卿也是很无奈了。

鸡汤文学《颜氏家训》其实是八婆颜之推的吐槽大会

王献之

不过,《颜氏家训》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作者对南北朝时代南北方的各种吐槽吧。颜之推的经历非常的戏剧化,和徐陵、庾信并称为南朝一路向北凉凉三联。这三个人都是因为侯景之乱,滞留北方。颜之推在侯景之乱中被抓起来,乱后追随梁元帝到了江陵。结果梁元帝萧绎不争气,不久被北周干掉了,颜之推于是到了北周的弘农郡。可是他不喜欢北周,史书也没说为什么,但是颜之推在黄河水暴涨的时候,带着家小,渡河到了北齐去,可是最后北齐还是被北周干掉了,北周又被杨坚的隋干掉了——颜之推一直活到开皇年间。因为人家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在哪里都很受礼遇,《颜氏家训》这本书其实是颜之推晚年入隋安安生生地写好的——其实是一个历经世间繁华丧乱的老头,安安生生地到处吐槽。其实颜之推是个有点庸俗的人,他的书里大多是教人事故的道理,不过经历了这么多的兵荒马乱,不怀抱着“溜了溜了保命要紧”的态度也是活不到开皇年间的。关键是,颜之推还是一个很八卦很喜欢发评论的人(非玩笑话说,与这一时代的学术背景有关),所以一直以来就有人非常不喜欢这种老成油滑的风格,比如纪晓岚:“呵呵,这种油腻腻的话一看就是颜之推这种八婆写的”。

其实颜之推刚到北齐的邺城的时候,就经常忍不住怼别人的文章,他还声称,这是我们南方人的优良传统。可是北齐人才不吃你这一套嘞,就很讨厌他这样低情商的行为,于是颜之推非常后悔,跟子孙说:“虽然我觉得我做的没错,但是你们不要当面讲了,来,我在书里偷偷跟你们说”。

我怀疑这就是《颜氏家训》创作的动机之一……

颜之推果然说得都很隐晦,他并不点名的,一般都是“我有个朋友啊…..”“我们孩子他舅舅有个朋友啊…..”“我的同事跟我说啊…….”好嘛,这难道不是造谣专用句式?

我在北齐认识一个人,文笔真的很差,但是周围的人还有假装称赞他,结果这个人沉迷于自己的烂文章不可自拔(潜台词难道不是:还不如听我当面怼你?)。我还认识一个权贵,他妈妈死了,其实自己是真的难过,但是为了凸显自己更难过,用巴豆洗脸,制造出脸哭花的效果,结果被揭发出来了,你说尴尬不尴尬…..我在北齐还认识一个人,竟然要他儿子学书法、鲜卑语和弹琵琶,然后竟然就成了social butterfly,天哪,这个人好功利,好浅薄哦!

不过颜之推也不是只去吐槽北方人,他记录下了一句针对南朝的谚语叫做:“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著作郎和秘书郎都是南朝很高的起家官,也就是说做了这两个官前途无忧,但是如果出身贵族,只要“上车不落”——不是残废,会写“体中何如”(书信开头套话)——不是白痴就可以。结果这句话在后世被反复引用,虽然南朝起家著作和秘书的有不少是大学者大文豪,但南朝的锅甩也甩不掉了,吐槽这方面,颜之推倒是很公允呢。

颜之推还是个体罚支持者,他认为孩子还是要打的,他说他在南方的同事王僧辩,四十多岁了还动不动要被妈妈打,所以他很有出息。但是他在南朝的另一个同事(又来了),从小聪明,爸爸就很溺爱他,结果导致情商很低,不会讲话,长大了被坏人残忍杀害……

不过不开玩笑的说,正因此《颜氏家训》具有了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虽然背后说人坏话总是不太好的,但后世儒家学者也很愿意听这些八卦,甚至还细心地挖出来了颜之推的同事、同事的朋友到底都是哪位。。。。

但是《颜氏家训》中有一篇备受争议,因为颜之推信佛,他在《归心》篇中大力宣传佛教,这下儒生们炸了。别人也就算了,你颜之推不是号称自己祖上是颜回吗?不过颜之推信誓旦旦:“你们别不信啊我来给你们讲故事”:

那我给你讲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卖鳝鱼的,结果生的孩子长了个鱼头啊

侯景之乱的时候闹饥荒,百姓没办法就去偷东西吃,有个人遇见小偷就斩去他们的手,结果他后来生的孩子都没有手

有一个人喜欢用鸡蛋清护发,结果死前听到头发中有无数只小鸡的叫声

有一个人喜欢吃牛肉,结果三十多就死了,临终前看到无数头牛向他奔来

有一个人喜欢吃鱼结果死前看到一群鱼把自己咬死了

……

当然还有羊,有一个人开宴会要杀羊,羊双腿跪下哀求一个客人,这个人不为所动,结果客人吃了一口羊汤之后作羊哀鸣而死

羊羊这么可怜怎么能吃羊羊?

对了,颜之推还有一本专门的宣传报应小故事集,叫做《冤魂志》,除了牛羊鸡之外倒是有别的套路……

其实也不能苛责颜之推什么,毕竟人家是经历过四次改朝换代的人,颜之推在他的《观我生赋》最后写到:

“向使潜于草茅之下,甘为畎亩之民,无读书而学剑,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乐贱,辞白璧以安贫,尧舜不能荣其素朴,桀纣不能污其清尘,此穷何由而至,兹辱安所自臻?而今而后,不敢怨天而泣麟也”

——而今而后,我只想做个好人。

往期目录

中世纪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书为何称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中国人在做什么?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被邀请出席新中国开国庆典的帮会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

死人是怎么结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是怎么失去南京的呢

投稿请发[email protected](有偿)

继续阅读